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昨天、今天和明天》教案及教

北京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昨天、今天和明天》教案及教

北京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昨天、今天和明天》教案及教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学会偏旁"日字旁"。

2.会读7个词语。

3.能正确读儿歌,大体了解意思。

4.使学生感受道字族识字的方法
5.有自主识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学会偏旁"日字旁"。

2.会读7个词语。

3.能正确读儿歌,大体了解意思。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日历、钟表问:"这是什么"?今天我们就学习时间的儿歌。

二、新授
1.初读课文
(1)自由拼读
(2)同桌互读
2.认识生字
(1)自由读
(2)个别读

(3)读读给同桌听
3.认读字词
(1)自由读
(2)个别读
(3)当小老师带读
4.自由读儿歌
(1)分小组读
(2)个别读
(3)评读
5.想想那些词是表示时间的
(1)读读
(2)举例说明
三、小结:学完这首儿歌你有什么收获?
四、练习
1.认读生字
2.课外儿歌
五、作业:搜集关于时间的诗歌、谜语、短文。

教学反思:在课堂中扩展了学生记字的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编了一些适合自己的顺口溜,很利于学生记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4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学会偏旁"日字旁"。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读儿歌
(2)
汇报作业
二、新授
1.
认识新偏旁
(1)
出示
(2)
猜猜名字
(3)
认识新偏旁
2.读儿歌,在儿歌中找到"日"字旁的字
(1)
边读边找

(2)
读一读
3.
观察:昨、明、时、间、几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4.你怎样记住这些字?
5.指导书写
三、
练习
1.独立书写生字
2.扩词练习
四、作业
记住字形
板书:
10
昨天
今天

明天
昨天
今天
明天
教学反思:本课重点指导汉字的书写,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多数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并能初步感受到汉字的美。

学生在书写时能够认真观察,个别的学生观察不认真,写字的姿势还需要纠正。

篇二
教学目标:
1、能初步理解"昨天、今天、明天"并区分其顺序。

2、能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昨天、今天、明天"等词汇。

3、教育幼儿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
昨天、今天、明天字卡,几种动植物的图片(豆子发芽的三个步骤、小鸡出壳的三个步骤、
玉米发芽的三个步骤、蘑菇生长的三个步骤、开花的三个步骤等),自制周历。

教学过程:
一、出示今天的字卡,让孩子们用"今天"说一句话。

1、"孩子们有认识字的吗?看这是什么?"(出示字卡今天)。

2、"那你能用今天这个词说一下,今天是谁送你上幼儿园的、今天早上吃的什么吗?"
二、出示自制周历让幼儿标出"今天"的位置。

"孩子们,你们知道今天是星期几吗?"出示周历,找到今天的位
置用红笔圈出来。

(并
把"今天"的字卡贴到相应的位置)。

三、再让幼儿找到"昨天"的位置圈出来,并出示"昨天"的字卡并贴到相应的位置。

1、"孩子们,那知道昨天是星期几吗?"让幼儿在周历上找出来,并出示"昨天"的字
2、小结:"昨天"就是刚刚过去的一天,也就是今天前面的一天。

昨天学的本领和今天学到的本领是不一样的。

3、"孩子们谁能用"昨天"来说一下昨天下午谁来接的你,昨天晚上你吃的什么吗?
昨天和好朋友学到了什么本领?"
四、引导幼儿在周历上找到"明天"并用"明天"说一句话。

1、"孩子们,咱们认识了昨天今天,那知道明天是星期几吗?"
请幼儿在周历上找出"明天"是星期几,圈出来并出示字卡。

2、"孩子们谁能用明天说一下你明天想让谁来接你?"
小结:孩子们"昨天、今天、明天"十三个好朋友,今天前边的一天是昨天,刚刚过去。

今天后边的一天是明天,还没有来到。

五、组织幼儿玩游戏《找朋友》。

孩子们,咱们就是在"昨天今天明天"中慢慢的长大,并学到好多不一样的本领,好
多动物植物也和咱们一样慢慢长大并发生着变化。

下面咱们和这
三个好朋友玩个游戏好不。

1、讲解游戏规则:每人身上贴上一种动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的图片,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做动作,中间有三个幼儿分别贴着"昨天今天明天"的字卡,音乐声停,身贴动植
物图片的幼儿赶紧找到自己相应的那一天。

2、先找几名幼儿示范一下。

3、让幼儿一起参与游戏。

六、教育幼儿要珍惜时间。

孩子们时间过得真快,我们的游戏活动马上结束了,还记得昨天张老师给你们讲的《小猴盖房子》吗?最后小猴盖好房子了吗?为什么?(总是等明天)咱们可不能像小猴那样,
做事情总是拖到明天要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

那赶紧想一想咱们今天还有什么事情没做,咱们去完成的吧?
教学反思
1、教学导入紧扣教学内容,以技术自身的诱惑力激发学生兴趣。

所谓"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导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紧紧围绕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设置了让学生自己通过移动鼠标控制光圈寻找课题的方式导入,以技术的神奇魅力让学生在体验中萌发对知识技能学习的兴趣,由于结合学生生活情境的设置,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注意力在欢声笑语中进入课堂知识点教学,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也由此得到诱发,在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点过程中明确了本堂课的学习目标,为后面的教
学做好了优质的铺垫。

2、教学过程以主题化教学形式开展,以技术实现的感染力培养学生情操。

本堂课以"昨天、今天、明天"为主题组织教学知识点,学生在回忆昨天、发现今天、展望明天中体验知识,在操作中掌握技能,在思考中培养情感。

学生在主题背景下,以主题性任务为驱动,在完成过程中,学习、研究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教学,思考、明确、酝酿面对人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过程中,不仅仅完成了技能知识点的学习,也体验到了技能的应用,从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3、练习任务体现层次性,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六年级学生以具有了足够的知识积淀,学生的操作技能、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已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本课根据知识点难易并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引导学生从认知"单层静态遮罩"开始,逐步完成"单层动态遮罩"的练习与创作,并以"多层动态遮罩"为点拨,将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学生在一层一层的知识点难度升级中,理解技能的原理,掌握技能的操作,思考技能的应用。

学生由浅入深的认识、理解、掌握了知识要点,重点得以实施,难点得以突破。

4、教学素材与情境紧密练习学生内容,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符合学情需求。

本课从学生的学习生活照片为入手,采集学生的生活趣事,并结合学校照片库,将每一位学生都体现在教学素材中,学生在操作过程
中以熟悉的情节为伊始,将枯燥的知识学习生活化、趣味化,拉近了学生与知识、学生与课堂、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学生以主人翁的意识和身份活跃在课堂中,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气氛,促进了课堂教学有序高效的开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