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理论课的几种教学方式
一、语言的通俗、幽默化
只要做过信息技术老师,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一旦涉及到概念或理论知识,学生的表情是茫然的,精神是散漫的,兴致是低落的。
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一味追求科学的表述方式,学生对刚建立起来的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有可能降低,甚至消失殆尽。
因此我认为要跨进理论和概念的门槛,应当在保证概念准确性的前提下寻找学生最容易接受(最通俗)的语言表达方式。
比如在讲“认识信息世界”时,阐明“信息”的含义是很重要的,但又较为困难。
我查阅了资料,找到对信息的科学定义:信息是人们感知到的各种刺激中所包含的内容。
由于科学定义是为研究问题方便而设的定义,而通俗定义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实用的定义,只是应用的场合不同而已。
虽然教材上采用的也是通俗定义,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解说。
于是我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将通俗与和科学定义的内容相结合,设计相应的引导环节:大家喜欢看电视吗?(“喜欢。
”课堂一片欢腾。
我还让他们选出了最爱看的电视节目)。
我继续说:当同学们看到一部喜爱的电视节目(正在接受的信息)中精彩情节时节目被突然中断,插播了一段广告(另一个信息),大家喜欢这段突如其来的广告(信息)吗?(得到异口同声的否定)我接着说:同学们通过眼和耳(感官刺激)获得了象电视剧和电视广告这样的视频消息,经过你们大脑的分析判断得出了广告节目在大家看电视剧的过程中出现是无用的,于是采取了换台或其它形式来过滤掉现在对你无用的消息。
同样是信息,出现的场合不同人们对待它的态度也就不同。
于是可以先给出信息的一种通俗定义:信息就是对人们有用的东西(板书)。
与同学讨论后,进一步扩展,得出信息的定义:信息就是经过获取、传输、处理后仍然对人们有用的一些数据、消息等。
这样教师就把“得”的过程和判断“有用”的过程所包含的实质都说清了。
学生对“信息”就形成了要“得到”信息就“有过程”这样的初步概念。
对以后的信息的“数字化”处理以及处理工具-电子计算机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结合现实生活,适当运用比喻
作为信息处理工具的电子计算机,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老师应当把内容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
笔者通过尝试,认为在教学中巧用生活中的实例,作形象的比喻最容易被学生接受。
例如,在讲计算机硬件时,我采用的是实物加讲解的方式。
上课时,我把一台淘汰主机开膛破肚后,对主机箱内的各种硬件设备一一解说:如果我们把这台经过“解剖”的电脑当作一个工厂,那么,它的机箱就是厂房;主板成了控制台;CPU就是机床;硬盘就是仓库;内存就是机床旁边堆放原料和成品的一块空地。
当我们要加工一批产品时,首先要从仓库(硬盘)里取原料或者直接将原料(数据)送到(通过键盘等输入设备)机床(CPU)旁边(即内存)堆放起来,由于堆放原料的地方距机床很近,因此取用(读取)的速度很快。
原料加工完毕后不是立即放回仓库,而是仍然放到堆放成品的空地旁(内存)暂时存放起来,到时候可以将成品放回仓库中去。
经过此番解释,学生觉得一下子知道了好多原来根本不懂的东西:原
来,电脑既不可怕也不神秘,对于它“只有无知而无不可知”。
三、激发式教学
兴趣是人的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在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众所周知,学生特别喜爱玩游戏,而这恰恰就是学生最大的兴趣所在。
信息技术教学中含有不少适合学生练习的游戏。
如在二年级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入门介绍中,采用计算机自带的一些游戏引入新课,展示计算机的特点和功能,让学生亲自实践、亲耳目睹,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计算机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不同载体所传递的信息对于初中学生的人格形成具有不容忽视的强大影响力。
现代的时代是信息时代,各类信息冲击着初中生,如何让学生在宠大的信息海洋中对良莠不齐、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进行取舍,滤取有利于身心、智力提升的信息也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重视的内容。
笔者认为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把握适当时机,采用德育渗入式教育也是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比如在《数字化信息基础》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专题学习网站,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科技发展,与时代脉博同跳,激励他们树立发展我国数字产业并使数字产品走向世界的决心。
并向学生讲述了大量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的案例,陈述了犯罪行为带来的恶劣后果和行为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对学生不但具有警醒作用,也引导了学生加强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意识,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知识产权意识、社会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的观念。
把握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效果较好。
五、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步积累,以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水平。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
现在的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师一般在学校都担任七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计算机特长生培养和计算机房管理以及学校资料打印等多项工作。
工作任务繁重,在教学实践中也就会遇到很多新问题,接触到许多新思想。
在新学期开学伊始,就要养成一个好习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新的教学思想和摸索出经验都逐步积累下来,不能应付过去就完了,可以作笔记或者写论文等形势。
不断总结教学经验,通过全学年教学实践自身的知识积累就能掌握一手全面、丰富的教学套路。
就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水平,培养出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