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课堂教学设计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达标,信息化应用于课堂教学,迫使教师革新课堂教学观念,采取新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面对新课标和新教材,如何更好地让网络服务于教育,让资源服务于师生,一些教师感觉到课堂设计比较茫然。
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从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本文对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进行探究,促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发展。
随着信息化应用的推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在
教学观念和方式上需要进行革新和创新,面对新课程标准的新教材,教师应当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对课堂教学设计采取有效的方式,促进课堂教学的开展。
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新旧教材的内容、目标以及教学方式和策略等进行分析和比较,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有的放矢,力求有效。
一、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开展课堂教学设计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新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总体纲领,
课堂教学的新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标准进行编写。
在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
有效整合。
在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需要了解的内容在讲解的过程中需要简略一些,没有要求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学习的负担。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但需要让学生对地理知识内容进行掌握,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祖国的首都———北京》的课堂教学中,在对北京的面积、政治、历史等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选取国庆阅兵的电视视频,从 __广场的阅兵场景引导学生对我国首都的初步认识,通过与学生的谈话,使学生知道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等知识,再让学生设计导游词,让学生介绍北京的名胜,学生在介绍北京故宫、颐和园、长城等景点时,教师可以适时加以点拨,让学生在了解这些名胜的时候增加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怀,促进学生良好品质和道德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
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内容学习的兴趣,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在同一个班级中,不同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是不同的,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过
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开展差异化教学,比如在复习阶段采用班内分层的方式,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不同难度与容量的复习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信心参与到地理学习中去。
初中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身边事物喜欢观察,可塑性比较强。
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自然环境》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当将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内容有效结合,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
课前教师与学生共同制作中国地形“骨架”图,让学生对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有个初步的了解,这种师生合作的作品在课堂上也能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对我国的三大平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以及主要的山川和河流进行介绍,课下对相关的资料和图片进行搜集,在课堂中设计“介绍我的家乡”的活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对自己家乡(也就是选择的区域)进行讲解展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学习。
在教学中开展学习探究环节,利用课堂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实现新课程课堂教学目标。
同时,利用新的信息技术,如智慧教室、Pad教学等多媒体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对于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错误,应当采取鼓励式的评价,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进行解决,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三、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的地理环境以及教学设备和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地理教材内容中文字较少,一些地理知识内容比较复杂、抽象,容易混淆。
而有的学校已推广使用智慧教室以及Pad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教材内容偏少、内容不够生动的问题,但现实中农村学校条件不够,学生不能用Pad搜索相关的资料,即使有的学生有使用手机,学校也是明令禁止,因为大多数学生沉溺网络游戏,这就造成学生收集资料非常困难,而鼓励学生使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部分学生也不能上网,总之,学生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对于地理的切身感知比较少。
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校当地的地理情况进行生活化教学,创设贴近生活的真实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课堂学习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中很多知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如《北方地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校周边的地理环境进行课堂教学,课前将学校周边的自然景观、人们的生活场景、生产劳动场面拍成图片或视频,制成PPT课件,引导学生对相关的气候、地形以及农业等进行探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感受和体验。
在此过程中,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与生活环境的相关性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内容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进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四、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各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选择最佳的课堂教学方案,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和学校情况。
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进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教材进行深入了解,在教师实践中创新教学理念,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xinde/jiaoyujiaoxue/314949.html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