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田水利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田水利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田水利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综合说明1、规划背景为了进一步推进XX县农田水利建设,依据省、市关于编制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会议精神及XX省发改委、财政厅、水利厅、农业厅、国土资源厅(陕发改农经…2010‟739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摸清当地农田水利工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效协调水利建设上中下游关系,进一步整合支农涉水项目,提高资金投入效益,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XX省XX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定位为指导XX县今后一个时期内全县农田水利建设的指导性规划。

2、基本情况XX县位于XX市东北部,属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湿润—半湿润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多年平均降雨量640.4毫米,最大降雨量987毫米,最小年降雨量374.5毫米,降水时空分布差异较大,全年七、八、九月份雨量大,多年平均341.6毫米,占全年降水的53%,而十二月至二月,三个月降雨多年平均21.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3.3%,多年平均蒸发量806毫米,水面蒸发量1105.2毫米,干旱指数1.40,境内无水文站网,无径流观测资料,区内有降雨观测点一个,资料系近二十年资料。

县域辖10个乡镇,100个行政村,8.9万人,总土地面积1704平方公里,耕地47.06万亩,配套灌溉面积0.81万亩,现状年有效灌溉面积0.705万亩,节水灌溉面积0.59万亩。

县域支柱产业主要为农业、畜牧业。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经济农作物主要烤烟、苹果、蔬菜等。

农业、林业、畜牧业的产值分别占总农业产值的62.8%、2.2%、35%。

农业增加总值 2.7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1850元。

全县已建成小型水库3座,总库容202.38万m3;小型塘坝61座,堰闸7处,灌溉面积0.11万亩;小型水池61处,总库容3.19万m3,供水能力4.41万m3;提水106处,现状供水能力387.54万m3;机电井54眼,灌溉面积0.195万亩;雨水积蓄利用工程1063处,雨水年利用量3.69万m3。

3、规划目标任务规划目标:新增小农水水源工程,提高灌溉供水能力,新增有效灌溉面积、节水灌溉面积,新修基本农田。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目标:(1)水库灌区新建西坡水库、长益庙水库、澄铭窑水库、麻夫水库、庙湾水库、崔木水库等小型水库6座,对现有的屯头水库、李家娜水库、西坡(丈八)水库进行更新改造。

对以上水库配套相应的灌溉设施,新增灌溉面积1.5万亩。

(2)小型引水、提水灌区①自流引水灌区:利用地表河水新建酒房河自流灌区、李家河自流灌区;利用现有水库新建屯头水库自流灌区、李家娜自流灌区,共计发展灌溉面积0.8万亩。

②机井灌区主要以招贤镇、两亭镇、九成宫镇等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且具有灌溉条件的村组为主。

新建机井30眼并配套灌溉设施,发展灌溉面积0.9万亩。

③河川提水灌区更新改造丰塬、良舍、蔡家河、伙口、居国寺、李家河、园子坪7座泵站,改善灌溉面积0.6万亩。

新建水磨沟、西坡、永安、紫石崖、北马坊、焦家沟、万家城、酒房(10座)、高庄、永丰、丈八、佛堂寺、武申、常丰、朱家塬、木龙盘25座,新增灌溉面积1.4万亩。

(3)塘坝灌区新建鱼家底、西岭、西华沟、陈家沟、狼儿沟、道底沟、南庄河、金家庄、宋家河、后堡子、三曲沟、回车沟、马家堡、阳坡里、南头沟、山庄、崔家塬17座塘坝,新增灌溉面积0.6万亩。

(4)雨水集蓄利用灌区新建集雨水窖2000眼,其中酒房镇、招贤镇、丈八镇、崔木镇各300眼,九成宫镇600眼、常丰镇200眼,新增灌溉面积0.2万亩。

对带病运行的21座水池进行防渗加固维修处理,新建水池52座,其中九成宫镇14座、招贤镇3座、丈八镇5座、常丰镇20座、崔木镇5座、酒房镇5座,新增灌溉面积0.1万亩。

二、基本农田建设工程:通过对水利、农业、土地、烟草等部门项目的整合,按照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的原则,在土地面积较大、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建设规划新建基本农田面积15万亩。

4、工程总体布局主要规划布局是:对已建成的泵站、塘坝等进行更新改造、渠系配套、更换设备等;对丰塬水库、屯头水库进行维修改造,续建配套节水灌区;对杜水河、酒房河、两天河川道进行提水泵站灌溉。

围绕小型水源(水库)工程的建设,对符合灌溉条件区域新建小型农田灌溉工程;对水源缺乏的东北部塬区进行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灌溉。

5、建设内容由于我县地理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无法建设大中型灌区,主要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主。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内容:(1)水库灌区新建西坡水库、长益庙水库、澄铭窑水库、麻夫水库、庙湾水库、崔木水库等小型水库6座,单库容积在100万m3左右,蓄水总容积600万m3,对现有的屯头水库、李家娜水库、西坡(丈八)水库进行更新改造。

对以上水库配套相应的灌溉设施,新增灌溉面积1.5万亩。

(2)小型引水、提水灌区①自流引水灌区:利用河水新建酒房河自流灌区、李家河自流灌区;利用现有水库水新屯头水库自流灌区、李家娜自流灌区,共计发展灌溉面积0.8万亩。

