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麻醉科实习进修新进人员培训制度

麻醉科实习进修新进人员培训制度

麻醉科实习、进修及新进医生教学培训工作规范
一、总则
(一)教学主任职责
1负责向新入科的同学介绍科室概括及宣布实习纪律。

2根据实习大纲要求,安排实习次序及带教老师。

3每周三组织学术讲座,介绍基础理论及新进展。

4安排主任或副主任医师进行规范化示教。

5定期检查老师带教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6定期进行理论及操作考试。

7实习结束,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及考核成绩,书写评语及记分入成绩册。

8定期向科主任汇报教学工作。

(二)带教老师职责
1 介绍科室情况,要求学生遵守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2介绍科室布局,特别是药品、器械、设备的放置地点,要求学生小心使用,用毕归回原位.
3带教老师对学生的操作机会应加以限制。

所有操作如一次未成功应停止其操作;接台手术不能由学生操作;中心静脉穿刺应在全麻后进行;学生实施操作时,带教老师必须戴手套在旁指导。

学生不能实施高位(T12-1以上)及小儿硬膜外穿刺和困难气道插管。

4手术麻醉期间带教老师无特殊情况不得离开手术间,如将病人交给学生管理或学生违反操作规范造成的非技术性医疗差错事故,由带教老师负全责。

(三)学生职责
1尊敬老师,遵守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2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不应为练习操作增加患者的痛苦。

3不得擅自进行各种医疗行为,麻醉操作及用药必须在带教老师参与下进行,否则减少麻醉操作一次。

麻醉同意书、收费单及处方须带教老师签名后方有效。

4爱护麻醉设备,用毕归回原位。

麻醉结束后,负责清洁麻醉用具,整理各科麻醉记录单。

5遵守劳动纪律,严格请假制度。

半天以内由住院总医生批准,一天以上由分管教学的主任批准。

累积不得超过学校规定的假期。

二、麻醉教学计划与要求
(一)第一阶段(了解阶段)4周。

此阶段学生不做具体操作。

1了解科室各项规章制度。

熟悉各种医疗文件的记录,包括术前访视、麻醉记录、术后随访、麻醉处方等。

2熟悉临床的运转程序及其有关规定。

3了解麻醉机、监护仪的基本结构和正确使用方法。

4了解麻醉专业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第二阶段(熟悉阶段)共16周
1初步掌握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方法和全麻的管理。

完成经口明视气管插管30例。

2初步掌握低位硬膜外麻醉(T12-1以下)、腰硬联合麻醉、腰麻、骶麻的操作方法和麻醉管理。

完成椎管内麻醉20例。

3初步掌握臂丛、颈丛麻醉的操作方法及麻醉管理。

完成神经阻滞麻醉10例。

4初步掌握中心静脉穿刺技术。

完成中心静脉穿刺5例。

5此阶段将安排一次理论考试。

(三)第三阶段(提高阶段)共2周
1 在第二阶段实习训练的基础上, 初步了解危重特殊疑难病例的麻
醉管理。

2 初步了解高位硬膜外麻醉的操作方法和麻醉管理。

3 初步了解经鼻、清醒气管插管、支气管插管的方法和麻醉管理。

4 初步了解桡动脉穿刺技术。

(四)第四阶段(强化考核阶段)共2周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习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在科室工作能安排的前提下,可选择带教老师,此阶段将进行麻醉专业结束前的操作及理论的考试。

(五)经评定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三、规定掌握的专业内容
(一)麻醉药理学
1常用镇痛药、镇静药、静脉麻醉药、吸入麻醉药、局部麻醉药的主要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

2肌松药的分类、作用原理。

常用肌松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

常用肌松药拮抗剂的作用原理、不良反应,正确使用肌松药拮抗剂的指征、方法和注意事项。

3局麻药的分类。

常见局麻药的临床应用剂量、浓度及最大用量。

.
(二) 麻醉解剖学
1 气管的位置、比邻、长度、管径及气管隆突的临床意义。

左右支气管的形态差异。

2 脊柱的组成、生理弯曲,各部位棘突的体表定位。

骶管的解剖。

3 颈丛、臂丛的组成、分布。

4 颈内静脉、股静脉、桡动脉的走行、毗邻及体表定位。

(三)临床麻醉学
1ASA病情分类法。

熟悉对心、肺、肝、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状态的判断。

心功能的分级。

2全麻(包括吸入、全凭、复合麻醉)的概念、实施及深度的判断。

注意MAC、第二气体效应、BIS等概念的理解。

3全麻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4局部麻醉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特别注意局麻药中毒反应、过敏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5颈丛、臂丛麻醉的操作方法、适应症和主要并发症。

6椎管内麻醉(硬外、腰硬联合、腰麻、骶麻)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操作方法、麻醉管理、并发症及其防治。

掌握确定硬
膜外腔的方法。

7控制性降压的理论基础、适应症、禁忌症、实施方法、并发症及其防治。

8开胸后呼吸、循环生理的改变及体位对呼吸的影响。

单肺通气的方法及其对呼吸生理的影响,单肺通气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胸科常见手术病人的术前估计、术前准备、麻醉选择和管理。

9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

10脑外科手术的麻醉特点。

麻醉对脑血流和脑代谢的影响。

掌握对颅内高压预防和处理。

掌握脑外科手术麻醉前估计和准备、
麻醉选择、麻醉管理。

注意脑外伤、脑膜瘤、脑A-V畸形、脑桥肿瘤等手术麻醉处理的原则。

11 眼、耳、鼻、喉科、口腔、颌面手术麻醉的处理原则。

注意控
制性降压在耳鼻喉科手术中的应用。

12 普外科常见手术的麻醉处理原则。

13 骨科手术的麻醉特点。

14 妇科常见手术的麻醉管理。

剖宫产术的麻醉选择和麻醉管理。

注意仰卧综合症的防治,妊高症病人的麻醉注意事项,羊水栓
塞及其急救处理,麻醉药对胎儿的影响。

17 常见泌尿外科手术的麻醉原则。

注意前列腺电切术中出现水中毒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防治
18 老年病人麻醉的选择,麻醉管理原则。

19 小儿的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麻醉前用药
的选择,导管的选择及插管的深度,血容量的估计,术中输血输液量。

常用局麻药的浓度及剂量,常用全麻药的剂量。

20 严重创伤病人及饱胃病人的麻醉。

21 烧伤病人的病理生理变化、麻醉选择及管理。

22 二氧化碳气腹对机体的影响。

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原则。

23 了解几种特殊病人的麻醉处理,如糖尿病,嗜铬细胞瘤等。

24 非住院病人如无痛胃肠镜、无痛人流的麻醉特点。

(四)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1 血气分析指标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高钾血症、低钾血症、高
钠、低钠血症、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性、代谢性碱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

注意补钾与补碱的原则。

2 常用机械通气的方法。

潮气量、呼吸频率、呼吸比的设定。

PEEP
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3 失血量估计,输血原则,常见输血反应的防治。

4 病人复苏时常见并发症及防治,拔管的指征。

患者离开恢复室的标准。

5 急性肺水肿的原因、诊断和治疗。

6 心搏骤停的原因、诊断。

心肺复苏的步骤及原则。

脑复苏主要措
施。

急性心衰的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7 中心静脉、桡动脉、股动脉的穿刺方法。

(五)疼痛诊疗学
1 术后镇痛的方法、实施和注意事项。

2 了解分娩镇痛的实施。

(六)麻醉设备学
1 麻醉机的使用。

2 监护仪的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