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语文第三单元:我爱你汉字(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第三单元:我爱你汉字(教学设计)

《我爱你,汉字》教学设计
《遨游汉字王国》是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个综合性学习主题单元,集中了综合实践课的特征。

本单元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汉字真有趣;二、我爱你,汉字。

两者构成了一对因果关系。

这一安排不仅充分体现了大语文的教育观念,而且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

学习这一单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在生活中学语文,在语文中学会生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调查、访问、观察、收集资料等多种学习方式对汉字进行了解和研究,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专题问题的研究能力,同时还可以对汉字有深入的了解,帮助他们纠正很多错误的认识,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1. 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2. 在书法作品的欣赏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4.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1.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欣赏书法作品,
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审美能力;学会制定计划,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2.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2课时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提前预习了解内容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汉字不光神奇、有趣, 还有着悠久的历史,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有人说, 汉字堪称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汉字记载着我们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 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风格。

让我们继续研究汉字, 走进汉字的缤纷世界吧!
二、阅读课本,理解内容
1.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活动建议”。

思考:看了活动建议后有什么收获?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围绕汉字的历史或汉字书法, 搜集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笑话、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

搜集书法作品, 学会欣赏书法作品。

2. 明确建议, 突出活动重点。

三、制定计划
学生按照自己的研究意愿,自愿组成小组,讨论确定探究的目标和方案,小组内分工明确,协调组织。

(1)了解汉字历史:搜集资料了解汉字的演变,绘成表格,搜集趣事:搜集笑话或趣事。

(2)调查社会用字:去大街、家庭、校园、同学的作业本等寻找、拍摄,学会分析问题、学习撰写调查报告。

(3)搜集书法作品:报刊杂志、字帖寻找名家或优秀书法作品,寻找伙伴优秀的书法作品。

4. 完成小组活动计划的制订。

小组活动计划
组长:____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
活动内容:____________
活动过程:____________
展示方法:____________
分工:____________
四、讨论交流, 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 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 提示注意计划应完整、合理、科学, 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 小组根据评议, 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4.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 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和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形成研究性报告。

四、作业布置
各小组根据活动计划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以及资料的查找、搜集、整理工作。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 汉字不光神奇、有趣, 还有着悠久的历史,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只要我们主动地了解, 积极地搜集资料, 相信大家一定会更多地了解汉字。

让我们一同学习教科书的“阅读材料”, 深入了解汉字的相关知识吧。

二、整体阅读,了解汉字文化
阅读课本的“阅读材料”,具体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同事思考以下问题:
(1)最早出现的汉字是什么?(甲骨文)
(2)甲骨文是怎样发现的?
(3)汉字的发展历史,你知道多少?各种字体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
甲骨文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金文又叫铜器铭文, 盛行于商周
时期; 小篆是秦代实行书同文政策时推行的统一字体; 隶书形成于
战国晚期, 盛行于汉代;楷书产生于魏晋以后, 南北朝之后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字体, 一直沿用到今天。

(4)从这演变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从以上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

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三、书法作品赏析
1.观察教材上的优秀书法作品,说说他们不同的特点。

2.教师拓展欣赏书法的一些方法(出示图片)
先整体感知, 如气势、神采、章法等。

再细微观察, 如用笔、用墨, 字的点画、结构、线条等。

南朝智永楷书《千字文》 (局部) 的字形以方为基础, 浑圆为主,
结构端庄; 用笔上, 笔锋多变, 画外取势, 楷形草意。

唐代怀素草书《千字文》 (局部) 用笔圆劲有力, 使转如环, 奔放流畅, 一气呵成。

唐代欧阳询行书《千字文》 (局部) 笔笔相连, 转折自如, 气势贯通, 疏密适度,清秀挺拔, 飘洒有致。

四、了解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
1.呈现各种民族文字,及各种异体字、不规范字。

2.找同学指出,如果不使用统一文字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

3.引导同学理解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倡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

五、学写活动报告
1.学习“阅读材料 5”——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2.互相交流:怎样写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是一种应用文,有约定俗成的格式。

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是:
(1)标题。

研究报告的标题常常直接采用研究课题的名称,这样,显得精确、明了,使别人能对所研究的问题一目了然。

标题下是署名。

一般应写明研究人员所在的单位,如,××学校××班。

(2)前言。

报告的第一部分,常常以前言的形式简要地说明下
列内容:课题提出的缘由;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该项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也有人直接以“问题的提出”作为这部分的标题。

(3)研究方法。

介绍研究是怎样进行的,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选取、研究的方面、资料的搜集和处理等。

(4)资料的整理。

可以根据资料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如表格等。

(5)结果。

这一部分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现给读者。

主要包括对资料加工分析和由分析得出的结论。

六、布置作业
调查研究,撰写报告
1. 搜集资料, 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成一份研究性报告。

2. 小组讨论, 确定研究课题。

3. 按照研究报告的步骤尝试对自己之前研究的内容撰写研究报告。

4. 完善修改, 展示交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