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
JHTJ-3标段第三工区
路基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工程三标段项目经理部三工区
二OO八年九月
路基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京沪高京徐施路-148~152》、《京沪高京徐施路通-01~33》、《京沪高京徐施站-16-1~2》;
2)《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60号;
3)《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设计指南》铁建设函[2005]754号;
4)《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6)《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1-2005;
7)《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 J338-2004;
8)《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TB10104-2003 J263-2003;
9)《铁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TB10115-98;
10)《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下册)》TB10401.1-2003
J259-2003 TB10401.2-2003 J260-2003;
11)铁路工程技术规范及国家行业标准、规则、规程;
12)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13)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二、工程概况
1、气候特征
本工区管段属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区,低温季节一般集中在每年11月中旬至次年2月中旬,年平均温度在11~14℃,极端最高气温为40℃,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4℃左右,沿线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7~0.3m。
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在5℃以下或最低气温连续5d稳定在-3℃以下时,按冬季进行施工。
2、路基工程概述
本管段路基(站场)总长4.44km,其中挖方约65.6万m3,填方约29万m3,包括涵洞及桥台过渡段施工、砌石工程等。
目前,DK457+855.85~DK459+045.1段和DK461+170.94~DK463+871.95段路基已进行开挖和填筑施工。
3、施工总工期及进度计划安排
总工期:2008年4月1日~2009年12月31日;
由于本管段路基工期紧,路基基底处理工程必须于冬季施工。
针对路基距离长、片域广的特点及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冬季主要适宜安排土石方开挖和基床以下填筑施工;过渡段混凝土回填、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填层和砌石工程施工则宜避开冬季施工,或在气温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尽量白天施工,晚上停止施工。
,
为保证年度计划的完成,须做好冬季施工的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并加强与气象部门的业务联系,及时获得中长期天气预报,做到早预见,早安排,以保证雨雪冰冻天气时的路基施工质量和安全。
三、施工布置
1、施工道路
填筑所用的料源至填筑工作面运距均在1km之内,施工便道坡度平缓。
但在冰雪天气施工时,需安排一台装载机配合人工进行日常道路维护,及时清除道路上的冰雪,保证施工道路的畅通。
车辆行驶时须注意防滑,必要时对车辆安装防滑链。
2、施工设备
冬季气温低时需对各种施工设备进行防冻维护、保养,采用合适的防冻燃油等,确保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转。
3、临时排水
路基地表、基坑严禁积水、结冰,确保路基两侧排水系统完善、顺畅。
冰雪天气后应及时清除路基表面的积雪。
4、施工材料
除常温情况下的施工材料外,另需根据填筑工作面的具体情况,备用温度计、草袋或草帘、塑料布、5cm厚的棉被数量若干。
四、冬季施工方法
1、开挖
(1)开挖前,首先进行排水设施施工。
作好天沟、截水沟,并做好防渗工作,保证边坡稳定。
(2)开挖过程中经常检查边坡位置,防止边坡部位超挖和欠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边坡修整,并紧跟开挖进行;施工中及时测量,开挖至边坡平台时,预留不小于50cm保护层,待人工施做平台及其上截水沟时开挖,表面做成向外侧4%的排水坡。
(3)防护紧跟开挖,随挖随护。
刷坡修整随时检查堑坡坡度,避免二次刷坡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坡面坑穴、凹槽中的杂物清理后,用相同标号的圬工嵌补平整。
(4)当开挖接近路堑换填底面设计标高时,及时测量开挖面标高,当路堑开挖至基床底层上部的设计标高时,核查地质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如设计与现场不符等技术问题,及时与相关单位联系解决;如与设计资料相符,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地基处理施工。
(5)有用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至DK462+450填料加工场地。
有用料至加工场后,堆放在原材料区域,用推土机推平后,大致整平,
使之稳定,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防雨措施,保证原料不被冲刷。
(6)弃土至各指定弃碴场。
弃土至弃土场后,用推土机推平后,大致碾压平整,使之整齐、美观、稳定,周围砌筑防护设施,确保弃土堆周围及其上排水畅通,不对周围的建筑物、水源及其它任何设施产生干扰或损坏。
2、填筑
(1)昼夜平均气温在0℃以下且连续15d时,应按冬季施工办理。
冬季施工路堤,其地基处理应在冻结前完成,处理方法除应符合常温施工的有关规定外,并应清除冰雪、疏干积水,坑洼处用与地基同类未冻土填平压实。
处理后应随即掩盖以防冻结。
(2)路堤严禁使用冻土或掺有冻土的填料填筑。
应优先选用级配良好的渗水土作填料,当不得不使用非渗水土时,其含水率应低于塑限,并采取加强压实的措施。
含水量过大的填料不宜冬期填筑,宜选用砂类土填筑。
(3)冬季施工应采取以下措施:
1) 施工地段的积雪应在临开工前清除,对取土场、路堑和路堤的外露土层用松土或草袋覆盖,停工后继续施工前,应将表面冰雪及冻结的土层清除。
2) 应随挖、随运、随填、随压实。
已铺土层未压实前,不得中断施工,应保证开挖、运填周转时间小于土的冻结时间。
3) 路堤填筑应按横断面全宽分层填筑,铺土厚度应减薄20%~25%,松铺厚度≯30cm,连续施工,当天碾压,填料中禁止用冻结填料。
路基面及边坡修整工作必须在解冻后进行。
4)填料中偶然出现冰碴时采取人工逐个清除措施。
为保证其施工质量,路基地表、基坑严禁积水结冰。
3、过渡段
(1)现场清理:清除现场内所有阻碍施工或影响工程质量的障碍物,
对路基过渡段内的既有垃圾堆、有机杂质、淤泥、积雪、冰块、各类洞穴等均应妥善处理。
(2)基坑回填混凝土:每日对气温进行观测;当平均气温在5℃以上时,方可对涵洞基坑进行混凝土回填施工,并及时用一层塑料布、一层5cm 厚棉被进行覆盖保温。
(3)过渡段填筑:过渡段填料包括A、B组填料和5%水泥掺量的级配碎石。
当采用A、B组填料时,应按横断面全宽分层填筑,铺土厚度应减薄20%~25%,松铺厚度≯30cm,连续施工,当天碾压,填料中禁止用冻结填料。
当采用掺5%水泥的级配碎石填筑时,由于运距较远,若白天平均气温稳定在5℃以下时,则不考虑施工;若白天气温在5℃以上时,应按横断面全宽分层填筑,连续施工,当天碾压,并及时用一层塑料布、一层5cm厚棉被覆盖保温。
4、砌石工程
(1)石材在砌筑前应清除表面冰霜、积雪、浮灰;石料一般宜用热水洗刷后再用。
砂中不得含有冰块和直径大于1cm的冻结块。
(2)每工作班对气温和砂浆拌合物温度的测量次数均不少于3次,并做好记录。
拌合物的温度是用温度计插入拌合物5cm深处测得。
(3)水泥存放在室内,砂要覆盖。
(4)已冻结的砂浆不得再用热水拌和后使用。
(5)不得大面积铺灰砌筑。
砂浆要随拌随用,不要在灰盘中存灰过多,防止冻结。
禁止用灌浆法砌筑。
(6)每天砌筑后,用草袋、草帘等保温材料覆盖,以防止砌体、砂浆受冻。
(7)严格按配合比施工,特别是外加剂;拌和一定要均匀,捣固要密实,否则对防冻严重不利。
(8)砌成的圬工,气温低于+5℃时,不能洒水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