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消费者行为的专门研究,开始于()。
A)19世纪3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40年代2.在消费者品牌选择规则中,允许品牌中较劣的属性与较优的属性相互补偿的是()。
A)期望值选择规则 B)联结式规则C)重点选择规则 D)编纂式规则3.将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运用于消费者动机分析,具有多重价值和意义。
下列厂商给消费者提供的各种利益和价值中,不能使消费者对其产生满意感的因素是()。
A)商品具有的独特形象 B)商品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功能C)商品的外形美观 D)品牌良好的声誉4. 消费者的绝对感觉阈限值越大,其感受性()。
A)越小 B)因人而异C)越大 D)不受绝对阈限值的影响5. 人的大脑对外部信息的知觉,包含相互联系的两种加工:数据驱动加工和概念驱动加工。
对于数据驱动的加工形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数据驱动的加工通常是先对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B)数据驱动的加工特别强调外界刺激的作用,强调外部输入信息对加工过程的驱动C)数据驱动的加工又称为自上而下的加工,是从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D)数据驱动的加工是从较低水平迈向较高水平的6. 关于消费者的记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消费者的记忆包括识记、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B)消费者的短时记忆是指信息保持在2分钟以内的记忆C)消费者经过复述,可以将感觉记忆中的信息转移到长时记忆中D)消费者的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相比,其容量是相当大的,甚至被认为是无限的7. 下列关于消费者态度测量的观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务完成法属于常用的行为反应测量方法B)生理反应测量法属于常用的行为反应测量方法C)距离测量法属于常用的行为反应测量方法D)消费者态度中的情感成分一般用语意差别量表来进行测量8. 如果一个消费者的教条性倾向较小,他会()。
A)对不熟悉的事物持开放立场B)更愿意选择已经成名的产品C)更容易接受带有“权威诉求”的新产品广告D)对陌生事物非常不安并怀有戒心9. 消费者对于文化的学习有两种类型,其中文化移入()。
A)指学习外来新文化 B)指学习本民族的文化C)保持了民族文化的延续 D)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个性10. 科尔曼社会地位指数法中,采用的测量指标包括()。
A)社会互动 B)价值取向C)个人业绩 D)居住的区域11. 下列属于主要群体的是()。
A)家庭 B)工会C)各种专业协会 D)学校12.一则广告强调口臭在社交场合造成的尴尬局面,小刘看到了这则广告后,就去购买了被推荐的除口臭的产品。
在这种消费情境下,参照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类型属于()。
A)规范性影响 B)信息性影响C)价值表现上的影响 D)个体利用参照群体来表现自我13.一对新婚夫妇已经正式组建家庭,但是还没有孩子,这样的家庭在传统家庭生命周期中处于()阶段。
A)满巢Ⅰ B)满巢ⅡC)满巢Ⅲ D)新婚阶段14. 创新信息传递的涓流效应理论认为()。
A)大众传播首先影响群体中的意见领袖,再由后者影响创新产品的追随者B)信息由大众传媒发送到三种不同类型的人:意见领袖、信息守门人和跟随者C)新产品最先是由富裕阶层所采用,他们主要的目的是与较低社会阶层的人相区分D)新产品是由社会较低阶层逐步扩散到富裕阶层15. 下列关于消费者满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消费者的满意与消费者的态度不是一回事B)消费者的态度通常较消费者的满意对行为具有更大的预示作用C)消费者满意是消费者对产品的期望水平与实际认知水平之间的主观比较D)消费者的满意与消费者的态度两者具有彼此不能完全包容的成分16. 消费者行为学开始确立其学科地位的前奏性事件是()。
A)1960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消费者心理学分会B)1969年消费者研究协会正式成立C)1903年心理学家斯各特正式出版《广告论》一书D)1974年《消费者研究杂志》(JCR)创刊17.先将产品的各种属性按重要程度排序,然后在最重要的属性上对各品牌进行比较,并选择在该属性上得分最高的品牌。
这种消费者品牌选择规则是()。
A)按序排除规则 B)联结式规则C)重点选择规则 D)编纂式规则18.将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运用于消费者动机分析,具有多重价值和意义。
下列厂商给消费者提供的各种利益和价值中,属于保健因素的是()。
A)商品的基本功能 B)商品的外观设计C)商品具有的独特形象 D)品牌的附加价值19. 消费者的绝对感觉阈限值越小,其感受性()。
A)越小 B)因人而异C)越大 D)不受绝对阈限值的影响20. 人的大脑对外部信息的知觉,包含相互联系的两种加工:数据驱动加工和概念驱动加工。
对于这两种信息加工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概念驱动的加工通常是先对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B)概念驱动的加工特别强调外界刺激的作用,强调外部输入信息对加工过程的驱动C)数据驱动的加工又称为自上而下的加工,是从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D)数据驱动的加工是从较低水平迈向较高水平的21. 关于消费者的学习,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消费者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不一定是持久的B)消费者的学习必定伴有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C)消费者的学习不是因经验而产生的D)从消费者个体行为的改变,不一定能够推断出学习的存在22. 下列关于消费者态度和行为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必然要受到态度的直接支配B)消费者态度与购买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C)消费者态度通过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向,进而影响购买行为D)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总是一致的23. 如果消费者的最适激奋水平超过现实水平,他会()。
