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能源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能源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能源行业市场分析报告一、中国能源行业前景分析。

1.整体发展趋势综述。

随着全球经济回暖,我国有望在2010年继续保持良好的经济增长态势。

在年初举行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政策基调。

我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所投资的众多大型项目在今年将继续发挥影响,带动能源需求保持整体增长。

工业化发展进程为能源带来了有效需求,预计能源行业未来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但是,我们仍然面临较为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之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完全消除,经济复苏基础仍然不牢固,这一点从近期的国际石油价格振荡可见一斑。

就国内形势而言,自09年第四季度以来,钢铁、建材、化工等高耗能产品产量回升、厂矿企业开工率提高,实体经济发展带来了切实的能源需求。

综合来看,预计2010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仍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市场一致认为,受基数和政策效应等因素影响,能源增速可能呈现典型的“前快后慢”特点,我行亦可随此形势变化进行分析整理,对应搜寻到较多的业务机会。

2.油品行业预测分析。

2010年,全球经济将缓慢复苏、美元继续疲软、通胀压力上升、投机炒作等因素将使国际油价呈上行趋势。

但全球经济难以强劲增长等因素将制约国际油价上升空间。

市场预计2010年WTI原油期货均价将在75—95美元/桶之间变动。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10年原油需求预测,预计2010年全国石油日需求量同比增长142万桶,增长1.7%,达到8620万桶,包括中国在内的非经合组织原油需求大幅增加,这与IMF预测的2010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1%、发达国家经济将微增1.3%、而发展中经济体GDP增长率有望回复到5%以上的结论相吻合。

国内方面,2010年我国成品油消费将呈恢复性增长。

机动车仍然是成品油消费的主要推动力,汽车销量的增加将带动汽油消费继续增长,建筑施工用油、工矿企业及物流运输业的持续恢复将提升柴油需求,航空煤油在世界经济复苏和旅游业好转拉动下也将保持一定增长。

但2010年全国将新增炼油能力2000万吨以上,加上地炼和社会资源,成品油市场总体仍将供大于求。

预计全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将增长4%左右。

3.煤炭行业预测分析。

预计今年煤炭供应偏紧的格局将持续到一季度末。

随着产煤省煤炭生产趋于正常和山西产能释放,煤炭供应量相应提高,市场将逐步趋于平稳,但其他产煤省企业重组和资源整合进程将对国内煤炭市场产生一定影响。

全年原煤产量预计增长5%左右。

2010年全球经济逐步复苏拉动煤炭需求增加,国际煤炭价格将保持目前的上升势头,预计2010年我国煤炭进口增势将明显减缓。

从供需角度分析,未来国内市场供需应大致保持平衡,略微偏紧。

未来国际煤价及我国煤炭出口配额制度或将成为影响国内煤价的重要因素,随着亚洲经济复苏,印度、日本、韩国、台湾等主要煤炭进口国家及地区需求不断恢复,未来国际煤价仍然继续上涨,其中炼焦煤的表现会随印度、韩国等进口大国钢铁产能的恢复而比动力煤有更优表现。

4.电力行业预测分析。

综合考虑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环境和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预计201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呈“前高后低”的发展态势,市场预计上半年用电量增速将超过10%,下半年逐步回落,全年电力消费达到3 .97万亿千瓦时,增长9%。

全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将在4500小时左右,与2009年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

此外,随着国家能源委的成立,市场预期能源体制改革有望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或将加速前行,尤其是煤电关系这些深层次矛盾有望得到实质性缓解。

可以预期,在价格关系得到理顺后,随着用电需求的进一步好转,电力企业的盈利能力将稳步改善。

从电力供应能力来看,预计2010年全国基建新增装机8500万千瓦,年底总装机将达9.5亿千瓦左右。

其中,水电新增超过1500万千瓦,年底达到2.1亿千瓦;火电新增5500万千瓦,年底达到7亿千瓦;核电新增108万千瓦,年底达到1016万千瓦;风电新增1300万千瓦,年底并网总容量3000万千瓦。

5.新能源行业预测分析。

国家对新能源行业持长期支持态度,并专门制定了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的目标,更明确将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在众多的新能源产业中,核电、风电在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可行,具备大力发展的条件。

国家也将“水电多发、核电满发、已建成风电上网推动,继续推进电力节能调度。

”作为未来工作方向之一。

具体来说:风电行业仍然是朝阳产业,但近几年产能有所过剩,未来几年以行业整合及消化过剩产能为主。

同时,由于风能发电在并网接入、设备可靠性和配套产业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容忽视的缺陷,其完善仍然有待时日;核电将作为国家主推的能源产业。

国家计划在2020年在运行核电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未来十年,核电装机容量的复合增长率将接近20%,我国核电战略由原来的“适当发展”转变为“积极发展”,由此可见,核电产业将进入一轮新的高速发展周期。

二、影响深远的能源行业政策及行业大事评述。

1. 国家能源委员会成立,温家宝任主任。

2010年1月27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的通知》,宣布决定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担任,21名委员均为国家各部委首长。

