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及其分类
噬菌体----细菌病毒
Hale Waihona Puke 病毒的繁殖噬菌体的繁殖根据对寄主的 影响程度划分 为2种病毒
• 温和性的病毒 • 烈性病毒
(一)真细菌
细菌细胞的外表特征可从形态、大小和细胞间排列方式3方 面加以描述; 细菌的形态极其简单,主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1.细菌的形状 杆状
球状
螺旋状
2、细菌的大小
球菌的大小以细胞的直径来度量,杆菌和螺旋 菌则是用宽×长来表示,单位都是用µm ;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
~ 3000多万种生物,100多万种被命名
• 生物多样性的层次
(一)遗传多样性 (二)物种多样性 (三)生态系统多样性 (四)景观多样性
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一)使用价值
1. 直接使用价值 2. 间接使用价值
(二)选择价值 (三)存在价值
第三节 微生物
一、微生物概述 二、病毒界 三、原核生物界 四、原生生物界 五、菌物界
(一)真病毒的特征和结构 (二)类病毒 (三)朊病毒
(一)真病毒的特征和结构
病毒的概念 病毒是一类超显微、无细胞结构、具有高度侵染性、专
性活细胞寄生的大分子微生物。
病毒与其他微生物不同之处是: ①形体极其微小,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②化学组成简单,主要是核酸与蛋白质; ③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 ④无细胞结构,仅为核酸包于蛋白质外壳中的病毒粒子; ⑤缺乏独立代谢能力; ⑥繁殖方式独特,只能在活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机器, 通过核酸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然后再装配的方式进行增殖; ⑦具有双重存在方式,时而在活细胞内营专性寄生,时而在细 胞外以大分子颗状态存在; ⑧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而对干扰素敏感。
一、微生物概述
(一)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Microorganism)通常是描述一切不借
助显微镜用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包括病毒、 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某些藻类。
(二)微生物的共同特点
(1)体积小,面积大 (2)吸收多,转化快 (3)生长旺,繁殖快 (4)适应强,易变异 (5)分布广,种类多
二、病毒界
球菌的直径一般是0.5~1.0 µm ;
杆菌的宽度一般为0.5~1.0 µm ,长度为宽 度的一倍或几倍;
螺旋菌的宽度一般为0.5~1.0 µm ,长度因 其螺旋的数目而不同;
细胞壁的结构
革兰氏阳性菌
• 肉毒梭菌(Clostridium botulinum)分泌内毒素能引起人体 肉毒中毒症
–内毒素用与治疗肌肉痉挛
环起着重要作用
一、植物的进化
• 共同特点:
–真核细胞,具有以纤维素为主要成分的细胞壁,叶绿 体富有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等光合作用色 素,行光合自养生活。
• 四大类群
一、藻类植物 二、苔藓植物 三、蕨类植物
四、种子植物
四、种子植物 进化特征:
1、产生多细胞的种子; 2、有胚乳,储藏着供胚发育的营养; 3、种子外面有坚硬的种皮保起护作用
不同植物花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生动体现
果实的多样性
叶的结构与功能 • 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最近被用于去除脸部皱纹
• 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是引起人、畜共患的炭疽病 的病原菌,传染性强,炭疽病的死亡率高。
(二)古细菌
• 古细菌是一群具有独特 的基因结构或系统发育 生物大分子序列的单细 胞生物,多生活在各种 极端的自然环境中。 – 如:高压热溢口、热 泉、盐碱湖
第二章 生物多样性及其分类
• Galapagos giant tortoises
• 进化论争论的焦点——生物进化的方式
–Gradualism(渐进论) or Punctuated equilibrium(间断平衡论)
• Punctuated equilibrium(间断平衡论)的证据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
真菌与人类疾病
• 真菌孢子引起过敏性反应 • 真菌引起皮癣 • 有些含有毒物质
– 黄曲霉合成的黄曲霉素可致癌
真菌在工业中的应用
• 生产抗生素
–青霉素、头孢菌素
• 生产酒精 • 生产疫苗
第四节 植物界
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 植物直接或间接的作为食物 • 植物为人类提供多种用途
–药物、纸张、衣服、化妆品等等 • 植物对地球上的水、O2、CO2和矿物质的循
• 古细菌
– 产甲烷菌 – 喜盐菌 – 嗜热菌
细菌与人类 • 细菌与人类健康
–分泌毒素(内、外)使人生病 –破坏正常细胞
• 抗生素与抗生素抗性
• 致病原生生物
–疟疾导致300万人死 亡每年
–症状:寒战、头疼、 发烧、疲劳
五、菌物界
(一)菌物的基本特征
•缺乏叶绿素,营异养生长; •具有细胞壁,缺乏游动能力,大 部分以孢子进行繁殖; •菌物既不具有根、茎或叶,也不 具有复杂的维管束系统; •碳水化合物在菌物中的基本储存 形式是糖原而不是淀粉; •菌物通常是丝状和多细胞的; •由吸收作用摄取营养; •典型地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大多数在一个生长季节完成一个完整生命循环; –种子有果肉包裹,保护种子同时帮助种子传播; –具有发达的维管组织,并与菌根共生; –利用动物传粉; –多样性丰富。
被子植物的分类
• 被子植物分为两个纲——双子叶植物纲和
单子叶植物纲,它们的基本区别如下:
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1)具有真正的花 ✓ 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托、花被、雄蕊群和雌蕊群; ✓ 完全花、不完全花; ✓ 两性花、单性花; ✓ 雌雄同株、雌雄异株。
种子植物类型:
(一)裸子植物 (二)被子植物
苏铁门
苏铁雄球花 苏铁雌球花
银杏
银杏门
中众皮
胚乳
外种皮 内种皮
松柏门
• 最高的红杉有110m • 最大的美洲杉重
6,200吨
(二)被子植物
• 特征:具有花和果实 • 进化历程:
–最早的化石记录是1.35亿年前 –900万年前在地球上大量出现
• 被子植物进化的优势:
病毒的化学组成 病毒的主要化学组分为核酸(DNA或 RNA)和蛋白质。
有的病毒还含有脂质、糖类等其他组分。
1.病毒核酸
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 植物病毒绝大多数含RNA,少数含DNA。 动物病毒一部分含DNA,一部分含RNA。 细菌病毒则普遍含DNA,含RNA的为数极少。 真菌病毒绝大多数含RNA,是否有含DNA的真菌病毒还不 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