A)感到沉闷和乏味 B)寻求宁静和安逸C)对自己的生活相当满意 D)不愿意寻求刺激性的生活24. 消费者对于文化的学习有两种类型,其中文化继承()。
A)指学习外来新文化 B)指学习本民族的文化C)是要融入其他民族或群体的文化内容 D)使其他民族的文化成为本民族文化的典型特征25. 霍林舍社会地位指数法中,赋予职业这一因素的权重是()。
A)6 B)7C)4 D)326. 下列属于非正式群体的是()。
A)大学里的教研室 B)一个单位的基层党组织C)工厂里的新产品开发小组 D)几个经常一起上街购物的邻居27. 小刘在几位朋友家都喝到雀巢咖啡,于是决定也去买雀巢咖啡。
在这种消费情境下,参照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类型属于()。
A)规范性影响 B)信息性影响C)价值表现上的影响 D)个体利用参照群体来表现自我28.包括一对夫妇和其年幼(6岁以下)小孩的家庭在传统家庭生命周期中处于()阶段。
A)满巢Ⅰ B)满巢ⅡC)满巢Ⅲ D)满巢Ⅳ29. 对于消费流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消费流行与消费习惯基本是一样的 B)消费流行不一定具有社会普遍性C)消费流行具有反传统性 D)消费流行不属于群体行为30. 下列关于消费者满意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消费者的满意与消费者的态度是一回事B)消费者的满意不一定是以对产品的购买、使用的特定体验为基础的C)消费者满意是消费者对产品的期望水平与实际认知水平之间的主观比较D)消费者的满意与消费者的态度总是一致的31.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形成偏好,试图重复购买该品牌产品的趋向,称为( ) A)品牌倾向 B)购买倾向C)品牌忠诚 D)重复购买32.某消费者因购买到有缺陷的产品而担心别人的嘲讽,这种认知风险是( )A)时间损失的风险 B)危害性的风险C)自我损失的风险 D)经济风险33.消费者具有两种以上倾向选择的目标而只能从中择选某一项时所面临的动机冲突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 D)以上都不是34.消费者由于决策失误而对其情感受到伤害的知觉风险是( )A)功能风险 B)物质风险C)社会风险 D)心理风险35.某企业的广告宣称“金利来,男人的世界”,该广告策略运用的原理是( )A)刺激的泛化 B)刺激的辨别C)刺激的强化 D)刺激的重复36.科尔曼地位指数法从哪四个方面综合测量消费者所处的社会阶层?( ) A)职业、教育、居住的区域、个人收入B)职业、道德、居住的区域、个人收入C)职业、教育、居住的区域、家庭收入D)职业、道德、居住的区域、家庭收入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消费者购买的不确定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消费者可以在具有很多知识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拥有较低的选择上的不确定性B)消费者可以在具有很少知识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拥有较高的选择上的不确定性C)越是在选择上具有不确定性,越是倾向于搜集信息D)越是在知识上具有不确定性,越是倾向于较少地搜寻信息2. 关于消费者如何形成对质量的认知,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当产品本身的特征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预示产品的内在质量时,消费者可能主要依据内在线索去认知质量B)当产品本身的特征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预示产品的内在质量时,消费者可能主要依据外在线索去认知质量C)当产品特征对产品质量的预示作用较小,消费者对购买又缺乏信心时,消费者可能依据外在线索去认知质量D)当产品特征对产品质量的预示作用较小,消费者又面临很大的质量风险,消费者可能依据外在线索去认知质量3. 下列属于认知学习理论的是()。
A)托尔曼的三路迷津实验 B)斯金纳的强化学习实验C)柯勒的黑猩猩顿悟学习实验 D)班图纳的社会学习理论4.关于费希本行为意象模型,下列内容正确的是()。
A)费希本行为意象模型又称为合理行动理论B)决定消费者行为意象的变量包括主观规范C)该模型要求消费者直接对产品或商标表达态度D)该模型用于直接预测消费者行为5. 在VALS2生活方式分类系统中,马斯洛需求层级论()。
A)将消费者的需要分为五个层级B)是建立生活方式群体细分的一个理论分析视角C)强调的是消费者行为受资源条件的限制D)自我取向有三种类型,即原则取向、地位或身份取向和行为取向6. 下列关于亚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文化指某一个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成员的相异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B)与文化相比,亚文化往往较难进行识别、界定和描述C)研究亚文化的差异可以为企业营销人员提供市场细分的有效依据D)每个亚文化群都可以细分为若干个子亚文化群7.产品的生命周期是决定参照群体影响强度的一个因素,一般认为()。
A)在产品的导入期,消费者的品牌选择受群体影响很大B)在产品的导入期,消费者的产品购买决策受群体影响很大C)在产品的成熟期,消费者的品牌选择受群体影响很大D)在产品的衰退期,消费者的产品购买决策受群体影响较小8.对于创新扩散,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创新扩散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即正常型、快速扩散型、缓慢扩散型B)产品特征是影响扩散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C)目标市场的特性影响着创新扩散的类型D)市场营销活动会影响创新扩散的进程9. 消费者不满情绪的表达方式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