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P91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完整版)P91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目录1、编制目的 (2)2、编制依据 (2)3、设备情况及工程量 (2)4、资源配置 (3)4.1作业人员的职责、分工及资格要求 (3)4.2作业所需的机具、工具 (4)4.3施工所需材料 (5)5、施工进度安排 (5)6、预热和热处理方法的选用 (6)7、热处理工序流程和工艺要求 (6)7.1热处理工序流程: (6)7.2热处理工艺要求 (6)8、安全措施 (8)附件:热处理工艺卡OHS危害辨识、评价、对策表环境辨识、评价、对策表1、编制目的为了提高P91的焊接、热处理工艺和质量,加强施工工序过程控制,特编制主蒸汽P91焊接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P91热处理施工的工艺规范和质量要求,并说明了该项目热处理施工所需的资源配置、工期目标、必需的机工具以及施工应注意的安全事项,适用于P91管热处理施工。

2、编制依据2.1 西南电力设计院图纸2.2 《T91/P91钢焊接工艺导则》(国家电力公司电源建设部)2.3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2.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焊接篇 DL/T869-2004)2.5《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焊接篇1996年版)2.6《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DL/T 819-2002)2.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3、设备情况及工程量国电华蓥山发电厂2*300MW机组工程主蒸汽管道采用美国产的SA335-P91管,P91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高的高温蠕变和持久强度(同样条件下的壁厚比P22减少一半),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和良好的导热性,高的韧性和良好的加工性,但P91钢属空冷马氏体耐热钢,合金元素含量为10.53%,焊接时有强烈的脆硬敏感性、一定的冷裂纹及再热裂纹倾向,焊接时对热处理要求很高:焊前预热和焊接过程中需要跟踪;焊后需要立刻进行热处理,而且大部分热处理工作都是从晚上开始;每一P91焊口的跟踪直至焊后热处理曲线要完整;热处理时不得中途停止。

这些要求给现场热处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具体情况可见表一(1台机组):表一4、资源配置4.1作业人员的职责、分工及资格要求焊接热处理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取得资格证书,没有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只能从事辅助性的焊接热处理工作,不能单独作业或对焊接热处理结果进行评价。

4.1.1 技术员a.应熟悉相关规程,熟练掌握、严格执行火力发电厂热处理技术规程,组织热处理人员的业务学习;b.负责编制焊接热处理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c.指导并监督热处理工的工作;d.收集、汇总、整理焊接热处理资料,为工程竣工技术文件的移交和总结工作作好准备。

4.1.2 班组长a.组织人员作好热处理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b.熟悉施工内容,分配合适的热处理工。

c.组织热处理工参加技术交底工作,检查热处理工执行工艺情况和施工进度。

d.对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整改。

4.1.3 热处理工a.执行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按焊接热处理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工艺卡进行施工;b.记录热处理操作过程;c.焊接过程中当温度超过300℃时应提醒焊工停止施焊;d.在热处理后进行自检。

4.1.4热处理辅助工协助热处理工作好热处理工作。

4.1.5安全员a.经过培训取得相应安全资格。

b.参加该项目的安全技术措施制定、交底和督促现场安全设施的落实。

c.深入现场监督,检查安全设施是否完善、职工行为是否规范,对违章行为要坚决制止,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准确处罚。

d.定期检查班组长、技术人员的安全检查记录是否及时、完整和规范,不足之处要督促整改。

e.作好安全学习材料的接收、登记、分发工作,保存相应记录。

4.2作业所需的机具、工具4.2.1机具4.2.2工具4.3施工所需材料施工所需材料见材料计划。

5、施工进度安排本项目计划开工时间:2005-4 计划完工时间:2005-126、预热和热处理方法的选用6.1预热方法:以上所有焊口均应采取电阻加热的方法进行预热。

6.2热处理方法:全部采用电阻加热高温回火。

7、热处理工序流程和工艺要求7.1热处理工序流程:7.2热处理工艺要求7.2.1技术交底技术员依据本作业指导书编写技术交底提纲,对参与P91施工的热处理工进行技术交底,班长负责组织并和质检员、安全员一起参加技术交底工作。

