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费者行为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消费者行为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6
❖ 2)影响消费需要的因素 有:
❖ (1) 消费需要决定 购买行为
❖ (2) 消费需要的强 度决定购买行为实现的 程度
❖ (3) 需要水平不同 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 3)试举5例说明消费者 具体的购买动机
❖ (1)求实动机
❖( 2 ) 求 新 动 机 (3)求美动机 (4)求名动机 (5)求廉动机
重视“情感价值”,充分发
销方式,以情促销,以情动
挥情感效应在商品促销中所
人,以情取胜。
产生的巨大“催化”作用。
27
第6章
❖ 6.1 阅读理解 ❖ 1)巴甫洛夫。所谓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是俄国生
理学家巴甫洛夫在上世纪初用狗从事消化实验 时发现的一种唾液反应现象。一个中性的刺激 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 而使个体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 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5
1.3 单元实践:
❖ 分析提示:不同的顾客希望从产品中获得不同的利益 组合 。宝洁公司至少发现了洗衣粉的九个细分市场, 为了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特定需求,公司就设计了九 种不同的品牌。可见,洗衣粉可以从职能上和心理上 加以区别,并赋予不同的品牌个性。在本案例中,有 些消费者认为洗涤和漂洗能力最重要;有些消费者认 为使织物柔软最重要;还有的消费者希望洗衣粉具有 气味芬芳、碱性温和的特征。通过多品牌策略,宝洁 已占领了美国更多的洗涤剂市场,目前市场份额已达 到55%,这是单个品牌所无法达到的。
30
❖ (3)基于以上两点分析,可见经典条件学习实 际上是一种刺激代替的历程,即条件刺激代替 了非条件刺激而引起非条件刺激原来所引起的 反应。在操作条件学习中不存在刺激代替现象。
❖ 5)消费者的社会知觉 主要包括对人的知觉、 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和 自我知觉。
消费者接触刺激物的可能性。
12
3.2 知识应用
❖ 1)选择题
❖ 2)判断题
❖ (1) A
❖ (1) 对
❖ (2) B
❖ (2) 错
❖ ( 3 ) A B C ❖ (3) 对

❖ (4) 对
❖ (4) B
❖ (5) 错
❖ (5) B
11
❖ 2)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 ❖ 首先 , 要 尽可能 地 主动
差别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
展露刺激物。
❖ 3)错觉就是对外界事物的不 正确的知觉。
❖ 4)刺激物的展露是指将刺激 物展现在消费者的感觉神经
❖ 其次,扩大消费者被动 接触刺激物的机会。
❖ 最后,要防止过度展露。
范围内,使其感官有机会被 激活。刺激物的展露是引起 消费者注意和激发购买行为 的前提。企业营销人员应当 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来增加
❖ 2)如果品牌变化过快,超出公众的感觉阈限,就会
切断IBM品牌与LEXMARK品牌的联系,IBM的形象无
法利用,新的品牌形象也不可能树立起来。
15
第4章
❖ 4.1 阅读理解
❖ 1)潜在需要是指未来即将出现的消费需要,它 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具有明确消费 意识,但目前缺乏足够支付能力的那部分需要。 第二种是有足够的支付能力,但由于目前消费 者的消费意识不太明确或市场上还没有出现他 所期望的产品,因而还没有形成现实需要的那 部分需要。
6
第2章
❖ 2.1 阅读理解 ❖ 1)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历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 萌芽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在这个阶段,
消费者行为与心理的理论研究开始出现并得到初步发 展; ❖ 应用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这一时期消费 者行为研究得到迅速发展并广泛地应用于企业市场营 销实践中; ❖ 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后),消费者行为研究呈 加速发展趋势,研究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研究范围不断扩展,研究方法也日益多样化。 7
❖ (6) D
13
3.1 案例分析:
❖ 分析提示:麦当劳成功的原因很多,这个案例 只是其中之一。在本案例中,麦当劳成功地把 握了消费者的感觉心理,特别是对中国儿童味 觉形成的年龄阶段的研究,为它长期占领市场 打下了基础。
14
3.3 单元实践:
❖ 分析提示:1)这是一个利用差别阈限来影响消费者 心理的比较成功的案例。如图3—4所示,第一阶段仅 表现IBM的的名称;第二阶段表现IBM名称,不突出 LEXMARK名称;第三阶段表现LEXMARK的名称,不 突出IBM名称的显示;第四阶段仅展示LEXMARK的 名称。从图中可以看出,利盟国际公司的商标引入市 场是个渐进的过程,目的是使品牌的演变在低于公众 感觉阈限的条件下完成。
