1引言
艺术好比一朵鲜花,它不可能永葆青春,总有枯萎凋谢失去光彩之时。
当历史的车轮步入了17世纪的大门,西方的艺术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文艺复兴运动的逐渐衰落把欧洲带入了崭新的时期。
而该时期表现在艺术上的设计风格主要分为两种:巴洛克式和洛可可式。
纵观西方美术史,我们会发现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的艺术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明显特征,它既区别于之前的文艺复兴,又有别于之后的新古典主义,它在他有限的生命时间段里以不同于
浅谈巴洛克与洛可可的艺术风格
李萌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艺术设计系,河南郑州450044)
摘要:巴洛克式与洛可可式是16-18世纪流行于欧洲最主要的艺术风格,它们在西方美术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介绍了两种艺术所产生的时间、文化背景及其代表艺术家,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出两种艺术形式所各自呈现出的艺术风貌,从而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异同点。
关键词:巴洛克;洛可可;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JO-05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ontheArtStyleofBaroqueandRococo
LIMeng
(ArtDepartmentofHenanBusinessCollege,HenanZhengzhou450044)Keywords:Baroque;Rococo;artstyle
・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
4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科技支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就是要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加强数据中心的建设、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构建产品的平台、测试的平台、企业管理的平台,形成核心的软装备,用这些新型的软装备和厂房、设备、生产线等硬装备共同装备企业新型的工业能力体系。
实践证明,只有通过软装备、硬装备和企业的生产手段、生产流程的集成,才能形成创新平台,才能形成数字化生产线,形成企业管理平台。
如果说硬装备是新型工业化的前提,是厂房、设备、生产线等固定有形资源的实施保障,软装备则是实现新型工业化,构建新型工业能力的灵魂,软装备促成信息化共享的流程、规范,软件措施加速数字化建设。
在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应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首要任务,瞄准国际前沿技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联合攻克技术难题,不仅要开展单向的自主创新,更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注重工程集成的创新,用信息化的手段把企业软硬装备支撑起来,形成企业生产能力的硬装备,形成企业进行设计、制造、管理、控制的软装备,形成企业创新能力的灵魂。
通过集成硬装备和软装备,构筑现代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平台,提升整个企业信息化创新能力,支持产品不断创新和实时发展。
5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企业的科学管理直接决定着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
我们借鉴国外先进企业经验,重点开展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应用、进销存管理应用、生产制造管理应用、分销管理应用、客户管理应用、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商业智能应用、电子商务应用。
突出搭建企业管理平台,主要以ERP及GRM软件为技术,把企业经营决策、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物质配套采购集成起来,支撑企业管理流程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企业集团的经营管理,要和集团总部、骨干院所分厂进行业务上的协同管理,和决策信息实行全面共享,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综合业务指标的获取,实现整个集团公司的治理和对各个分厂公司现场情况的了解,达到企业商务运营电子化、管理高效化、企业效益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明全.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竞争力[J].企业活力.2004,(03).
[2]王众托.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申林.走出信息化的陷阱[J].企业研究.2003,(01).
李萌:浅谈巴洛克与洛可可的艺术风格
27
2006年第6
期
以往的优美线条和华丽的色彩向人们展示它的与众不同。
巴洛克和洛可可在西方艺术史中同属于一个时期,但因产生年代一前一后,因此具有一定的传承关系,两者在绘画、建筑、室内装饰、工艺美术等方面都有既相似又相异的地方。
2巴洛克的艺术风格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叶的意大利,它的鼎盛期是在17世纪。
