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国际投资法习题
名词解释:
1、国际投资法:调整国际私人直接投资关系的国内法律规范和国际法律规范的总称。
2、BOT:
3、特许协议
4、国际直接投资:
填空
1.美国于1948年根据其《对外援助法》实施马歇尔援欧计划,首创国际投资担保的国内法制度____,主要针对欧洲国家的货币汇兑风险,其后转变为针对在发展中国家投资的政治风险提供担保。
2.国际投资依据投资主体的不同,可分为_____和_____。
单项选择
1.《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又称()。
A.《纽约公约》B.《巴黎公约》C.《汉城公约》D.《日内瓦公约》
2 下列哪项不是国际直接投资的方式?()
A.收购东道国原有企业B.设立独资企业C.国际贷款D.设立合营企业
2.根据《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的规定,下列哪一类国家是合格的东道国?()A.发展中国家会员国B.发达国家会员国C.所有的发展中国家D.所有的发达国家3.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是()。
A.私人专业保险公司B.政府专业保险公司C.公私合营专业保险公司D.政府机构4.在国际投资领域,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政治风险?()
A.征收险B.外汇险C.战争与内乱险D.信用风险
5.于1965年缔结的《解决国家与他国民间投资者争端公约》设立了“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
这个公约是在下列哪个机构的主持下制定的?()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C.世界银行D.国际清算银行
多项选择
1.以下哪几项关于特许协议的表述是正确的?()
A.特许协议是外国投资者在东道国进行石油开发时最早使用的一种形式。
目前,特许协议已经广泛应用到东道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及其他公用设施的开发领域
B.特许协议是指一国政府与外国私人直接投资者签署的,赋予外国私人投资者在指定期间、指定地区内以及其他规定条件下,享有专属东道国国家的某种权利,投资东道国的公用事业建设或自然资源开发等特殊经济领域的协议
C.特许协议的一方为东道国政府,另一方外国私人直接投资者。
东道国政府授予外国私人投资者在专属东道国政府投资和经营的领域内进行投资。
这些专属领域通常是东道国的基础设施、公用设施、自然资源领域
D.特许协议中东道国政府与外国投资者约定投资利润的分配方式
2.以下哪几项关于BOT投资方式的表述是正确的?()
A.BOT方式一般不适用于普通投资领域,而是适用于资金需求较大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基础设施或服务项目上。
这些项目通常规模很大,建设时间较长,投资风险大。
B.BOT投资方式涉及一系列合同,其中,特许权协议是BOT项目的基础协议。
C.BOT投资方式的项目建设资金来自项目投资者的直接投资和贷款人的间接投资,其中,直接投资所占的比例较小,大部分建设资金来自贷款。
D.特许协议期满后,特许建设项目无偿移交东道国政府所有和经营。
投资者在特许期间,对BOT项目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
3.以下关于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具有完全的法人地位,有权签订合同、取得并处理不动产和动产以及进行法律诉讼
B.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只对在发展中国家会员国境内所作的投资予以担保
C.在东道国政府同意机构就指定的承保风险予以担保之前,多边投资担保机构不得缔结任何担保合同
D.被保险人认可或负有责任的东道国政府的任何行为或疏忽,以及发生在担保合同缔结之前的东道国政府的任何行为、疏忽或其他任何事件不在保险范围之列
4.关于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与一般的商业保险制度的比较中,下列哪几项表述是正确的?()A.前者是一种政府保证或国家保证;后者是商业保证
B.前者不以营利为目的;后者以营利为目的
C.前者承保的风险主要是政治风险
D.前者为私人直接投资提供担保;后者承保范围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5.国际投资法的法律渊源有哪些?()
A.国内法B.国际投资惯例C.国际性的多边投资条约D.区域性的投资条约
判断
1.国际投资法是调整跨国私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关系的国内法律规范和国法律规范的称。
()
2.海外私人直接投资保险是一种政府保证或国家保证。
保险人是政府机构或公营公司,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以保护本国的海外私人直接投资为目的。
()
3.根据《多边投资担保公约》,东道国政府有违约行为即构成违约险。
()
4.国际投资法的主体中不包括国家。
()
简答:
1.海外投资保证制度及其特点
论述题:
1/试述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的担保业务的主要内容以及MIGA的作用
案例:
1.2001年12月甲国投资者在乙国按照乙国法律设立了一家外商独资公司A公司,2003年7月乙国政府对A公司采取了征收措施,甲国投资者与乙国因补偿金额发生争议。
假设甲乙两国均为《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和《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端的公约》的缔约国,根据该两公约,请问:
(1)遵循一定的程序,A公司能否向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申请投保征收或类似措施保险?
(2)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承保的政治风险由哪几种?
(3)如果乙国政府和甲国投资者同意,A公司能否请求“解决投资争端的国际中心”解决该争端?
(4)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在向投保人赔付后,能否向甲国政府代位求偿?
1.答案要点:(1)遵循一定的程序,A公司有资格事先向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申请投保征收或类似措施险;
(2)《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于1985年10月11日缔结于韩国汉城,1988年4月12 日生效,依此公约成立的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是世界银行集团的第五个新增成员,直接承保成员国私人投资者在向发展中国家成员投资时可能遭遇的各种政治风险。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承保四种政治风险:货币汇兑险、征收和类似措施险、战争内乱险和政府违约险;
(3)如甲国投资者、A公司和乙国政府同意,A公司可以请求“解决投资争端的国际中
心”解决该争端;
(4)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在向投保人赔付后,应向东道国乙国政府代位求偿,而不是甲国。
解题思路:对于前来投保的跨国投资者,多边投资担保机构要求必须是具备东道国以外的会员国国籍的自然人;或在东道国以外一会员国注册并设有主要营业点的法人,或其多数股东为东道国以外一个或几个会员国所有或其国民所有的法人。
此外,只要东道国同意,且用于投资的资本来自东道国境外,则根据投资者和东道国的联合申请,经多边投资担保机构董事会特别多数票通过,还可将合格投资者扩大到东道国的自然人、在东道国注册的法人以及其多数资本为东道国国民所有的法人。
所以说,遵循一定的程序,A公司有资格事先向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申请投保征收或类似措施险;
《解决国家和他国国民间投资争端公约》的目的是成立一个“解决投资争端的国际中心”,作为世界银行的一个下属独立机构,为各缔约国和其他国国民之间的投资争端的解决提供调解或仲裁的便利。
中心管辖的条件有三:(1)主体方面:受理的争端限于一缔约国政府(东道国)与另一缔约国国民(外国投资者)的争端;但是,在争端双方均同意的情况下,也受理东道国和受外国投资者控制的东道国法人之间的争端;(2)争端性质方面:受理的争端必须是直接因国际投资而引起的法律争端;(3)主观条件方面:需要争端双方出具同意中心管辖的书面文件。
根据《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第18条“代位”第1款的规定:“在对被保险人支付或同意支付赔偿后,本机构应代位取得被保险人对东道国和其他债务人所拥有的有关承保投资的权利或索赔权。
担保条款应包括关于代位的条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