9
2.1 案例分析:
❖ 分析提示:松下电器公司的研究采用的是投射 技术。在该研究中,消费者其实并不知道松下 电器公司的真正意图,而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自 然地流露出自己的真实动机和态度。
10
第3章
❖ 3.1 阅读理解 ❖ 1) 感觉与知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知觉以感
觉为基础,缺乏对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知觉就会不 完整。其次,一旦刺激物从感官所涉及范围消失,感 觉和知觉就停止了。再次,知觉是对感觉材料的加工 和解释,但它又不是对感觉材料的简单汇总。最后, 感觉是天生的反应,而知觉则要借助于过去的经验, 知觉过程中还有思维、记忆等的参与,因而知觉对事 物的反映比感觉要深入、完整。
24
❖ 3) 消费者情绪情感的效能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情绪情感影响消费者的 动机和态度
❖ (2)情绪情感影响消费者的 活动效率
❖ (3)情绪情感对消费者体力 的影响
❖ (4)情绪情感对消费者认知 能力的影响
❖ 4)影响消费者情绪情感 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 几个方面:
❖ (1)需要是否得到满 足
22
第5章
❖ 5.1 阅读理解 ❖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
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 度的体验。情绪情感的区别是:(1)引起情绪和 情感的需要的性质不同;(2)情绪和情感在稳定 性上的差别;(3)情绪情感发生早晚的差异;情 绪情感是可以转化的。
23
❖ 2)情绪、情感的两极性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 是肯定性和否定性的两极对立。二是积极(增 力的)和消极(减力的)的对立。三是紧张和 轻松的对立。四是激动和平静的对立。五是强 与弱的两极性。
21
4.3 单元实践:
❖ 分析提示:企业应该慎重考虑选择能够使自己 的产品在最大程度上刺激消费者重点市场时,上海、北京、广州等 一类城市并不一定是明智之选,企业应该因产 品特点的不同、品牌定位的不同,根据消费者 行为与心理特性,选择适合产品的受益更大的 市场。
❖ (2)购物环境的影响
❖ (3)商品的影响
❖ (4)服务的影响
❖ (5)身体状况
25
5.2 知识应用
❖ 1) 选择题 ❖ (1)A B D ❖ (2)B ❖ (3)B C D
❖ 2) 判断题 ❖ (1)对 ❖ (2)对 ❖ (3)错 ❖ (4)对 ❖ (5)对
26
5.1 案例分析:
❖ 分析提示:上述案例告诉我 ❖ 在进入感性营销的现代社会,
❖ 2)判断题 ❖ (1) 对 ❖ (2)对 ❖ (3)对 ❖ (4)错
4
1.1案例分析:
❖ 分析提示:具体的客户群数,要看具体的市场 情况和消费者成熟度。如果市场中存在较为明 显的细分市场,那么客户细分要求更加精确。 如果客户的成熟度不高,精确的客户细分可能 会使企业贻误快速占领市场的战机。所以,客 户细分不仅仅是技术性的,也存在很大的艺术 成分。不同企业客户细分模型不同,得到的结 果也不仅相同,在市场上的表现也不尽相同。
19
4.2 知识应用
❖ 1) 选择题
❖ 2)判断题
❖ (1) B
❖ (1) 对
❖ (2) B C D
❖ (2) 错
❖ ( 3 ) A B C ❖ (3) 错

❖ (4) 对
❖ (4) B
❖ (5)错
❖ (5) C
20
4.1 案例分析:
❖ 分析提示:在本案例中,海信的潜在消费者是 那些有一定的支付能力,但由于目前消费者的 消费意识不太明确或对新产品还没有认识,因 而还没有形成现实需要的那部分顾客。对这部 分顾客的营销策略,就是企业采用适当的市场 营销措施,如广告宣传、示范表演等,诱导这 种潜在性需要转化为现实性需要。
3)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比较:
❖ (1)在经典条件反射学习中,总是非条件刺激 在前,非条件反应在后;而且后者是由前者所 引起的。但是在操作条件学习中,却是条件反 应在前,非条件刺激在后。
❖ (2)在经典条件学习中,条件反应与非条件反 应在性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唾液分泌);但在 操作条件学习中,两者不同,条件反应是压杠 杆,非条件反应是吃食物。
❖ 2)消费者市场的特点: ❖ (1)顾客多、范围广。 ❖ (2)需求差异性大。 ❖ (3)需求弹性大。 ❖ (4)购买量少,频率高。 ❖ (5)非理性购买较强。
2
❖ 3)市场细分就是指按照消费者欲望与需求把一个总体市场划 分成若干个具有共同特征的子市场的过程。
❖ 市场细分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 (1)一致性:在一个细分市场内,目标群体的需求必须相似, 否则企业的产品就会遇到和现存产品同样的问题,它不能很好 地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
❖ (2) 双趋冲突
❖ (3)双重趋避冲突
❖ 6)影响消费者购买动机 的因素有:
❖ (1)商品本身的因素
❖ (2)影响消费者购买动 机的社会因素:
❖ (3)影响消费者购买动机的 自然因素
❖ 7)如何激发消费者的购买 动机
❖ (1)努力开发有特色的商品
❖ (2)利用广告宣传,向消费 者传递信息
❖ (3)购物环境和营业员的服 务水平对消费者购买动机的 诱导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