“巴洛克”(Baroque)一词本义是指畸形的珍珠,专指珠宝表面的不平整感,用于贬义泛指各种稀奇古怪、离经叛道的事物以及违背自然规律和古典艺术标准的情况。
当时人们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它一反文艺复兴优美而静雅的艺术风格,强调夸张、浪漫的戏剧感,这种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直到后来人们才意识到巴洛克是欧洲一种伟大的艺术风格。
巴洛克具有很强的宗教气息,它的风格形成恰逢天主教复兴的需求。
16世纪的意大利,社会骚乱动荡,新教徒与天主教徒彼此结党攻诘,天主教皇极力捍卫自己的权威,吸引异教徒重返天主怀抱。
此时的教廷选择了巴洛克风格的艺术来为宗教改革服务,他们不惜重金把教堂和祭坛进行精心装点,教堂中体现出华丽的巴洛克样式风卷残云般的动摇了文艺复兴的美学根基,以此来宣扬天主教至高无上的权力,激发信徒的畏惧敬仰之情。
在天主教会的推波助澜之下,巴洛克艺术风格日渐成熟。
其特点是追求韵律感、运动感、空间感、和豪华感,追求标新立异、华丽绚
烂的装饰性,有时还带有宗教的热情和神秘。
作品强调形式的变
化,不求细腻的深入刻画,具有自由奔放、大气磅礴、豪放不羁的气质特征,同时洋溢着雄伟浑厚、豪华高贵的气韵,这种风格在16、17世纪的建筑、绘画、雕塑等各个艺术门类中都有所体现,其丰富变化的视觉效果充满了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巴洛克的艺术风格首先体现在建筑和雕塑艺术上,乔凡尼・贝尼尼、博罗米尼、鲁本斯等人都是巴洛克艺术的杰出代表人物。
他们冲破了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
1656年,乔凡尼・贝尼尼受教皇委托为圣彼得大教堂的广场进行设计,这个广场呈椭圆形,中间高耸着一座方尖碑,两边各一个喷水池。
广场两边成弧形的组成了巨大而连结的柱廊,犹如教皇伸出两只手把信徒涌入自己的怀抱,贝尼尼还把
165尊雕塑安放在两边的柱廊之上,以追求富丽的装饰性雕刻和强烈的色彩,看起来既有严格的统一,又富于变化,最终广场被设计成了一件庞大的巴洛克风格艺术品。
除此之外,贝尼尼的雕塑艺术更强烈的反映出巴洛克追求华贵气魄的风格,《阿波罗和达芙妮》就是他雕塑艺术的代表作,作品表现了阿波罗正要抓到达芙妮身体的一刹那,两人不同的姿态、神情和心理。
而绘画方面,画家鲁本斯也把巴洛克的艺术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在他的画面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复杂、多变而统一的构图,剧烈的曲线运动,夸张强调的形体,奔放又强烈的色彩。
他的代表作《抢劫吕西普的女儿》就是这样一幅充满激情的作品,画面表现的是正在强
行进行抢婚的场面,对画家来说,暴力还是挣扎,这并不重要,它所注意的是肉体和马匹之间的色调对比,关心的是人仰马翻的猛烈纠缠的姿势,两位女子对这场暴力似乎并不是拼死的反抗,而是虚张声势,半推半就。
这种不稳定的动荡,强烈的色彩对比,激越的情绪和夸张的装饰风格,实际上就是鲁本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
3洛可可的艺术特色
当历史进入18世纪以后,法国引领欧洲的绝大多数国家进行着艺术形式的改革。
1715年伴随着专制君主“太阳王”路易十四的离世,巴洛克艺术也随之暮色降临,继承王位的路易十五引领着洛可可的艺术风潮登上了历史舞台,随之取代了巴洛克风格。
“洛可可”
(Rococo)一词来源于法文,它的原意是指“贝壳”,后来演绎成为用小石头和贝壳作装饰图案的一种装饰样式。
18世纪的欧洲自然科学兴盛起来,自由平等的思想风起云涌,人们的生活变得轻松、
愉快,舒适和豪华,思想上压抑、威严的东西遭到了排斥,小巧的、风雅的、富有生气的东西体现在了服装、语言、礼仪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洛可可艺术就反映出了此时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
它的风格特点是具有精致、甜美、幽雅、华丽、繁缛的装饰性,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线、S形线和艳丽的色彩作装饰。
注重精致,纤细秀美的装饰效果。
由于它是在宫廷和贵族阶层产生发展起来的,因此带有宫廷的享乐主义色彩,呈现阴柔和矫揉造作之气,它的艺术工艺及其精湛,热衷于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
同巴洛克艺术一样,它绚丽的色彩,细腻的装饰工艺,很快遍布到欧洲大陆的每一个角落。
4结束语
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就像西方艺术史当中的一对姊妹花,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相似之处,两种风格都追求奢华、虚而不实的装饰,讲究极度形式的完美。
但两者因产生的地域、时间、文化背景的不同,也有很大的区别。
例如:巴洛克起源16-17世纪,而洛可可诞生在18世纪;巴洛克发源地为意大利,洛可可为法国;巴洛克的装饰特点为扭曲和漩涡状的装饰,在运动中表现热情和奔放的激情,而洛可可的特点是不对称、s形、花草叶和金色的装饰,体现一种无比奢靡的生活状态。
类似于这样的区别还有很多,总之,不管是代表张力和运动的巴洛克也好还是体现甜美、细腻的洛可可也罢,两者不存在好与坏、是与非,他们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艺术风格,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象征,并对后来产生的各种艺术流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汝礼,张少侠.西方美术发展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2]彭亚.外国美术简史[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7.[3]翟宗祝.西方美术史丛书[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