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设计专篇(试行范本)一、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组织机构为全面贯彻执行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按照《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湘建建函〔2014〕73号)、《湘西自治州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州住建发〔2014〕82号)要求,本院成立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治理工作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工作小组负责组织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控设计措施的研究及技术措施的制定,协调落实各专业在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的设计责任,对本单位承接的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设计专篇工作进行审核管理。
二、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设计说明(一)本设计专篇重点针对住宅工程存在的质量通病提出专项设计防治措施,专篇未尽事宜严格按照国家及省现行有关规范、规程、标准以及本工程其他施工图纸的设计要求执行。
(二)设计依据:列出本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设计采用的现行国家规范标准、《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 (DBJ43/T 306-2014 )、《湘西自治州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管理办法》(州建发〔2006〕21号)。
三、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设计措施(一)墙体裂缝防治设计措施1、墙体采用材料说明。
(注:按照规范规定对砌体结构块体材料外形尺寸和承重砖折压比、块体材料最低强度等级、蒸压加气混凝土劈压比等提出设计要求。
不应采用非蒸压硅酸盐砖(砌块)及非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不应有未切割面,其切割面不应有切割附着屑。
)♦以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住宅建筑举例说明:本工程墙体采用190mm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强度等级见结构设计说明,砌块孔洞率w 40%最小外壁》30mm最小肋厚》25mm表观密度》1280kg/m3。
2、墙体结构构造防治措施。
(注:施工图中已标注的不列入;结构设计说明已注明的,为避免重复,建议在本章节集中进行设计说明。
)♦以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住宅建筑举例说明:本工程砌体结构构造加强措施如下:(1)窗台下增设小梁,断面尺寸为200x200,主筋4①12,箍筋①6@200伸入窗台两侧长度600mm门窗洞口两侧砌块墙体采用Cb20砼灌实一孔至洞口顶。
底层窗台梁下墙体设置通长钢筋网片2①4及横筋①4@200竖向间距400mm(2)砼小型空心砌块墙体长度超过 4.5m时,在中间增设一根构造柱。
(3)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柱。
(4)墙体上预留洞口宽度在300mn及以上时,设置过梁。
(5)构造柱、框架柱与墙体交接部位沿墙高每隔400mn设2①6拉结筋焊接钢筋网片,钢筋网片处采用与主砌块同强度等级的K3馒头砖实砌,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700mm(6)砌体分皮错缝搭砌,上下皮搭砌长度》90mm当不满足要求时,在水平灰缝内设置2①4焊接钢筋网片,伸出该缝每边》300mm(7)砌块墙与后砌墙交接处按图一所示施工。
(8)纵横墙交接处,距墙中心线每边不小于300mm范围内的孔洞采用Cb20 砼灌实通咼。
(9)下列部位未设圈梁或砼垫块时采用Cb20砼将孔洞灌实:格栅、檩条和钢筋混凝土楼板支承面下》200mm咼砌体;屋架、梁等构件支承面下》600mn高、 >600mn长砌体;挑梁支承面下,距墙中心线每边》300mm高度》600mm®体。
(10)顶层墙体加强措施:①顶层挑梁末端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每200mm 高设一道)焊接钢筋网片,纵筋2①6,横筋①4@200钢筋网片自挑梁末端伸入两边墙体各1m;②顶层墙体门窗洞口过梁上砌体每皮水平灰缝内设置焊接钢筋网片,纵筋2①6,横筋①4@200并伸入过梁两端墙内600mm③顶层构造柱与墙体拉结钢筋网片伸入墙体1000mm④顶层楼梯间横墙按1.6m间距设置构造柱。
3、温度伸缩缝设置说明。
(注:建议房屋结构单元长度不超过规范规定。
当房屋结构单元长度超过40m时,必须说明采取加强墙体抵抗温度应力和墙体材料收缩应力影响产生裂缝的有效措施。
具体措施按照工程结构所对应的设计规范有关抗裂措施,结合本地实际技术处理经验进行设计处理。
)♦以超40m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住宅建筑(平屋面,设有保温隔热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举例说明:本工程伸缩缝间距为45m,应严格落实以下措施:(1)增大基础圈梁刚度。
(2)增大顶层及次顶层圈梁刚度。
(3)增大山墙构造柱(框架柱)刚度。
(4)在—轴至—轴之间楼屋盖设置混凝土后浇带,后浇带两边设置加强钢筋。
(5)顶层墙体加强措施:①顶层山墙按不大于3m的间距增设构造柱,顶层楼梯间墙按1.6m间距设置构造柱;②顶层设置通长C20钢筋混凝土窗台梁,断面尺寸为200x200,主筋4①12,箍筋①6@200(6)底层第一、第二开间门窗洞口两侧各一个孔洞插1①12钢筋,钢筋与基础圈梁锚固,采用Cb20砼灌实。
(7)做好屋面、楼面及墙体保温隔热措施。
4、士0.000以下的墙体设计处理说明。
(注:软化系数小于0.9的墙体材料和未经灌实的多孔砖、空心砌块不得用于士0.000以下的承重墙体。
)♦以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住宅建筑举例说明:本工程士0.000以下墙体所有孔洞均采用Cb25砼灌实。
5、砌体结构的砌筑砂浆和抹灰砂浆说明。