如此高规格的组成人员结构意味着政府本年将重点解决制约煤电、石油以及新能源发展等问题。

2.国家能源法制建设力度加强。

今年,国家将进一步健全能源法律法规体系:国务院正对《能源法》进行修改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和《可再生能源法》进行审议修订;另《电力法》、《煤炭法》等多部法律也在修订中,各项国家石油储备、天然气开发利用、核电管理、水电开发管理法律法规也在起草阶段。

系列立法行为显示了国家将加强能源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力图把各项能源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3. 中国油企频频实施跨洋并购。

2009年中国油企积极开展海外大规模并购: 6月21日,中石油宣布以10亿美元收购新加坡石油45.51%股份;随后,中石油又联合英国BP石油公司成功竞得伊拉克最大油田鲁迈拉油田的油田服务合同,进军中东石油市场;6月25日,中石化宣布以72亿美元收购瑞士公司Addax Petroleum,创下中国史上最大的石油资产交易记录。

11月初,中海油宣布成功购得墨西哥湾油气资产。

油企海外并购无论是商业还是国家战略角度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此举将大大增强我国掌控油气资源的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国家石油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和中国在国际油市的话语权。

4.国家发改委终止一年一度的煤炭订货会。

2009年12月1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终止了一年一度的煤炭订货会,鼓励煤炭价格由供需双方企业协商确定长期购销合同。

这表明了国家希望能进一步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并通过逐步引入推行长期交易合同,更好地发挥价格信号的引导作用。

5. 山西省政府主导通过企业兼并重组完成煤炭产业化整合。

2009年4月,山西省政府制定《山西省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开始全力推进山西煤炭产业整合。

计划到2015年,山西全省煤炭矿井总数由2598座减少到800座,且保留矿井要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

内蒙古、河南和山东等省(区)先后派代表到山西调研,“山西模式”极有可能在全国推广。

通过集约化、规模化的战略重组,山西强化了煤炭产业的综合开发能力,将有效提高整体产业规模效益、降低环境代价、遏制安全责任事故。

由此,山西省乃至全国煤炭采掘业将正式迈入大矿时代。

6.智能电网作为能源技术革命的重大突破,在中国业界引起广泛的关注。

2009年5月21日,国家电网公司在北京公布了“智能电网”的发展计划,提出中国的智能电网应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共六个环节,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智能”技术特征,其中,具有长距离、大容量输电特征的特高压电网将成为核心环节。

7.国家出台风能标杆上网电价。

7月27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全国风力发电标杆上网电价表》,将全国分为四类风能资源区,这四个区域的风电标杆电价水平分别为制定。

这次出台的风电标杆上网电价政策改善了当前风电价格机制不统一的局面,对风电行业起到良好的促进推动作用。

7.国务院将多晶硅和风电设备产业列为产能过剩行业。

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批转工信部、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文件指出,多晶硅、风电设备等新兴产业出现了重复建设倾向。

计划下阶段将加强引导和调控,避免新兴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

三、能源行业风险预警。

1.能源行业主要风险包括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等。

由于能源行业影响重大,国家的调控力度也较其他行业大,政府经常有针对性地对相关产业直接实施宏观调控,如:直接调控产品价格、调高行业准入甚至运行门槛、强制关闭某类企业、抑制产能增长过快以致过剩等;同时,由于能源类产品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其供需状况及价格波动直接与境外联动,在金融危机负面影响未完全消除,全球经济局势仍不明朗的情况下,进行行业趋势判断时尤其需要结合国际整体形势进行,以有效进行市场风险识别。

2.能源类产品客观存在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的特点,因此在进行业务操作时必须建立严密价格监控预警体制,严格落实防范对应风险;另外,能源类商品均以散货装运为主,根据不同类别的产品具体制定监管方案,按相关制度规定执行巡核库制度,并落实相关保险购买事宜。

四、市场业务机会。

1.油品行业。

油品行业为我行较为传统的贸易融资业务领域,各分行对此均累积了大量的经验。

在现阶段的市场价格走势不明朗的情况下,进行相关业务操作时主要防范的风险为价格变动风险。

在业务方向上,建议继续对油品贸易领域保持关注,以组合多样产品、整合营销渠道等多种手段挖掘市场机会。

根据分行反馈,近期油品贸易商较为热衷开设离岸公司进行油品进出口操作,以将贸易利润截留海外。

我行除采用传统的信用证项下未来货权质押、仓单质押等产品外,亦可尝试使用背对背开立信用证的模式对市场进行开辟。

2.煤炭行业。

随着山西等煤炭大省的煤矿兼并重组进程,煤矿将呈现大规模、集约化等特点,小型煤矿将逐步被关停取消。

在市场开拓时应充分注意行业挖潜,争取较高综合收益。

同时,鉴于我国煤炭存在“北煤南运、西煤东调”的格局,煤炭流转主要依靠铁路、公路、海运、内河航运等几种运输方式。

其中,煤炭海运下水主要依靠秦皇岛港、唐山港(京唐及曹妃甸两大港区)、天津港、黄骅港、青岛港、日照港、连云港等港口;铁路运输则根据由西向东、从北至南的流向,分布着大秦铁路、丰沙大铁路、京原铁路、集通铁路、朔黄铁路、石太铁路、邯长铁路、太焦铁路、侯月铁路、陇海铁路、西康铁路、宁西铁路等12条煤炭外运干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