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国文学史复习资料(吴伟仁版上册)

英国文学史复习资料(吴伟仁版上册)

英国文学史复习资料(上册)★《贝奥武夫》Beowulf 它体现的是英雄叙事长诗,完成于公元九世纪。

全诗长3183行,以斯堪的纳维亚(Sc andinavia)的英雄贝奥武夫(Beowulf)的英勇事迹构成主要内容。

勇士贝奥武甫与怪物格伦德尔搏斗,使其断臂而死。

怪物之母为子复仇,又被他追踪杀死。

后来他做了国王。

一次火龙来犯,他挺身斩龙,伤重而死,人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本诗以西撒克斯(Wessex)方言写成,押头韵而不押尾韵,用双字隐喻而不用明喻。

是现存古英语文学中最古老的作品,是流传至今的欧洲最完整的一部史诗,也是欧洲最早的方言史诗。

在语言学方面也是相当珍贵的文献。

(安格鲁-撒克逊时期)★《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Sir Gaw ain and the Green Knight是英语韵文浪漫诗的杰出代表。

全诗共2529行,作者不详,创作于诺曼时期向新时代过渡的14世纪它的题材属于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传说系列。

作品以巨大的艺术表现力反映了骑士制度的理想,是中世纪封建贵族文化的精髓。

在艺术上,此诗语言优美含蓄,情节完整紧凑,人物性格细腻丰满,诗中对大自然的精确而富于魅力的描写尤为引人注目,代表了中古英格兰北部头韵体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

(安格鲁-罗马时期)★杰弗雷·乔叟(Geoffrey Chauc er,约1343~1400)率先采用伦敦方言写作,并创作“英雄双行体”,对英国民族语言和文学的发展影响极大,故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

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Canterbury Tales,描写一群香客(pilgrim)聚集在伦敦一家小旅店里,准备去坎特伯雷城朝圣。

店主人建议香客们在往返途中各讲两个故事,看谁讲的最好。

故事集包括了23个故事,其中最精彩的故事有:骑士讲的爱情悲剧故事、巴斯妇讲的骑士的故事、卖赎罪券者讲的劝世寓言故事、教士讲的动物寓言故事、商人讲的家庭纠纷的故事、农民讲的感人的爱情和慷慨义气行为的故事。

作品广泛地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英国社会生活,揭露了教会的腐败、教士的贪婪和伪善,谴责了扼杀人性的禁欲主义,肯定了世俗的爱情生活。

《坎特伯雷故事集》的艺术成就很高,远远超过了以前同时代的英国文学作品,是英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第一部典范。

作品将幽默和讽刺结合,喜剧色彩浓厚,其中大多数故事用双韵诗体写成,对后来的英国文学产生了影响。

乔叟用富有生命力的伦敦方言进行创作,也为英国文学语言奠定了基础。

(杰弗雷·乔叟时期)★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英:Hamlet)、《奥赛罗》(英:Othello)、《李尔王》(英:King Lear)、《麦克白》(英:Mac Beth)。

著名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As you like it》)。

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查理二世》等。

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二首长诗。

本·琼森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和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1616年4月23日病逝,出生日期与逝世日期恰好相同。

莎士比亚和意大利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伽利略同一年出生。

被人们尊称为“莎翁”。

(文艺复兴时期)★弗兰西斯·培根(Franc is Bac on ,1561—1626)是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

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他在逻辑学、美学、教育学方面也提出许多思想。

著有《新工具》《论说随笔文集》等。

(文艺复兴时期)★约翰·多恩(John Donne(1572 - 1631)英国诗人、教士。

1572年生于伦敦的一个富商之家,1631 年3月31日卒于伦敦。

信仰罗马天主教。

早年曾参加埃塞克斯伯爵对西班牙的海上远征军,后成为女王大臣托马斯·埃格尔顿爵士的秘书。

1615年改信英国国教,后出任教职,成为当时著名的布道者,1621年起被任命为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的教长。

代表作《歌》Song、《死亡,不要骄傲》Death be not proud、离别辞:节哀A Valediction:Forbidding Mourning。

(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政复辟时期)★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英国诗人、政论家,民主斗士,是清教徒文学的代表,他的一生都在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而奋斗,代表作《失乐园》Paradise Lost 是《荷马史诗》、《神曲》并称为西方三大诗歌。

另外写有《复乐园》Paradise Regained 和《力士参孙》Samson Agonistes。

(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政复辟时期)★约翰·班扬(John Bunyan,1628—1688)是和莎士比亚齐名的、同属英国文艺复兴后期的著名作家。

他出身贫寒,16岁便应征参加了一场集宗教和政治于一体的双重战争,后来又经历了历时多年的生活和信仰危机。

代表作为《天路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浮华集市》Vanity fair。

(资产阶级革命和王政复辟时期)★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英国小说家,英国18世纪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

