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检验标准1.目的为规范、正确指导低压成套开关设备过程检验和出厂检验的完整性及准确性,特制订本标准。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户内正常使用的,额定电压为交流不超过1000V、频率不超过1000Hz和额定电压为直流不超过1500V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过程检验及出厂检验。
3.定义A 电气间隙:不同电位的两个导电部件间最短的空间直线距离。
B 爬电距离:不同电位的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C 额定工作电压:在规定条件下,保证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值。
对于多相电路,系指相间电压。
D 额定绝缘电压:在规定条件下,用来度量电器及其部件的不同电位部分的绝缘强度、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名义电压值。
任何一条电路的最大额定工作电压不允许超过其额定绝缘电压。
任一电路的工作电压,即使在暂时,也不得超过其额定绝缘电压的110%。
E 额定分散系数:是指成套设备中或成套设备一个部分中(例如一个柜架单元或框架单元)有若干主电路,在任一时刻所有主电路通过的电流最大值的总和与该成套设备的选定部分的所有主电路额定电流总和的比值。
F 额定短时耐受电流(Icw):成套设备中一条电路的额定短时耐受电流是指由制造商给出的,该电路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能安全承载的短时耐受电流方均根值。
除非制造商另外规定,该时间为1S。
G 额定峰值耐受电流(Ipk):成套设备中一条电路的额定峰值耐受电流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制造商规定此电路能够圆满承受的峰值电流。
4.引用标准GB7251.1,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T15576 《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GB/T26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线颜色》JB/T9661 《低压抽出式成套开关设备》GB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识》5. 检验项目5.1 结构外观检查:5.1.1 柜体外形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若三处超差或其中任一尺寸的偏差超迂允许偏差的1倍时,则判定为不合格,测量工具选用在检定有效期内的精密游标卡卷尺。
(mm)表差偏寸尺形外:1表.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检验标准5.1.2 装置的强度与钢度应符合正常吊装、运输及正常工作的操作与电器动作等的要求,且应在短路故障情况下满足动/热稳定性的要求。
5.1.3 组装结构应连接牢固,用以连接的紧固件应拧紧,无打滑现象,并有防松措施,紧固螺钉应露出螺母2-5螺距,最多不超过8螺距。
5.1.4 装置上的门应能灵活启闭,开启的角度不应小于90 0,但不宜过大,启闭过程不得损坏涂层,且不应有明显的抖动;门锁上后移动量不大于2mm,对并列使用的装置任一门的启闭亦应符合上述要求。
门的铰链应该是金属的,铰链的轴和套管应牢固地固定在门及外壳上,紧固点一般不少于2点,如有定位点则可采用一点紧固。
5.1.5 装置中的焊接应牢固,焊缝应光洁均匀/无焊穿/裂纹/咬边/溅渣/气孔等,焊药皮应除净,金属结构件的表面应有防锈涂层或镀层,紧固件应镀锌。
5.1.6 装置外表面的喷涂层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不应有皱纹(皱纹漆除外)/针孔,气泡/杂质/透底色等缺陷,色泽应均匀,在阳光不直接照射下,距离l.Om处目测时,同批装置不应有明显的色差,电镀件的镀层不应有起皮/脱落/发黑/生锈等缺陷。
5.1.7 门与门及门与壳体之间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面不得有明显的痕迹/凹凸。
测量工具选用在检定有效期内塞规/钢卷尺/游标卡尺,当发现超过允许偏差,但不超过偏差的1倍时,且不影响外观时,判定装置为合格,当其中任一处的偏差超过允许偏差的1倍时,应为不合格。
表2:装置门缝允许偏差(mm)5.1.8 装置外壳的防护等级应符合技术协议的规定,且不得低于IP30。
对于无附加防护设施的户外成套设备,第二位特征数字应至少为3。
防护等级具体要求见表3规定。
表3:装置外壳的防护等级: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检验标准每台装置均应有铭牌。
5.1.9装置铭牌内容为:5.1.9.1 制造厂厂名、商标AB 产品名称或型号C 生产日期D 出厂编号E 符合标准代号额定频率FG 额定工作电压H 水平母线额定电流(配电箱为额定电流)1sI 额定短时耐受电流(有效值)(配电箱不适用)额定峰值耐受电流(配电箱不适用)J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检验标准5.2 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5.2.1 主母线及配电母线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不小于20mm。
A 下述情况下允许降低电气间隙要求,但最低不能小于15mm:A)由于产品结构的限制不能达到20mm时;b)由于加工、装配或开关的自然误差使实际的电气间隙达不到20mm时。
B 当采用包扎绝缘时,电气间隙应不小于8mm。
