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纳德的组织管理思想
巴纳德的组织管理思想
XX XX
XX XX
目录
人物简介 代表作品
理论体系
总结
一、人物简介
在现代管理学领域,巴纳德可 以说是首屈一指的大师级人物, 他不仅是一个管理理论家,同 时又是一个成功的商业人士。 对于这位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中 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管理 学界几乎一致认为:巴纳德关 于组织理论的探讨,至今几乎 没有人能超越,西方管理学界 称他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奠基人。
不完善性
组织决策论对决 策要领的分析 不够深刻,轻 视了高层管理 者面向外部环 境的决策任务
请老师同学批评指正,谢谢!
(2)组织决策的两个客观因素
组织 目标 环境
• 独立于个人动机的,具 有客观性
• 对实现组织目标起制约 或推动作用的各种客观 条件
(3)管理者决策工作有三个来源
①对上级指示的具体化,作 出适合本部门、单位的决策 ②下级人员遇到困难纠纷时, 请求其做出裁决 ③管理者独立地、创造性地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明确的共同目标
C.对组织目 标的理解有 基于整体利 益的客观理 解与基于个 人立场的主 观理解
A.有目标
B.目标为 全体成员 所理解和 接受
文字内容
D.有组织目 标与个人目 标之分
(3)良好的沟通
A.信息交流的概念 B.信息交流的作用 C. 信息交流的原则
3.管理人员的职能
主要体现为建立一个管理 人员组织; 1.确定和阐明管理人员的 职务(组织构造——组织职 位的确定) 2.找到合适的人员来担任 这些职务(人员配备——经 理人员与一般管理人员) 建立并维持 一套信息传 递系统 1.以组织中各个部门的具 体目标来阐明组织的共同 目标; 2.并使之相互协调 阐明并确定本 组织的目标
(2)非正式组织的两类后果
A B
• 使人们形成一定的态度、 理解、风俗、习俗和习 惯等 • 为正式组织的产生创造 条件
(3)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影响
A 正面影响
a可以从事正式组织所不便进行的沟通; b培养组织成员的热诚,对权威的认同感,维持组织团结; c借助它可避免正式控制过多,进而利于保持个人的自尊、人 格完整和独立选择能力
特点
组织工作决不仅仅限于通常所谓的“组织内部”, “内部”协作关系与“外部”协作关系同等重要
2.组织存在的三个基本条件
(1)协作的意愿
A.协作意愿:自我克制,交出个人行为的控制权及个人行 为的非个人化; B.协作意愿对于达成组织目标至关重要; C.协作意愿因人因时而变化; D.协作意愿的强度取决于贡献与诱因之间的对比; E.可通过多种渠道增加诱因,增加协作意愿;
三大来源
(4)决策的方法与艺术
应积极、创造性地发现和处理职责范围内的决策问题 对现在不适当的问题不作决策 时机不成熟时不作决策 对不能有效实行的事不作决策 对应该由决策别人决定的事不作决策
(5)决策的思维过程
决策从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有 两类基本的思考过程:
A.逻辑过程:即能够用语言或符号表达的自觉思 考过程,也即推过程; B.非逻辑过程: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判断过程,表 现为快速的直觉反应,对决策工作也很重要。
(3)组织的 平衡是不稳定 的
6.权威接受论
(1)权威取决于下级人员的接受命令
B.权威大小和指挥权力有无 A.管理者的权威不是来自上 取决于下级人员接受命令的 级的授予,而是来自下而上 程度,单凭职权发号施令不 的认可 足取,重要的是取得下级的 同意,支持与合作
(2)权威被接受的条件
①命令明确
②命令与组织目标一致
B 负面影响
在目标与工作方法上与正式组织对峙
(4)正确认识和利用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是客观和必然 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管理者要善于识别非正式组织, 并正确利用它来增进组织的健康 发展。
5.组织平衡论
(1)组织存在 和发展的关键 在于使组织成 员获得一种贡 献与满足之间 的平衡
(2)诱因可以是 多种多样的: 经济的与非经济 的
三、巴纳德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关于组织本质的思想: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
组织存在的三个基本条件(组织三要素说)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说
管理人员的职能 组织平衡论(存续论) 权威接受论 组织决策论
