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广告谈判销售综合技巧广告业务技巧一、大得体,不卑不亢。
跟我们打交道的人,层次都比较高,都是一些老板、经理、董事长,我们不要认为自己是个小人物,或者认为自己只是个拉业务、拉赞助的人,心里就没有底气,。
因为你是代表一个组织,一个单位,一个公司去办事,你要维护你公司的形象,你要有一种自信。
你越是拘谨,你就越没戏,别人越看不起你。
一进门你就要定好基调,我发现,如果你这个调子没有定好,你到后面就会很被动。
比如你一开始太尊重他,一味地捧他,他就会跳尾巴,反而适得其反;还比如,别人给你倒开水,你应该有礼节地说:!就行了,不要太客气,不要这样:好好好,,!点头哈腰,反复说,给人一副奴才相,这样跌了自己的身份,别人也看不起你。
还举个例子,你到外地去谈项目,别人看你是代表某某部门来的,别人就对你很尊重,当然他并不知道你吃几碗饭的,别人请你上坐,把你当作重要贵宾,这个时候你要作得住身价,不要没有见过世面。
你最多来个礼节上的动作:请!然后大大地坐上去,不要太客气,推来推去,你越推,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慢慢地别人就低看你,就不会把你当回事了。
这一切被动的局面都是你自己造成的,你一定要引起注意。
你要大大去跟对打交道,你越是卑弓卑膝,低三下四,好象求别人似地,别人越看不起你,你越是大自然,保持尊,别人就越看得起你,把你当人看。
这一刹那的功夫,要靠你平时修练。
二、说一套扣人心弦的话术第一次见面时,人往往会用一种审视的眼光来看你、来判断你。
在场面上,一般我们只要几个来回就可以基本摸清对的底细,知道对的斤两,就知道他是吃几碗饭的。
人一开始,他是先看你穿,然后再听你说。
你穿得很好,他对你印象也很好,你说得好,他对你的印象就会更好。
如果你穿得很好,但说得很臭,他就会立即改变对你的看法,你下面的谈判就会很麻烦。
就象一个小姐,你开始不认识她,每次在路上碰到她的时候,你看到她人长得很好,穿得也很漂亮,你对她的感觉很好。
但有一天,她一开口,你就改变了对她的看法,你想:怎么这样的素质?一点修养都没有。
她不开口还好,一开口她的形象就破坏了,你就会马上改变了对她的看法,马上就会产生不好的印象。
你就对她再也没有什么感觉了,你就会觉得她的这个长相,这套衣服,是对美的一种亵渎,所以,开场白一定要说好。
你开始的三五句话,必须让对产生好印象,必须让对高兴,必须抓住对,让对产生兴趣,打动对。
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你就要停下来,好好地斟酌一下,让你所说的话,动听动听再动听,精炼精炼再精炼。
你的话不能打动对,重要的一条就是废话太多。
什么叫做废话太多?就是你所说的,不是对想听的。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解决的法,就是在最短的时间,掌握一套最有力的说词。
怎么说好这套话术呢?首先,以寒喧、赞美作为铺垫演戏之前,都要先敲一阵子锣鼓,再开场;你说一个事,办一个事,一般也都要有个过渡和铺垫。
比说,你要老做一个事,你总要先说点别的什么。
老,你最近在忙什么哪?身体怎么样?你这根领带很漂亮等等。
说完这个铺垫之后,你再说:老,我给说个事,什么什么。
这样过渡一下,老接受起来就容易自然多了。
同样,你一到别人那里,也应该有个过渡,如果你一进门,马上就说正事,人家神都没有缓过来,摸不清你的东南西北,你就滔滔不绝地说一大通,这样效果肯定不好。
开场白怎么说?就是以寒喧赞美你为铺垫。
寒喧、赞美的体裁可结合现场环境、他本人的特点(穿着,工作)或他和企业的某个事件来展开。
(某次讲话、他的一本书等等)铺垫的话不能太多,一般三两句就可以了。
比如,你这个办公室真是气派,很有品味你这件衣服很好看,大概要几千块上次在学习型大会上,我听了你的发言,你讲得真棒,......上次电视台播了你们公司的事迹,我对你公司非常佩服......你是东北人吧,听你口音是东北人吧,我也是......看你架势,好象老总以前当过兵,我曾经也在某某兵团......等等寒喧不是目的,主要是缓和气氛,拉近彼此心里的距离,解除对的警戒心理,为下面的谈判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充分展示卖点亮点,给对造梦。