5.2.2 当主电路电器(如万能式断路器)进出线端子之间的间距小于20mm时,连接到这些端子上的分支线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可按端子间的间距确定;当母线连接件中某部分间距小于20mm时可采用包扎绝缘来减少间隙,但不得小于8mm;当采用绝缘母线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可适当减小,但不得小于8mm。
如果在不同极性的裸露带电部件之间或裸露带电部件与接地金属件之间加入了绝缘的金属,例如螺钉/垫圈等,均被看作是间隙的减少。
5.2.3 功能单元中带电部件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表4中的规定。
表4: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电气间隙(mm) 爬电距离(mm) Ui(V)额定绝缘电压63A及以下大于63A及以下大于63A63A60 ≤Ui5 3 5 38 60<Ui5 6 ≤300 612690300< Ui≤101085.2.4装置内电器元件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该电器元件的相关规定,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也应保证其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5.3 绝缘电阻测量5.3.1 单台装置未对外接线或断开其对外接线的情况下,测试其绝缘电阻,作为介电强度试验前后的辅助判别。
绝缘电阻测试部位应符合下列规定:A 主电路带电部件与地(框架)之间。
B 主电路各相之间。
C 辅助电路与地(框架)、其他电路、主电路之间。
注:1)试验时,成套设备的所有电气器件都应连接起来,除非根据有关规定应施加较低试验电压的器件以及某些消耗电流的器件(如线圈、测量仪器),对这些电器施加试验电压后将会引起电流的流动,则应当断开。
此类电器应在其中一个接线端上断开,除非它被设计为不能耐受试验电压时,才能将所有接线端子都断开。
2) 安装在带电部件和裸露导电部件之间的抗干扰电容器不应断开,此电容器应能够耐受试验电压。
5.3.2 绝缘电阻测试所采用兆欧表或绝缘电阻测试仪的电压等级额定绝缘电压Ui兆欧表的电压等级250V 60V Ui≤500v 60V< Ui<690V1000V690V< Ui<lOOOV5.3.3 绝缘电阻测试应在产品正常贮存、无明显受潮、并清除杂物后的正常状态下进行。
VΩ/1000绝缘电阻不应小于5.3.4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检验标准5.4 介电强度试验5.4.1 介电强度试猃在未对外接线的单台产品中进行,其试验部位与试验接线应符合本程序5.3.1的规定。
5.4.2 主回路及与主回路直接连接的辅助回路介电强度试验电压(工频交流有效值)按5.1-1所示,若为电容柜,则按表5.1-2所示的电压;不与主电路连接的辅助电路试验电压按表5.2规定。
如果安装在电路中的元件按照其标准用较低的试验电压进行了出厂试验,那么介电强度试验电压也应采用上述较低的电压值,但不得低于两倍的额定绝缘电压。
对于由额定值不超过16A短路保护器件保护的和预先已以辅助电路额定电压进行电气操作试验的辅助电路不需要进行该试验。
5.4.3 用绝缘材料制造的外壳,还应进行一次补充的介电试验。
在外壳的外面包复一层能覆盖所有的开孔和接缝的金属箔,试验电压则施加于这层金属箔和外壳内靠近开孔和接缝的相互连接的带电部件以及裸导电部件之间。
对于这种补充试验,其试验电压应等于表5.1-1中规定数的1.5倍。
5.4.4 用绝缘材料制造或覆盖的外部操作手柄,介电试验是在带电部件和用金属箔裹缠整个表面的手柄之间施加表5.1-1规定的1.5倍试验电压值。
进行该试验时,框架不应当接地,也不能同其他电路相连接。
表5.1-1额定绝缘电压Ui试验电压1000V ≤60V Ui 2000V 300V 60V< Ui≤2500V 300V< Ui≤690V 3000V 800V690V< Ui≤3500V≤lOOOV 800V< Ui表5.2试验电压额定绝缘电压Ui250V 12V Ui≤500V 12V< Ui60V≤2Ui+lOOOV Ui> 60V 1500V最低5.1-2(电容柜介电强度选择标准)表试验电压值(有效值)额定绝缘电压Ui1000V ≤60VUi2000V 60V<Ui≤300V2500V ≤660V 300V<Ui3000V 660V<Ui≤800V3500V1000V≤800V<Ui低压成套开关设备检验标准5.4.3 介电强度试验电压的施加时间为l.Os试验电压为正弦波,其频率在45Hz至62Hz之间,交流电源的容量应不小于500V A以使在出现各种漏电电流的情况下仍能维持试验电压。
试验时应无闪络或绝缘击穿。
5.4.4 如果被试设备是包括在已预先经受过介电试验的主电路或辅助电路之中,试验电压则可以减至表5.1-1、5.1-2和表5.2所给出值的85%。
5.4.5 对于交流标称对地电压不超过300V,输入总负载电流不超过250A,每个短路保护器件的额定电流不超过125A的配电箱,不要求在仅有母线或预制主回路接线上进行介电强度试验,也不要求在简单的结构上进行介电强度试验。
5.5 开关器件/元件及其安装5.5.1 开关器件和元件应符合有关国家或国际标准(强制认证的元器件应有认证标志)。
5.5.2 开关器件和元件的额定电压(额定绝缘电压、额走冲击耐受电压等)、额定电流、使用寿命、接通和分断能力、短路耐受强度等应适合于成套设备外形设计的特殊用途(如开启式和封闭式)。
5.5.3 开关电器和元件的协调,如,电机起动器和短路保护器件的协调,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
5.5.4 装置中的指示灯与按钮的颜色及其含义应符合GB/T2682的规定,详见表6与表7。
5.5.5 测量互感器、测量表(计)、变送器的精度等级应符合图纸及客户的具体规定。
5.5.6 开关器件和元件(包括端子)的布置应同时兼顾到工艺上的整齐美观、便于客户接线、便于维修以及元器件本身的要求(使用条件、飞弧距离等)等;当元件之间留有规定的飞弧距离时,飞弧区内不同相或极的裸露带电导体之间应加隔弧板或在裸露带电导体上包扎阻燃绝缘材料,并应留有维修拆卸空间;对有防震要求者应采取减震措施。
安装应牢固,但不得使元件受到额外应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