7.2.2施工准备a.将热处理设备安装在合适位置,接通电源,并进行整机和各仪表的调试,以保证处于完好工作状态。

热处理设备电源必须具有双回路,以保障热处理施工过程不被中断。

b.对加热绳(片)、加热电缆、热电偶进行检查和测试,以保证完好。

c.准备好包口用的保温棉、铁丝等工具。

d.督促钳工作好防风、防雨、防雪、防寒、防晃动措施,检查脚手架搭设是否牢靠。

7.2.3焊口包扎a.加热宽度从焊缝坡口边缘算起,每侧不少于150mm,保温宽度从焊缝坡口边缘算起,每侧不得小于250mm,包扎的保温层应不影响施焊,并能在施焊中断时方便覆盖。

b.用铁丝固定热电偶,热电偶应对称布置在焊缝中心的两侧,且不得少于两个。

热电偶测点应尽可能靠近焊缝坡口,以减小坡口与测点之间的误差。

水平管道的测点应上下对称布置。

分区控温时,热电偶的布置应与加热装置相对应;不允许一个热电偶同时控制多个焊件。

c.有专用加热片时应尽量采用,其余情况使用加热绳。

同时应根据加热焊缝的规格,决定采用一个或多个5KW或10KW的加热绳(片)。

d.将管子两端的端口堵上,防止穿膛风的通过。

e.当用绳形加热器对管道进行预热时,坡口两侧布置的加热器应对称,加热器的缠绕圈数、缠绕密度应尽可能相同,缠绕方向应相反。

7.2.4预热a.预热温度见表一。

预热时的升温速度应不大于150(℃/h),在施焊前,预热温度应保持一定的恒温时间,不少于1小时。

b.采用柔性陶瓷电阻加热进行预热时,热电偶应布置在加热区内,同时,还应使用远红外测温仪监测坡口处的温度。

c.应对焊接接头全过程进行跟踪热处理。

d.在跟踪过程中发现接头温度超过300℃时应提醒焊工停止施焊。

7.2.5热处理a.焊接完毕后,应停机拆除加热保温装置,自然冷却到100-120℃时重新包扎焊接接头,在100-120℃区间保温2小时(马氏体相变点Ms),以确保奥氏体组织全部转变成马氏体,然后立即进行高温回火,使马氏体组织转变成回火马氏体。

b.加热宽度400mm,保温宽度610mm。

热电偶固定在焊缝中心。

c.升、降温速度应不大于150(℃/h),当温度降至300℃时,可让其自由降温。

d.热处理温度:750-770℃;恒温时间:4h。

7.2.6自检a.任务完成后,做好焊接热处理自检工作:工艺参数在控制范围以内,并有自动记录曲线;热电偶无损坏、无位移;焊接热处理记录曲线与工艺卡吻合;焊件表面无裂纹、无异常。

b.认真清理施工现场,收拾好加热电缆、加热绳(片)、热电偶、保温棉等,保持现场整洁。

c.及时通知技术员填写委托单,进行热处理焊缝的硬度检验。

7.2.7硬度检验a.检验人员接到委托单后,立即对该焊口进行硬度检验,并按“DL5007-92”标准进行评定。

具体见表二。

表二b.对硬度不合格焊口,应分析原因,立即书面通知返工,并在返工后重新进行检验。

7.2.8整理资料项目施工完毕后,应对资料进行整理,保存完整的质量记录:有热处理工签字的技术交底记录、硬度检验委托单、热处理工艺卡、热处理自动记录曲线图、热处理操作记录、焊接热处理统计表(技术员填写或整理)。

8、安全措施热处理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方面的安全工作。

8.1带民工帮助施工时,热处理工应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护,确保其安全。

8.2应视现场具体情况作好防风、雨、雪等措施。

8.3热处理时,焊接接头周围应设置围栏,并派专人看守。

8.4热处理工作,必须执行经批准的操作联络办法。

热处理人员应集中精神,严禁擅自操作。

8.5应用绳索向高处提升加热电缆、加热绳(片),不可背负它们攀高。

8.6加热设备外壳必须有可靠的接地装置,裸露的接线柱应设置防护罩,破损的电缆及接头部位应用绝缘胶布缠好,并应有防触电措施。

8.7经常检查作业点周围的安全状态,有危及安全的情况,应立即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

8.8热处理工作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

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作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同时切断电源并仔细检查,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焊接热处理工艺卡10OHS 危害辨识、评价、对策表序号作业活动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判别依据作业条件危险评价危险级别控制措施备注L E C D1热处理作业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伤亡V6672524高处作业管理程序2风力过大进行高处作业伤亡V0.1115 1.51高处作业管理程序3出入口跳板不牢坠落伤亡V63152704高处作业管理程序4热处理作业区未设防护区无专人监护烫伤、触电V32318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5保温材料散落中毒V661362焊接工作手册6保温材料使用时无防护用品中毒V361181劳保用品管理程序7热处理设备未可靠接地触电V0.5215151通电前可靠接地8电缆离热源太近触电V0.521515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9电缆接头破损触电V33763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判别依据Ⅰ.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Ⅱ.曾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Ⅲ.相关方合理抱怨或要求;Ⅳ.直接观察到的危险;Ⅴ.定量评价(LEC法)P91热处理作业指导书11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对策表单位:热机公司(热处理班)注:a=5,e=5,f=5,合计Σ大于15分者为重要环境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