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滑升模板施工

滑升模板施工

Page 2
一、滑升模板的构成 滑升模板由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液压提升系统以及施工精
度控制与观测系统等四部分组成,详见图8-21。
Page 3
1-千斤顶; 2-高压油管 ; 3-支承杆; 4-提升架; 5-上下围圈 ; 6-模板; 7-桁架; 8-搁栅; 9-铺板; 10-外吊架; 11-内吊架; 12-栏杆; 13-墙体; 14-间的摩阻力,便 于脱模,模板在安装时应形成上口小、下口大的 倾斜度,一般单面倾斜度为0.2%~0.5%(图示) 。模板二分之一高度处的净间距为结构截面的厚 度。
Page 8
2.围圈
围圈又称围檩,其作用是固定模板位置,承受模板传 来的水平力与垂直力。围圈分上、下两层,沿模板外侧横 向布置,用以将模板与提升架连成整体。
滑升模板施工
滑升模板是施工现浇混凝土工程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机 械化程度较高,施工速度快,建筑物的整体性好。因而在 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用滑升模板施工高层建筑,楼板的施工是关键之一。 近年来各种楼板施工新工艺的应用,使楼板施工可用多种 方法进行选择。再加上可以将外装饰与结构施工结合起来 。上面用滑升模板浇筑墙体,下面随着在吊脚手上进行外 装饰施工,也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由于上述施工措施的 应用,使得滑升模板工艺成为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一种有效 工艺,并有日益扩大的趋势。 滑升模板施工时模板是整体提升的,一般不宜在空中 重新组装或改装模板和操作平台;同时,要求模板提升有 一定的连续性,混凝土浇筑具有一定的均衡性,不宜有过 多的停歇。为此,用滑升模板施工对设计有一定的要求。 比如,建筑的平面布置和立面处理,在不影响设计效果和 使用的前提下,应力求做到简洁、整齐。在结构构件布置 方面,应使构件竖向的投影重合,有碍模板滑升的局部突 出结构要尽量避免。
Page 10
Page 11
(二)操作平台系统 1.操作平台
操作平台又称工作平台,供运输和堆放材料、机具、 设备及施工人员操作之用,有时还利用操作平台架设起重 设备。
操作平台一般用钢桁架或梁及铺板组成。桁架可支承 在提升架的立柱上,亦可通过托架支承在上下围圈上。桁 架之间应设置水平和垂直支撑,以保证平台有足够的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
Page 5
Page 6
对于墙、柱的阴阳角处, 宜采用同样材料制成的角 模。筒仓和水塔等的模板 ,可做成弧形。对于烟囱 等圆锥形变截面工程,除 采用固定模板外,还需采 用一定数量的收分模板和 活动模板(图示)。在滑 升过程中,要按照设计要 求的斜度及壁厚,不断调 整内外模板的直径,使收 分模板与活动模板的重叠 部分逐渐增加。当收分模 板与活动模板完全重叠且 其边缘与另一块模板搭接 时,即可拆去重叠的活动 模板。收分模板必须沿圆 周对称成双布置,每对的 收分方向应相反,收分模 板的搭接必须严密不漏浆 。
Page 12
2.内外脚手架 内外吊脚手又称挂脚手。外吊脚手挂在提升架和外挑三角架上。
内吊脚手挂在提升架和操作平台上,以供混凝土表面修饰、质量检查 ,截面收分,调整和拆除模板之用。吊脚手的吊杆可用圆钢、扁钢或 角钢,也可用柔性链条。采用柔性链条的优点是可以在组装模板时一 次装上,不需要滑到一定高度后再安装。吊脚手视需要可设一层或数 层,每个吊杆必须安装双螺母,以保安全。
对于框架结构,当千斤顶集中布置在柱上,提升架之 间的跨度较大时,为加强围圈在垂直方向上的刚度,可将 上下围圈用腹杆连成整体,形成桁架围圈。当操作平台直 接支承在围圈上时,上下围圈还必须用托架加固,以承受 平台荷载。
Page 9
3.提升架 提升架又称千斤顶架或门架,其作用是固定围圈的位置,防止模
扳侧向变形,把模板系统和操作平台联成整体,承受模板和操作平台 的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千斤顶。提升架的形式,按横梁的数量分为单 横梁式与双横梁式两种。单横梁式轻便、节约材料。双横梁式刚度好 ,且上横梁可用作架设油管、电线、铺设辅助平台或放置钢筋,使用 较方便。
为了减少模板的支承跨度,围圈一般不设在模板的上 下两端,其合理的位置应使模板在受力时产生的变形最小 。对高度为1.0~1.2mm的钢模板,上下围圈的间距可取 500~700mm。上围圈距模板上口不大于200mm,以保证 模板上口的刚度,下围圈距模板下口可稍大一些,使模板 下部有一定柔性,便于混凝土脱模,但也不宜大于300mm 。内外围圈必须形成封闭,在转角处做成刚性角,使之具 有足够的刚度,以保证模板几何形状与尺寸的准确,防止 提升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变形。围圈接头处的刚度亦不应小 于围圈本身的刚度,上、下围圈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一截 面上。
建筑物外侧使用的操作平台是用悬挑三角架和铺板组 成。
操作平台铺板的顶面标高,不宜低于模板上口,一般 与模板上口平,但在无筋结构中,为使操作平台的载重结 构形成一个整体,不为模板所分隔,其整个工作平台的位 置应高出模板。
当结构的垂直钢筋较长,或操作面较小,必要的设备 、材料堆放不下,运输不便,造成操作高度或操作面不够 时,一般还要在操作平台上面搭设一层辅助平台。
模板的高度与混凝土达到出模强度所需的时 间和模板滑升速度有关。如果模扳高度不够,混 凝土脱模过早,则会造成混凝土下坍现象;反之 ,模板高度过高时,则会增加摩阻力,影响滑升 。模板高度一般为0.9m-1.2m,烟等筒壁结构可 采用高度为1.4m-1.6m的模板。如下图为一般墙 体模板,主要用于平面形墙体。
Page 13
(三)提升系统 提升系统包括支承杆、液压千斤顶、针形阀、油管与油路、分油
Page 4
(一)模板系统 1.模板 模板可用钢材、木材或钢木混合以及其他材
料制成,相邻两块模板之间可用螺栓或回形卡连 接。要求模板形状尺寸准确,表面光滑,有足够 的强度、刚度,能承受混凝士的侧压力、冲击和 滑升时的摩阻力,不发生扭曲变形,以保证滑出 的混凝土表面平整。为了防止木模板吸水后膨胀 变形,在两块木板之间应留2~4mm的拼缝,或在 模板表面包以铁皮,或用稀沥青煮24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