代表作《鲁宾孙漂流记》Robinson Crusoe。

(18世纪英国启蒙运动时期)★江奈生·斯威夫特(Jonathan Sw ift ,1667-1745)是18世纪英国著名文学家、讽刺作家、政治家,被高尔基誉为“世界伟大文学创造者”其代表作品是寓言小说《格列佛游记》Guiliver’s Travels,其他作品有《桶的故事》The Tale of a Tub、《书的战争》The Battle of the Books,另有大量的政论和讽刺诗以抨击英国殖民主义政策,受到读者热烈欢迎。

(18世纪英国启蒙运动时期)★约瑟夫·艾迪生(Joseph Addison,1672年5月1日~1719年6月17日)英国散文家、诗人、剧作家以及政治家。

艾迪生的名字在文学史上常常与他的好朋友理查德·斯蒂尔(Richard Steele)一起被提起,两人最重要的贡献是创办两份著名的杂志《闲谈者》(Tattler)与《旁观者》(Spectator)。

作品《战役》(The Campaign),《乡村礼拜日》(Sir Roger at church)、《法庭上的罗杰绅士》(Sir Roger at the Assizes)。

(18世纪英国启蒙运动时期)★亨利·菲尔丁(Henry Fielding,1707-1754)18世纪最杰出的英国小说家,英国现代小说之父,戏剧家。

代表作品《汤姆·琼斯》Tom Jones对后世影响极大.《约瑟夫·安德鲁传》Joseph Andrews是菲尔丁出版的第一部小说,而他写作的第一本小说是《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The History of Jonathan Wild the Great(1743 )。

魏尔德是18世纪声名狼籍的罪犯首领,有“伟人”的称号,最后被处以绞刑。

18世纪早期便出现关于他的谣曲、虚构性对话、小传和小册子,其中就有笛福写的小传。

(18世纪英国启蒙运动时期)★托马斯·格雷(Thomas Gray,1716—1771 ),是英国新古典主义后期的重要诗人,“墓畔派”的代表人物。

其代表作《墓园挽歌》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对乡村一处墓地的描写,表达对下层默默无闻的人民的深切同情。

对他们纯朴善良品质的赞扬,为他们没有机会施展天赋和才华而惋惜,同时也表现了对权贵、人间虚荣的蔑视和嘲讽,对大人物傲慢奢侈生活的谴责。

(18世纪英国启蒙运动时期)★奥利弗·哥德史密斯(Oliver Goldsmith, 1730 - 1774),十八世纪著名的英国剧作家。

他生于一个爱尔兰家庭,早年毕业于都柏林圣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及于爱丁堡就读医科,不过他并不是一个成功的医生。

1756年,哥德史密斯定居伦敦,并展开其创作事业。

不论是诗歌、小说、文章还是剧本,葛史密的写作格风格均是以嘻笑怒骂的形式,藉以讽刺时弊。

他最著名的两出喜剧是《善性之人》(The Good-Natuser Man, 1768)及《屈身求爱》(She Stoops to Conquer, 1773),《威克菲尔德的牧师》(The Vicar of Wakefield)他的戏剧以莎士比亚闹剧式的传统结构,企图重建他所谓的「畅笑」喜剧("laughing" comedy),致力打破当时英国舞台盛行的感伤主义,以提高公众的品味。

哥德史密斯於1774年在伦敦去世,后人均会把他跟另一位著名英国喜剧家谢里丹(Ric hard Brinsley Sheridan)相提并论。

(18世纪英国启蒙运动时期)★谢里丹(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 1751-1816):18世纪英国最有成就的喜剧家。

最有名的作品是《造谣学校》(The School for Sc andal)。

(18世纪英国启蒙运动时期)★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是十八世纪英国感伤主义诗歌的开路人,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

主要诗作有诗集《天真之歌》(Song of Innoc enc e)、《经验之歌》(The songs of experience)等。

早期作品简洁明快,中后期作品趋向玄妙晦涩,充满神秘色彩。

(18世纪英国启蒙运动时期)★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1759-1796)苏格兰农民诗人,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他复活并丰富了苏格兰民歌;他的诗歌富有音乐性,可以歌唱。

彭斯生于苏格兰民族面临被异族征服的时代,因此,他的诗歌充满了激进的民主、自由的思想。

诗人生活在破产的农村,和贫苦的农民血肉相连。

他的诗歌歌颂了故国家乡的秀美,抒写了劳动者纯朴的友谊和爱情。

代表作《我的心呀在高原》(My Heart’s in the Highlands )、《约翰安徒生,我爱》(John Anderson, My Jo)、《一朵红红的玫瑰》(A Red ,Red Rose)、《致小鼠》(To a Mous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