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测评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二、简答题(共18分)
16. ①辽(1分)②赵匡胤(1分)③女真(1分)
④定国号为元,定都大都;统一全国;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下令开凿新运河,还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等。
(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17. (1)图一:文成公主入藏,嫁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许多书籍和粮食种子,还带去大批手工工匠等;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图二:岳飞率领“岳家军”英勇抵抗金军的入侵,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岳飞训练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战斗力强;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等。
评分说明:分别答出一点事迹得2分,共4分。
方式:和平(1分)战争(1分)
(2)元朝实行行省制度(2分)清朝:确立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等。
(2分)
(3)元朝:在西藏设宣政院,西藏正式归属中央管辖;(2分)清朝: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2分)
三、材料解析题(共32分)
18.(1)经济的繁荣;安定的社会环境;开放的对外政策;领先世界的科技文化;发达的对外交通路线等。
评分说明:答出上述任意一点得2分,共4分。
(2)宋朝对外贸易繁盛,贸易范围广;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立了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宋代制瓷业发达;瓷器是宋朝海外贸易中的主要商品等。
评分说明:答出符合上述意思言之有理的任意一点得2分,共4分。
(3)特点:次数多,到达范围广;对外友好交往等。
(2分)影响: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2分)
(4)明朝中期以前,和平交往为主,明朝中期后,开始遭受外来侵略;或和平交往转向暴力冲突等。
评分说明:答出上述任意一点得2分。
19.(1)唐玄宗(2分)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2分)
(2)现象:经济重心南移。
(2分) 原因:北人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和劳动力;南方社会安定,战乱较少;南方优越的自然环境;南宋政府的重视等。
评分说明:答出上述任意一点原因得2分,共4分。
(3)表现: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人口占世界总人口三分之一。
(2分)
原因: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官场腐败;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对外政策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评分说明:答出上述任意一点原因得2分,共4分。
(4)国家重视经济,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保守、封闭与世界隔绝,必然导致落后;政府恰当的经济政策是保证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等。
评分说明:答出言之有理的任意一点得2分。
四、探究题(共20分)
20.(1)示例:造纸术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加速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印刷术的出现,促进印刷技术的发展,使知识的传播更加便捷,促进了人类文化、科学、艺术的巨大进步;传入欧洲,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便利了文化的传播;火药和火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成为新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的有力武器,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推动了航海业的大发展,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创造了条件等。
评分说明:任选一项成就答出言之有理的任意一点影响得2分,共4分。
(2)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的标志是:隋炀帝创立进士科。
(2分)
武则天完善科举制度的措施:首创武举。
(2分)
明朝选拔官吏的考试方式:八股取士。
(2分)
(3)科举制度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巨大,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随着后期这一制度的僵化,科举制度阻碍了社会进步,有其消极的一面。
(2分)积极:科举制度改革了用人制度,否定特权,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使得有才识的寒门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如:唐玄宗时期,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三分之二。
科举制也促进了教育事业、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唐诗的繁荣等。
消极:科举制度用一把尺子衡量天下士子,湮没了许多有特殊才能的人,比如科举不第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等;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扼杀了知识分子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等。
评分说明:表明观点得2分,能从正反两方面,答出任意一点史实并说明各得2分,共6分。
(4)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创新;科技的推动;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战争的扩张等。
评分说明:答出言之有理的任意一点得2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