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2《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12.2《熔化和凝固》导学案

罗中五元教学导学案
第十二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导学案班级组别姓名
学习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经验,认识熔化和凝固。

2.通过探究冰、烛蜡熔化特点,学习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训练动手能力。

3.通过分析实验数据,理解熔点、凝固点和晶体、非晶体。

一、自主学习(认真阅读书中P9-P14页的内容,填空解题)
1.雪、冰等物质由 __ 态变为 _____态过程叫做熔化,从_____态变为态的过程叫凝固
2.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加热(吸热),但它的温度,我们把这类具有固定的温度的固体称为晶体;举两个晶体的实例、。

3.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加热,它的温度,我们把这类没有温度的固体称为非晶体;举两个非晶体的实例:、。

4.晶体熔化时的叫熔点,冰的熔点是℃;液体凝结成晶体时的叫凝固点
水的凝固点是℃;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非晶体既没有点,也没有点。

5.根据物体熔化时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点),可将固体分为和。

6.寒冷的冬天,北方的菜农在储藏蔬菜的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样做得原因是当温度降到℃以下时,桶里的水会,放出大量的,使地窖温度不会过低,避免冻坏蔬菜。

二、合作探究
1如图1所示,是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实验器材有:铁架台(横杆、铁夹、铁圈)、石棉网、________、烧杯(热水)、火柴、__________、试管、烛蜡。

(2)取适量的烛蜡碾碎后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将试管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烛蜡的状态变化,由下表中数据和现象的蜡烛第分钟开始熔化,第分钟熔化完,熔化过程中酒精灯不断
(3)如图2所示,以时间为横轴,温
度为纵轴,标出记录的各个时刻的温度值,
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数据点,得到烛蜡
的熔化图象。

图2
图32.如图3所示,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准备实验器材,小组合作动手做)
(1)实验器材有: ,
(2)将适量的碎冰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

每隔0.5min 记录一次 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冰的状态变化,由表中数据的冰熔化过程用了 分钟,冰在熔化的过
(3)在上图4所示,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标出记录的各个时刻的温度值,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数据点,得到冰的熔化图象。

4.晶体熔化的条件是(1) , (2) ;
5.固体熔化需要 热,物体由 态变为 态;液体凝固需要 热,物体由 态变为 态,水能结冰,冰也能熔化成水,说明熔化和凝固是物态变化中的两个 过程。

三、课堂展示、评估 :各小组展示回答上述讨论的问题,评估赋分 四、达标检测
2.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物质,属于非晶体的是( )A.冰块 B.石蜡 C.食盐 D.海波
3.图8所示是小明研究物态变化时,获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晶体熔化的图象是( )
8.如图9甲、乙图线是小明同学完成探究冰、石蜡的熔化特点实验后,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 所作的熔化图线。

(1)冰的熔化图线是 _____图线特点是: 。

(2)石蜡的熔化图线是 ______图线特点是: 。

五、课堂小结与课堂反馈:本节课你主要学习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请写 出来:
图4
图8
图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