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呼伦贝尔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质量分析呼伦贝尔市教育研修学院初中教研室李春婷2013 年的中考已经结束,为了使老师们能及时了解和掌握2013 年全市中考历史质量状况,更好地开展今后的历史教学工作,促进我市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我把2013 年中考历史学科的具体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汇报:一、命题依据以国家教育部2001 年制定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考试说明及教材为依据,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实际命题。
二、试卷特点:1、注重基础,从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对学生进行知识与能力的考查。
(1)识记层次的考查。
这是初中历史课程最基本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写出或说出历史内容的基本史实。
试卷紧紧围绕课标,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历史知识识记能力的考查,如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16 题第1 问)、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大决策及历史意义(17 题第1 问)、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17 题第3 问)、一战及一战后的世界格局的考查(第18 题)等。
(2)理解与运用层次的考查。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能从不同角度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注重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综合、概括、分析、运用能力的考查。
如第10 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第16 题第2 问“材料二‘金沙水拍云崖暖'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军事意义”、第18 题第2、3 问关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与中国的关系等。
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对历史地图的判读等基本技能的考查。
(如第16 题第1问关于会议召开地点的问题)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命题人侧重了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水平:如考查识记水平的试题达到43 分,占比在70% 以上。
2、考点集中,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课标》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如何在这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中对学生进行考查,命题人紧紧围绕课标和教材,结合近几年呼伦贝尔市中考历史试题,突出了对主干历史知识的考查,如: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第5 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史(第6、7、8 题)、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第10 、11 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13 、14 题)、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长征(第16 题)、十一届三中全会(17 题第1 问)、一战及一战后的世界格局(第18 题)等.侧重考查了革命与战争的主题内容。
本套试卷选择题部分涉及到战争及相关内容的有10 个小题,占比67% ,非选择题部分涉及该主题的有2 个,占比70% ,如抗日战争主题的有6、7、8 三个题,资产阶级革命的有10、11 两个题,二战的有2 题,长征、一战等。
3、关注对中国古代史的考查中国古代史今年第一次纳入我市的中考考试范围,今年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注重考查对中国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事件。
第1 题考查著名的思想家墨子,第2 题考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第3 题考查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赤壁之战,第4 题考查蒙古民族的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成吉思汗。
4、注重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
1 )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
(如第1 题考察墨子的主要思想)(2)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考查。
培养学生树立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如第16 题第3 小问关于长征精神的考查)(3 )对世界历史上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这一历史发展趋势的考查。
(第10 、11 题)(4)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如第17 题第2 问)(5)培养学生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树立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如对二战史(13 、14 题)、欧共体和欧盟(15 题)、一战及战后格局的考查(18 题)。