1.关于组织本质的思想
(1)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
通常意义
• 物质、技 术、人和 社会关系 等组成的 协作系统
管理学
切斯特· 巴纳德 Chester I. Barnard 1886-1961
1.生平
1886年11月,巴纳德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平民家庭。 1891年,巴纳德五岁,母亲因病去世。 1906~1909年,在哈佛大学读完了全部经济学课程,但因缺少自然科 学学 分未能得到学位。 1909年,进入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统计部工作。 1926年,担任宾西法尼亚贝尔电话公司总裁。 1927年,担任新泽西贝尔电话公司总裁。 1938年,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由哈佛大学出版。 1942年,创立联合服务组织(USO),并出任总裁。 1952~1954年,担任美国的国家科学基金会主席。 1948~1952年,担任洛克菲勒基金会董事长。 1961年,巴纳德去世。
2.评价
可能是美国适合 任何企业管理者 现代管理 职位的具有最大 理论之父 智慧的人 系统组织 理论创始 人
二、代表作品
1.经理人员的职能
《经理人员的职能》是巴纳德毕生从事企业管 理工作的经验总结,他将社会学概念用于分析 经理人员的职能和工作过程,提出了一套组织 的理论,建立了现代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 美国现代管理科学的经典著作、管理思想的丰 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组织决策论
(1)组织中的决策分为 个人决策与组织决策两类
(5)决策的思维过程
(2)组织决策的两 个客观因素:组织目 标与环境
(4)决策的方法与艺术
(3)管理者决策工 作有三个来源
(1)组织中决策的分类
个人 决策
个人出自于个人动机 而参加组织的决定, 是出自于个人人格的 决策;
组织 决策
组织目标上考虑的有 关组织活动的决定, 一种出于组织意图的 非人格的理性决策;
• 人的行 为和人 的协作 关系
(2)组织的特点
组织是由人的活动或效力即人的行为 构成的系统 组织是一个系统,即按照一定方法进行 调整的人的活动和行为的相互关系系统 组织是动态和发展的,当系统中的一个部 分与其他部分的关系发生变化时,作为整 体的组织也要发生变化 组织是一个更大的协作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两者揉合在一起时有时界限不太明确
A 首先对“沟通”“动机”“决策”“目标”和“组织关系” 等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专题研究; B 其提出 “非正式组织”“决策”“权威”“信息沟通”等概 念或范畴,后来均成为管理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C 其权威接受论对权威提出的全新看法,颇具启发性;
(2)理论的不完善性
没有提出切实 可靠的衡量诱 因与贡献平衡 的尺度,易陷 入循环论;
促使组织中的每个人 都能作出重要贡献 1.招募选聘,促使人们与组织建立 协作关系(对组织产生兴趣) 2.建立合理的激励监控机制,促使 成员提供恰当数量质量的服务(加 入组织)
4.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说
(1)非正式组织的含义 一种无正式的组织结构、无自觉地共同目标, 但具有通过与工作有关的接触而产生的习惯、 规范和情感等特点的集合体
③命令与个人利益一致
④命令没有超出接受者 的体力与精力之许可
(3)管理者强化正式权威的方法
A、激励组织成员,从内心角度扩大成员的接受范围
B、设法培养良好的团体态度 C、出以公心,以组织目标为准作决策,对组织负责
D、建立和改善信息交流渠道,使之准确及时传递信息
E、不要仅仅依赖职权,要把职权与才能、威信结合
四、总结
简评
贡献性:现代 管理理论之父
理论的不完善性
(1)贡献性: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A 最早把系统理论和社会学知识应用于管理领域,提出系 统组织观,创立了社会系统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 B 系统观的价值:改变了人们描述和分析组织各个部分的 做法,将注意力从组织的各个部分转移到各个部分之间的 相互关系,转移到整体,强调不能孤立地看待和处理各个 问题,而应当认识到它们的相互影响。 独创性:创立 系统组织理论 开创性. 动态的分析方法 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 将管理研究向前推进了一 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