你今天跟他谈的目的,就是要把你这个项目的卖点、亮点,充分地展示出来,就是要把你这个项目卖点亮点讲好、讲深、讲透、讲足、讲活,你不仅要告诉他:你目前从这个项目能得到什么好处和利益。
你还要给他造梦,告诉他未来的利益,让他看到这个项目的后续资源。
比如说,今天你在我们这里做了一次广告,不光是我们的客户,还是我们的朋友、联谊单位。
今后你单位上有什么事,需要我们新闻媒体支持,我们也会在所不辞,大力支持。
我们新闻单位上上下下、面面的朋友很多,说不定哪天有需要的时候。
对一想:也是。
今后,你们有什么活动,我们也会大力支持,支持都是相互的。
我们不是一锤子买卖。
合作,今天才是开始。
大家眼光都要放远一点。
在展示的时候,要注意这么几点:一是,要尽量利用现代化设备展示。
比如电脑、vcd、投影、动画等,这样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可以省去很多的话。
同时,客户也可以充分调动各种器官加深理解,加深印象,效果很好。
二是,在对看的时候,我们不要多说话,要让对认真地看。
当他看得差不多的时候,你可以适当地加以点拨。
有的业务员不注意,当客户在看的时候,他在旁边唠唠叨叨说个不停,吵得半死,不知道是听你说,还是让他看,搅得别人心里很烦,根本看不下去,效果当然也很差。
三是,展示的时候要有层次感,卖点要一个一个讲,资料要一层层地拿,要层层递进,象剥笋一样,不要一下子把资料全端出来。
因为资料太多,客户就不会看得很认真,抓不住要点。
你要讲完一段,就拿出一些资料作为佐证,或者加以说明,这样做有理有据,对也会很清楚明白。
四是,当你介绍完卖点之后,你要给对讲一些关于感情和个人关心的问题。
你可以这样说:我这个人是最重感情讲义气的,都是按市场规则来操作的。
凡是跟我们打交道的人,都不会让对吃亏,没有你,就没有我,有我就有你,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如果一个人私心太重,只考虑自己,或碰到什么事情,就溜边,或不顾及对,我最讨厌跟你这种人打交道。
......在你的启发下,对也会慢慢地打开自己的心扉,表露自己的思想,当你们进入感情世界之后,再谈你们的事,这样就比较好谈了。
当然,我们希望按理出牌,按真正的市场游戏规则来操作,但是在当今的社会上,很多人并不按游戏规则来办事,我们只能随行就市。
就好象挤公共汽车一样,别人都不按秩序排队,你一个人排队就挤不上汽车。
我们希望这样不规则的现象早点消失。
有时除了做业务,对对的个人家庭面的事情,也要表示关心,不然的话,别人会认为你眼里只有利益,生意,除此之外没有人情,没有友谊,太势利了,别人就不愿意跟你打交道。
有一个老总跟我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个业务员,到一个他公司去拉广告,这家公司是他的老客户。
当他走进老总办公室时,这位老总显得非常地高兴,热情地招呼这个业务员坐下来,兴致勃勃地说:我告诉你,我女儿考取大学了。
这个业务员只是平淡地点点头,哦两声,接着就说:我们那个广告的事怎么样了?对非常反感,说:不做了!下次你别来了。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业务员眼睛里只有,只有业务,让人家看到太不势利了,太功利了。
这时你应该怎样做?你应该表现出和他同样的喜悦:祝贺你,祝贺你!你女儿真聪明,你现在可以轻松一下了。
随后,你还可以买些礼物送到他府上去。
如果你这样做,对会有什么反映?肯定会很高兴,如果你再谈业务上的事,肯定会很顺利。
当看到对有心事,不高兴,或者家里出了事的时候,你也同样要表示关心,对他进行安慰,千万不要再提业务上的事情,不然别人说你不懂事,下次就不会再理你了。
这时候,你宁愿下次再跑一趟。