5、注重对时事热点和周年问题的考查。
如1933 年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第13 题),欧盟成立20 周年(第15 题)等。
三、试题分析:1 、通过下面示意图,可以看出本次学业考试考试内容及比例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中国古代史15% —中国近现代史40% —世界近现代史45% ),中国史占比首次超过世界史占比。
题型延续了2012 年题型,分别是1-15 为选择题,16-18 题为材料解析题,18 题为综合题。
从各题难度系数看,难易比例与考试说明的要求略有出入,容易题占比较少,中等题占比较多,较难题占比稍高。
(由于非选择题没有各小题的难度系数统计,只能以非选择题的整体难度系数做数据,会和实际数据有一定差距)历史试卷整卷难度系数是 0.55 。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本次历史试题 (A 卷)各题的难 度系数从 0.29 — 0.91 不等: 0.29-0.40 (较难题)的比例占比21.7% ,0.40-0.70 (中 档题)的比例占比 51.7% ,容易题的比例占比 26.7% 。
(A 卷)选择题部分整体难度系数是 0.46 ,均分是 14 分。
中国史难度系数是 0.50 , 古代史为 0.54 ,近现代史为 0.59 ;世界史难度系数 0.39 ,近代史为 0.40 ,现代史为 0.38 。
数据说明: 对于学生来说,世界史难于中国史。
试题的区分度除 4 、5 小题,其余都达到了 0.5 以上,具有很好的区分度 ,有2、试题难度、区分度与标准利于高中招生选拔。
从标准差来看,选择题因为分值低(2 分),标准差也较小,从0.54-1 ,说明学生在选择题得分上差异不大,也就是说学生对知识的再认水平差异不大。
非选择题分值增大(每题6 分—9 分),标准差也增大,介于2.06-2.76 之间,说明学生在此部分试题的得分上差异较大,进一步说明学生在阅读理解、提炼信息、构建联系、知识再现、分析说明、文字表达等方面的思维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但也有利于优秀生的遴选。
四、从得分数据统计,看学生答卷情况。
1. 学生答卷情况具体分析:(见下表)从课标要求和考查内容及形式来看试题题目,有些试题几乎是不能构成难度题的,为什么实测结果却变成了难度题(如6/9/10/14/17 题),为什么选择题只有一半试题的难度系数达到了0.7 以上呢?从对试题的分析来看,更多的因素是来自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2013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考査内容与学生答卷情况分析考含内客杯海差老査目标及典型错误选项11 1216 合计古代JRlB家及盟翅主张一眾子秦《1 的βδft∙l奠定二国处立周Af的战役赤樂之战成吉思汗的功细-统一裁占中E笫一个农村抿振堆井冈山中共和半解决旳安字受的主耍KItM卢沟桥事吏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主动由击曰军的一次总大规棋的战役收冋港澳主权的Λ*Λ1SW英u*蛾霜獄儡酿产标这三次苇命的共同点工业草命的盘大血就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嫩形成苏弟战场的因欧国家经济共同体长征(课标,讲注故爭、体会、认识〉战及故后的国际关系搐局(课标* T解卿个条約的内容)0.660. Oo0.910.490. 720. 760.420.830.030.720.710.640.290.530. 44O.bb0. 89I0. 650. 710. 670.970. S30.60s~ I 7 1〒亠…小~5 •"0.9o 丐Q冋an雅∙ΛJ%ι≡∙ e.∙冃I逮联系、恺岀结论氐力AB0.89 I考査学生的识记水平和能力A0.61 I考杳学生的识记水平和能力B0.66 I考衣学生的识记水平和能力B1 I分析阂果联崇,得出结论C0.90 I考査学生的识记水平和能力A7p. So I专査学生的识记水平和能力A0.99 L分析说明A4O540.380.32僦右理棉与分析说明A25730. 910・7匸」比较异冋.得出结论B0.95 考査学生的识记水〒制能力Bo.9θI考査学生的识记水平和能力C0.93 I老査学生的识记水平和能力CA0. 912.062.312.680. 24考査学生的识记水平和陡力t茅直学生的识记水平和施力⅛SM⅛理解、≡ft(S息、恂it联系.徇岀结论紇力I夸査学生的识记水平和能力考査学生的识记水平和駝力I分析说明考去学主的识记水平和能力评价、分析与说明以考杳学生偵记水平・尤其是如识再现能力为主∙ΛZ>fi 的高级老维水干考吉。
2、典型错题及原因分析3、学生答卷中的问题归因分析五、从考试成绩数据统计,看历史学科教学质量1 、从不同分数区间人数分布看学生差异通过不同区间人数分布统计图,可以看出历史学科优秀率较低( 6.7% ),低分率较高( 16.5% ),及格率偏低,通过柱形图显示说明好中差学生比例接近,学生间的差 异偏大。
低分组学生占比,林区组和牧区组学生差异较小,学生水平比较接近,牧区组的高分学 生比例明显高于林区组,林区组尖子生较少2、从不同地区学生人数分布看区域间学生上图显示城市组与农区组学生差异较大,各分数区间人数比例差值较大,尤其是高上面统计图显示:城市组:高分学生人数占比大,低分人数占比小,呈现的是负偏态分布。
说明试题对城市组学生难度偏低,试题可以将成绩较差的学生和中等程度的学生区别开,但不利于将中等程度的学生和优秀的学生区分开。
同时也可以说明城市组教育环境较好,整体教学质量较高。
农区组:高分学生少,低分学生占比高,呈现的是正偏态分布。
说明试题难度偏高,对于此组,试题可以将优秀生和中等程度的学生区别开,但不利于将中等程度和成绩较差的学生区别开。
也可以说明农区组教育环境和整体教学质量有待提升城市组和农区组两组得分分布情况相反。
牧区组:中上学生和中下学生占比高,呈现的是平缓的双峰分布,说明略有分化的现象。
对于此组,试题可以区别中等程度的学生,但不利于区别出成绩优秀和较差的学生。
林区组:优秀生占比稍低,中上学生人数占比高,低分人数占比略低,差值不大,呈现的是平坡型负偏态分布。
说明试题中等难度的项目较多,梯度偏小,不能将不同程度的学生区分开,分数分布比较集中。
也能说明区域内部学生程度比较接近,相对比较均衡。
3、从旗市、地区历史“四率”看学科教育均衡发展“四率”统计图显示,除莫旗和新右旗,各旗市的四率折线图走势基本一致,及格 率高,优秀率也高,低分率低。
从此折线图高低不同的走势中还可以看出,城市化集中 的海拉尔区“四率”指标明显优于其他地区,遥遥领先;满洲里、鄂温克、牙克石始终 保持在前列。
也有部分旗市区学生合格率低、低分率高,两极分化比较严重。
区域间“三率”统计图更形象直观地反映出我市历史学科区域间教育发展的不均 衡,城市组的“三率”基本达成考试命题的目标要求,好于其他三组的数据。
农区组的 “三率”指标明显呈现“两低一高”态势,优秀率、及格率低,低分率高,说明农村教 育形势还是比较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