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结
Dai Xianying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3.2 异质结的电学特性
3.2.1 突变异质结的I-V特性
突变异质结I-V模型:扩散模型、发射模型、发射-复合模 型、隧道模型、隧道复合模型。 同质结I-V模型:扩散和发射模型
两种势垒尖峰: (a)低势垒尖峰负反向势垒 (b)高势垒尖峰正反向势垒
Dai Xianying
3.11 突变同型nn异质结平衡能带图
Dai Xianying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3.1 异质结及其能带图
3.1.2 异质结的能带图
2)突变同型异质结能带图
3.12 突变同型pp异质结平衡能带图
Dai Xianying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3.1 异质结及其能带图
3.1.2 异质结的能带图
2、考虑界面态时的能带图
Dai Xianying (a)单量子阱
(b)多量子阱
(c)超晶格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3.4 多量子阱与超晶格
多量子阱(a)和超晶格(b)中电子的波函数
Dai Xianying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3.4 多量子阱与超晶格
3.4.1 复合超晶格
1、Ⅰ型超晶格
Dai Xianying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3.4 多量子阱与超晶格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3.1 异质结及其能带图
3.1.2 异质结的能带图
3、渐变异质结能带图
1)渐变的物理含义 2)渐变异质结的近似分析:能带的叠加 3)渐变能级
Dai Xianying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3.1 异质结及其能带图
3.1.3 突变反型异质结的接触势垒差及势垒区宽度
推导过程参考刘恩科等著 《半导体物理》第9章
(以pn异质结为例)
与求解同质pn结相同:由 求解界面两边势垒区的泊 松方程,可得VD及XD
1、势垒区宽度XD 2、接触电势差VD 3、外加电压V 4、np突变异质结
Dai Xianying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第三章 半导体异质结
• • • • • 异质结及其能带图 异质结的电学特性 量子阱与二维电子气 多量子阱与超晶格 半导体应变异质结
(以突变异质结为例)
1、不考虑界面态时的能带图(理想状态)
1)突变反型异质结能带图
(a)
(b)
Dai Xianying图3.6 形成异质结之前(a)和之后(b)的平衡能带图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3.1 异质结及其能带图
• 热平衡下的能带图(p-GaAs/N-AlGaAs)
图3.7 异质结pn平衡能带图
3.3.1 调制掺杂异质结构界面量子阱
4、2DEG的高迁移率特性
(1)调制掺杂结构特点 (2)2DEG的特性 (3)应用
Dai Xianying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3.3 量子阱与二维电子气
3.3.2 双异质结间的单量子阱结构
双异质结结构: AlxGa1-xAs/GaAs /AlxGa1-xAs,要求 GaAs层足够薄;
1)异质结
2)异质结形成的工艺 3)异质结的类型 4)异质结形成的关键 5)晶格失配
图3.1 III-V族和II-VI族化合物 半导体的禁带宽度和晶格常数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3.1 异质结及其能带图
6)单位面积的悬挂键数
1 LS LS a2 a1 a2 a1 N ss 2 2 2 LS a1 a2 a12 a2
Dai Xianying
图3.8 同质pn结平衡能带图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3.1 异质结及其能带图
• 热平衡下的能带图
图3.9突变反型np异质结平衡能带图
Dai Xianying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3.1 异质结及其能带图
异质结平衡能带的特点: ①能带发生弯曲 ② 能带在界面处不连续,有突变。
Anderson定则(模型):
Dai Xianying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3.2 异质结的电学特性
3.2.1 突变异质结的I-V特性
2、高势垒尖峰(正反向势垒异质结)的I-V特性
特征:势垒尖峰高于p区的EC 1)电流模型:由热电子发射机制决定
2)势垒高度
3)电流密度
Dai Xianying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3.2 异质结的电学特性
3.2 异质结的电学特性
3.2.2 异质pn结的注入特性
2.异质pn结的超注入现象
1)超注入现象:由宽禁带半导体 注入到窄禁带半导体中的少子浓度 超过了宽禁带半导体中多子浓度。 2)能带结构:外加足够的正向电压 使结势垒拉平,Ec2>Ec1 3)载流子浓度: n1/n2=exp(Ec2-Ec1)/kT>1
1、导带量子阱中的电子能态
(1)电子在量子阱中的势能V(z) (2)求解薛定谔方程
Dai Xianying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3.3 量子阱与二维电子气