②机井灌区主要以招贤镇、两亭镇、九成宫镇等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且具有灌溉条件的村组为主。

新建机井30眼并配套灌溉设施,发展灌溉面积0.9万亩。

③河川提水灌区更新改造丰塬、良舍、蔡家河、伙口、居国寺、李家河、园子坪7座泵站,并更新水泵电动机组7台,装机功率210kw,改造渠道290km, 建筑物7座,改善灌溉面积0.6万亩。

新建水磨沟、西坡、永安、紫石崖、北马坊、焦家沟、万家城、酒房(10座)、高庄、永丰、丈八、佛堂寺、武申、常丰、朱家塬、木龙盘25座抽水灌溉泵站,安装水泵电动机组25台,装机功率480kw,新建渠道550km, 新建建筑物25座,新增灌溉面积1.4万亩。

(3)塘坝灌区新建鱼家底、西岭、西华沟、陈家沟、狼儿沟、道底沟、南庄河、金家庄、宋家河、后堡子、三曲沟、回车沟、马家堡、阳坡里、南头沟、山庄、崔家塬17座塘坝。

并配套灌溉设施,新增灌溉面积0.6万亩。

(4)雨水集蓄利用灌区新建集雨水窖2000眼,其中酒房镇、招贤镇、丈八镇、崔木镇各300眼,九成宫镇600眼、常丰镇200眼,新建水窖容积40m3,新增蓄水量10m3,新增灌溉面积0.2万亩;对带病运行的21座水池进行防渗加固维修处理,新建水池52座,其中九成宫镇14座、招贤镇3座、丈八镇5座、常丰镇20座、崔木镇5座、酒房镇5座,新增供水量8.4万m3。

新增灌溉面积0.1万亩。

二、基本农田建设工程:通过对水利、农业、土地、烟草等部门项目的整合,按照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的原则,在土地面积较大、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建设规划新建基本农田面积15万亩,主要是通过对田、路、埂、林综合整治,改善农田生产条件。

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XX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估算总投资为65139.5万元。

投资构成中,水源建设工程投资20300.5万元,提水灌溉工程投资9585万元,塘坝工程投资3500万元,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投资4254万元,基本农田建设投资27500万元。

在国家补助资金的引导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由政府主导,明确事权,按照“分级负担,分级负责”的原则,县财政根据中央补助资金标准配套,引导项目受益乡镇及村级经济组织农民采取“一事一议”办法筹措,同时依法转让产权或经营权,用回收的资金,共同投资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

7、国民经济评价及环境影响评价XX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总投资65139.5万元,经济内部收益率14.7%、经济净现值1653万元、效益费用比为1.53,各项指标均满足工程经济合理的要求,工程效益显著,技术简单可行,经济合理。

XX县农田水利规划实施后,到规划期末,将使全县20.5万亩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45提高到0.65 ,灌溉保证率由现状的不足50%提高到75%。

项目的实施,可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经测算可使农民人均增加1475元,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轻农民负担。

并可推进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改善农村及农业生态环境条件。

因此,项目的实施,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建议实施建设。

8、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XX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指导XX县今后一个时期内全县农田水利建设的指导性规划。

编制完成并经评审,由县政府审批后实施。

县政府成立XX县农田水利建设领导组织机构,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实行项目分级分部门管理负责制,县水利局为规划实施的主要职能部门,县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等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和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把好项目立项、审批、资金使用关,各乡镇及村民委员会积极配合。

建立“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监督管理体制,确保项目实施质量和效果。

中央和地方财政投资是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资金筹措的重要途径,要在国家财政补助资金的引导下,县财政足额配套。

县政府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对涉农资金进行整合,将各级各部门用于涉及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由县政府按照规划实施要求统一进行整合,为项目实施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同时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各受益村采取“一事一议”办法筹措自筹资金。

县水利、国土等有关部门,负责工程建设的技术管理工作,从工程建设方案、施工设计、施工建设过程中把好工程质量关,选择有施工技术能力的施工单位承担工程施工,监督施工单位按设计要求,按有关技术规程、规定施工。

随着水利建设事业的需要,县水利部门应有计划地增加技术管理人才,以确保规划实施和技术力量保障。

表1-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特性表1 基本情况1.1 自然条件(1)自然地理XX县地处东经107o19’~108o2’,北纬34o33’~34o58’,位于XX市东北部,东邻永寿、乾县,西接千阳,北与彬县、甘肃省灵台县相连南与扶风、岐山、凤翔接壤, 属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

全县国土总面积1704 km2,东西长65.25km,南北宽46.35km。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平均高度1271m境内沟壑纵横,沟梁相间,坡缓川狭,少有台原,大小沟道1300多条,总长度近2700km,沟壑密度达1.59km/ km2,沟道密度达0.72条/ km2。

(2)气象XX县属于湿润—半湿润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640.4毫米,最大降雨量987毫米,最小年降雨量374.5毫米,降水时空分布差异较大,全年七、八、九月份雨量大,多年平均341.6毫米,占全年降水的53%,而十二月至二月,三个月降雨多年平均21.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3.3%,多年平均蒸发量806毫米,水面蒸发量1105.2毫米,干旱指数1.40,境内无水文站网,无径流观测资料,区内有降雨观测点一个,资料系近二十年资料。

气温:根据气象资料记载,多年平均气温9.20C,年平均气温最大差为1.60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