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草履虫培养过程

草履虫培养过程

3月9号制作培养液:麦片煮沸后,冷却、沉淀,取上清液(分两瓶装,编号1、2),另
有两瓶静置(编号1’、2’)。

莴苣叶加水煮沸,冷却、过滤,取上清液(分两瓶装,编号3、4),
另有两瓶静置(编号3’、4’)。

一起放入于25摄氏度有光照恒温培养箱中。

3月9号接种:从秦淮河取水分别加少许于上述1、2、3、4号培养液中。

3月12号接种:分别取上述草履虫培养液在4倍镜、10倍镜和40倍镜下观察,并
取草履虫培养液的上层,加入1’、2’、3’、4’溶液中,继续放入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3月13号制作培养液:取稻草加入水煮沸(按1克稻草加100毫升水的比例),冷却后用
双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并静置于恒温培养箱中。

3月15号接种:分别取1’、2’、3’、4’溶液的上层,用上述观察方法观察草履虫,
并取草履虫较密集的3’、4’培养瓶中的上层草履虫液,连同含草
履虫的载玻片一起放入新稻草浸出液的培养液中,编号3’’、4’’。

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制作培养液:取稻草加入水煮沸(按1克稻草加100毫升水的比例),冷却后用
双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并静置于恒温培养箱中。

3月16号制作培养液:取稻草加入水煮沸(按1克稻草加100毫升水的比例),冷却后用
滤纸过滤,取滤液,并静置于恒温培养箱中。

镜检及接种:发现在3’’、4’’的培养液中含大量草履虫,于是制作更多的
载玻片,将每滴能观察到草履虫的溶液,放入新配置的稻草浸出液
(记作A)中涮,这样可以有利于提纯草履虫。

另外,对3月9号、12号和15号的培养液镜检,还发现有不少其
他生物,如颤藻、尾草履虫等,其中颤藻居多。

3月19号接种:制作8个培养瓶,每瓶装入约100ml稻草培养液,分别接入4—5
滴A中草履虫上层培养液,把培养瓶编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3月22号镜检:取一滴A瓶草履虫上层培养液制作装片,发现草履虫数量增加,取
一滴编号为八的草履虫培养液发现有很多对草履虫在进行结合生
殖。

3月27号镜检:一号瓶,大草履虫多。

二号瓶,含大草履虫和颤藻。

三号瓶,大草
履虫和颤藻。

四号瓶,极少的草履虫,一滴内只含一只。

五号瓶,
小草履虫占多数。

六号瓶,大草履虫数量较多,其中可见个别草履
虫进行结合生殖。

七号瓶,总体数量较多,但小草履虫占多数。


号瓶,总体数量较多,但小草履虫占多数。

3月27号制作培养液:取稻草加入水煮沸(按1克稻草加100毫升水的比例),冷却后用
滤纸过滤,取滤液,分装并静置于恒温培养箱中。

3月30号接种:取草履虫较密集的一号培养瓶中的上层草履虫液,连同含草履虫
的载玻片一起放入新稻草浸出液的培养液中,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
养。

此后每天镜检,发现草履虫数量不断增加,并可见结合生殖现象。

制作装片并分别用碘液、
中性红溶液染色、镜检,碘液可杀死草履虫,分别对其拍照,碘液
效果较好。

4月6号制备盐溶液:浓度分别为0.1%、0.2%、0.3%、0.4%、0.5%、0.6%、0.7%、0.8%、
0.9%、1.0%
刺激实验:在载玻片两侧分别滴加一滴草履虫培养液、一滴清水,将其连通,在4倍显微镜下观察,在草履虫培养液一侧滴加一滴盐水(1.0%
浓度最佳),静置7分钟以后,发现,大量草履虫游到清水滴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