3.3.2 双异质结间的单量子阱结构
2、价带量子阱中的空穴能态
(1)二维空穴气:2DHG (2)量子阱中的空穴能态
Dai Xianying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3.5 半导体应变异质结
3.5.2 应变层材料能带的人工改性
(以Si1-xGex上生长应变异质Si为例)
1、应变类型 2、晶格类型 3、晶格常数 4、能带结构 5、迁移率: μn、μp均提高 6、应用:沟道长度小于0.1μm的CMOS电路
Dai Xianying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3.5 半导体应变异质结
• • • • • 异质结及其能带图 异质结的电学特性 量子阱与二维电子气 多量子阱与超晶格 半导体应变异质结
Dai Xianying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3.5 半导体应变异质结
3.5.1 应变异质结
1、应变异质结的形成
2、应用
超过临界厚度后,弛豫Si1-xGex形成
Dai Xianying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Dai Xianying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a) (b) 图3.8 异型异质结的两种势垒示意图 (a)负反向势垒;(b)正反向势垒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3.2 异质结的电学特性
1、低势垒尖峰(负反向势垒异质结)的I-V特性
特征:势垒尖峰低于p区的EC
1)电流模型:主要由扩散机制决定
2)载流子浓度
3)电子扩散电流密度Jn 4)空穴扩散电流密度Jp 5)总电流密度J=Jn+Jp 6)Jn、Jp大小对比分析
4)应用:半导体激光器
Dai Xianying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第三章 半导体异质结
• • • • • 异质结及其能带图 异质结的电学特性 量子阱与二维电子气 多量子阱与超晶格 半导体应变异质结
Dai Xianying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3.3 量子阱与二维电子气
量子阱:能够对电子(空穴)的运动产生某种约束,使其能 量量子化的势场。如量子力学中的一维方势阱、有限势阱。 二维电子气(2DEG):势阱中的电子在与异质结界面平行的 二维平面内是自由运动,而在垂直异质结界面方向上其能量 是量子化的。
2、势阱中的电子能态
图3.12 量子阱中电子的能量
Dai Xianying
图3.13 三角形势阱的示意图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3.3 量子阱与二维电子气
3.3.1 调制掺杂异质结构界面量子阱
3、2DEG的子带及态密度
Dai Xianying
异质结2DEG的电子态密度与能量的关系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3.3 量子阱与二维电子气
①ΔEC=χ1-χ2 ②ΔEV=(Eg2-Eg1)-(χ1-χ2) = ΔEg- Δχ ③ΔEC+ΔEV = ΔEg
异质结能带的新要点 (特征):
Dai Xianying
图3.10 Anderson模型的ΔEC- Δχ关系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3.1 异质结及其能带图
3.1.2 异质结的能带图
2)突变同型异质结能带图 界面处:一侧形成耗尽层,一侧形成电子(空穴)积累层
图3.3 晶格失配形成位错缺陷 图3.2 (张)应变Si示意图
Dai Xianying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3.1 异质结及其能带图
3.1.2 异质结的能带图
图3.4 半导体能带边沿图
Dai Xianying
图3.5 孤立的n型和p型半导体能带图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3.1 异质结及其能带图
3.1.2 异质结的能带图
1)界面态 2)界面态密度ΔNS
Dai Xianying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3.1 异质结及其能带图
2、考虑界面态时的能带图
3)降低界面态 4)界面态的类型 5)巴丁极限
Dai Xianying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3.1 异质结及其能带图
2、考虑界面态时的能带图
6)考虑面态影响的异质结能带示意图
Dai Xianying
Jn 0.99 Jn J p
同质结的BJT:基区不能太薄,频率特性不高;
Dai Xianying
异质结的HBT:基区可以很薄,频率特性很高;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思考题
• 试分析高势垒尖峰异质结的反向I-V特性。 • 为什么HBT的频率特性比BJT好?
Dai Xianying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a)
Dai Xianying
(b) 图3.11 半导体量子阱示意图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
3.3 量子阱与二维电子气
3.3.1 调制掺杂异质结构界面量子阱
1、调制掺杂结构: n+-AlXGa1-XAs(宽禁带)/i-GaAs(窄禁带)
Dai Xian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