(1)采用专用砂浆和预拌抹灰砂浆的,应列出最低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粘结强度、收缩率、碳化系数、软化系数等指标。
(2)未注明的一般楼层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为:普通砖砌体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7.5;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不低于Ma7.5;混凝土砌块(砖)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b7.5;蒸压普通砖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s7.5。
3)水泥砂浆的最低水泥用量不小于200kg/m3。
6、女儿墙砌体必须砌筑密实,砌块强度等级为MU10砂浆强度等级为M10 女儿墙砌块材料不得米用加气混凝土砌块。
砌体女儿墙未标注构造柱时设置构造柱,柱间距不大于4m,沿构造柱设置①6@400墙体拉结筋。
构造柱竖筋锚入混凝土压顶梁(板)内一起整浇。
女儿墙直线距离每隔12m设置伸缩缝,其抹灰层每隔3 m设分格缝。
7、外墙墙体转角处沿竖向每隔400~500mn设拉结筋,数量为每120mn 墙厚不少于1根直径6mm钢筋或采用焊接钢筋网片,埋入长度从墙的转角或交接处算起,对实心墙每边不小于500mm对多孔砖墙和砌块墙不小于700mm 8墙体高度超过4m时应在墙高中部每隔2m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梁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9、填充墙与外墙相交部位设置结构柱或构造柱。
当填充墙与框架或剪力墙采用不脱开的方法时,沿柱高每隔w 500mn1配置2根直径6mm(墙厚超过240mm 时配置3根)拉结钢筋,钢筋伸入填充墙长度不小于700mm且钢筋错开截断并弯钩。
当填充墙长度超过5m或墙长大于2倍层高时,在墙体中部加设构造柱,墙体高度超过4m时在墙高中部每隔2m设置与柱连接的水平系梁,梁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10、墙体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设置后热镀锌电焊网或钢板网(网孔尺寸12.7mmx 12.7mm钢丝直径不小于0.9mm)加强,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小于200mm且不应紧贴基体。
11、强度等级超过C40的现浇混凝土墙体加密配筋间距,水平纵筋间距不大于150mm直径不小于8mm垂向钢筋间距不大于200mm且最小配筋率不小于0.2% (露天或温度、收缩应力较大部位适当提高配筋率,钢筋采用小直径密间距配置)。
12、矩形平面框架---剪力墙结构,不得在建筑物两端设置纵向剪力墙。
13、当剪力墙墙长超过8m时,设置跨高比较大的连梁将其分成长度较均匀的多个墙段,否则应加密配筋间距,水平纵筋间距不大于150mm (二)楼(屋)面板裂缝防治设计措施1、现浇混凝土楼面板最小厚度确定。
避免预埋线管过度集中布置,严禁三层及三层以上线管交错叠放。
(注:现浇混凝土楼面板最小厚度不宜小于100mm 屋面板及预埋双向交叉电线导管的楼面板不宜小于120mm)2、现浇板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
(注:现浇板混凝土强度不宜大于C30,与板同现浇的楼(屋)面梁不宜设置为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当必须大于C30时,应加强抗裂措施。
如设置施工后浇带、加配抗温度应力钢筋、采用90天混凝土强度以及对施工提出相应要求等。
3、当楼板平面过于狭长或有较大凹入或开洞时的设计处理措施:加强该部分梁板的配筋,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小于1%,纵向受拉钢筋不得搭接,并按受拉钢筋锚固长度锚入支座。
4、现浇混凝土楼(屋)面板特殊部位抗裂配筋构造处理:(1)端跨板的阳角处、内跨板跨(短边)大于 4.8m时,按图二所示加强配筋,图示钢筋含板原有的实际配筋。
(2)异形板的配筋除按计算机程序计算外,并按图三所示配置构造钢筋。
(注:建议尽量不要采用异形板,必须采用时宜优先增设暗梁进行处理。
)(3)挑檐的阳(阴)角处按图四所示配置放射钢筋。
5、屋面及建筑物两端第一开间中的现浇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大于150mm直径不小于8mm钢筋砼坡屋面面板应在内外纵横墙檐口标高处设水平拉梁。
6、在现浇板尺寸变化和预留洞口等薄弱部位易引起收缩应力集中,钢筋间距不大于150mm直径不小于6mm并在板的上表面布置纵横两个方向的温度收缩钢筋。
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面的配筋率不小于截面积的0.15%。
7、悬臂板受力筋应通过计算确定,分布筋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150mm室外悬臂板挑出长度》400mm宽度》3000mm时,板底配抗裂分布筋,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200mm8圆弧梁、支承较大跨度厚板或次梁的边梁处理措施。
(注:除验算梁的扭矩并按计算配置抗扭纵筋和箍筋外,梁的高宽比不宜超过3。
)9、建筑物长度大于40米时,应在楼板中部设置后浇带(注:一般从梁、板的1/3跨部位或从纵横相交部位或门窗洞口的连梁处通过),不得设置在变形缝部位。
后浇带宽度为700mm~1000mm板(墙)钢筋搭接长度》45d,且同一截面受力筋搭接不超过50%梁、板主筋不宜断开,使其保持一定联系性。
后浇带两边设置加强钢筋,并明确后浇带的封闭时间(注:收缩后浇带封闭时间宜为二个月且不少于45天,沉降后浇带封带时间按沉降控制要求确定,且不少于二个月)。
后浇带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膨胀剂掺量W 12%其抗渗和抗压强度等级不得低于两侧混凝土。
后浇带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净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材料,再铺30~50mn厚1:1水泥砂浆,并及时一次性浇筑混凝土。
10、明确预制板楼(屋)面的设计处理措施。
(注:①预制板楼(屋)面当板跨不大于4.2m时,板缝不小于40mm当板跨大于4.2m时,板缝不小于60mm, 板缝内采用高于预制板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捣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