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结合实际谈谈你在青年心理学课中的收获与体会
谈到对一门课程的收获和体会,就必须要对该门课程有一个清晰地认识与定位,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学习心理学在原则上是可以探知他人的心理活动的,这句话的成立的依据便是心理学这门学科存在的这个既成事实。
心理学与探求他人心理活动的关系类似于气象学与天气预报之间的关系。
天气预报即在气象学的基础上,结合过往经验对未来天气做出的一些带有推断性与不确定性的预判,气象条件是瞬息万变的,没有人能够保证每次天气预报都是准确的,同理,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也是可以对他人的心理活动作出推断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控制自己的外在表现从而影响推断人的结论,同样没有人可以保证每次心理推断都是正确的,但不能因为推断没有完全的正确率而否认心理学与探求他人心理活动之间存在联系的事实。
其次,在了解人的内心活动是可以由外在行为进行探求的基础上,必须说明,这种探求所得的结论也是一种带有经验性,统计性的一种判断,回到天气预报的例子,假如某地上空的云层已呈现出某种形态,按照以往经验,这种形态的云层有可能会引发降水,但当地却不一定会有降水,相同道理,心理学中的规律也是统计性的,比如大多数人在对人撒谎时,眨眼的次数会增加,也不敢直视被骗人的眼睛,但不排除有的人偏偏就
不增加眨眼次数的可能,因此,这种经验性的判断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情况。
下面将要说明的是学习心理学的目的,如果学习心理学的目的是掌握所谓的读心术,有该想法的人可以洗洗睡了,道理很简单。
知识就在那里,并不是什么绝密文件,你可以学习,别人同样可以,换言之,你得出的结论在更多可能的情况下是别人想要你得到的结论,在这种情境下,所谓的读心术便成了笑谈。
到这里的疑问也许会变得很明显了,既然内心活动推断出来有很大几率无法反应被推断人的真实心理活动的,那还推断出结论有什么用?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人类自己的社会属性上,通俗的来说,人是一种群居动物,也可以说是一种独居动物,但终归是群居动物。
既然你得到的结论是对方想让你得到的一种信息,那这种推断便成了交换一些难以启齿的信息的一种有效途径,举例来说,一人向另一人表白,被表白方在对方表达时顾左右而言他,或者眼睛随处浏览却偏偏不看表白方,不用明言拒绝,便表达出了拒绝的信息,从而避免了明言拒绝带来的尴尬。
总的来看,对于通过学习心理学从而掌握所谓读心术是不切实际的,即便从当时的外在表现读出了真实的内心活动,也不要忘记,人是复杂的,也是变化的,一个人不大可能对另外一个人的内心活动与变化做到了如指掌,反而,持这种说法的
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反而是在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