★★★★★成交凌驾一切--如签约(订单、广告、赞助)一、如捕捉签约信号在面谈时,我们不要只顾谈,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密切注视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有情况立即行动。
有一门课程叫做非语言交流。
什么叫非语言交流?就是肢体语言(动作语言)。
大家可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他一句话都没说,但他一个皱眉、一个抽烟、一个耸肩、翘个二郎腿,都在向你传达一个信息。
还有这样(作个动作。
双手抱肩、点头,嗯)他对这个项目到底认可不认可,他没有直接说,实际上,他已经向你传达了一个成交的信号,已经告诉你了,但我们有的朋友,就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
都是在向你发出一个信息,甚至是成交的信息。
如果你没有注意到,如果你没有引起警觉,如果你没有抓住机会,你就会贻误战机,让机会白白流失。
当年毛主席请美国作家斯诺参加建国大典。
这实际上就是向美国人表达一个信息:毛泽东非常关注中美关系问题。
然后,总理亲自批示,美国乒乓球访问中国,以小球带动大球,毛泽东亲自接见乒乓球队员,后来,尼克松访华,就产生了中美联合公报。
这就是中国向美国发出信息,不一定非要说:我们建交吧。
在面谈中,一旦觉察客户有成交的征兆,就应该立即抓住机会签单。
那么,客户出现了哪些征兆,就说明他可以签单成交呢?(一)询问容:(展示)客户有意深入了解具体的细节;询问交易中的期限、价格及付款式;一旦确认后所能享受的利益以及服务的保证;其他客户合作的情况;同意你的说明和总结(二)动作表情:反复阅读文件和说明书;认真观看有关的视听资料,并点头称是;突然沉默或沉思,眼神和表情变得肃,或表示好感,或笑容满面;主动请出有决定权的负责人,或主动给你介绍其他部门的负责人;突然发烟,或跟你倒开水,变得热情起来。
当有以上信号发生的时候,业务员要立即抓住这个良机,勇敢地果断地去试探缔结,引导客户签单。
二、如踢好临门一脚美国有个将军,叫麦克阿瑟,他曾经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战争的目的就是赢得胜利。
同样,我们做订阅、拉广告、搞赞助,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成交,为了签单。
可以说成交,凌驾于一切之上。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一刻的来临。
大家都看过踢足球,在运动场上,运动员们经过发球、传球、铲球、过人,过关斩将,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什么?射门!进球!球,终于传到了对的禁区,终于找到了最佳的射门时机,这时,如果你犹犹豫豫,如果你不立即采取行动,准确地把球踢进去,那么,机会稍纵即逝,后面的人眼看着就冲了过来,阵势马上就发生了变化--你错过了最佳时机。
结果,前功尽弃,要进球就必须从头再来。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时机抓准了,但是因为你脚上的功夫不行,结果球给射偏了,这样也会出现功亏一篑的局面。
同样,有的业务员,尽管他前面的邀约、介绍、沟通都做得比较好,但就是不会踢这临门一脚,往往机会来了的时候,他总在那里兜圈子,总没有这个勇气说出来,总感到不好意思开口,几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结果一犹豫,机会就过去了,这个时候,又后悔起来,责怪自己怎么不立即签单,接着又组织新的一轮进攻,过了一会,又来了一个机会,又不敢开口,就这样又错了一个机会,这个时候又后悔起来,怪自己怎么又没有把握机会,这个时候,看看手表,时间差不多了,再不说就没有机会了,于是心里着急,而这个时候气氛已经冷下来了,结果仓促上阵,一说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