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会动的线条》
教案
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会动的线条》教案
课时: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一个内容。
从题目上
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线
条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
动起来的游戏般的学习活动中,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
趣。
教材中既有古代敦煌壁画,又有现代雕塑,摄影作
品,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使这一课教材内容体现丰
富的文化内涵。
二、指导思想
从题目上力图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
尝试怎样使线条能动起来的游戏般的学习活动中,对美
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
用古代敦煌壁画、中外的现代雕
塑和摄影作品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三、理论依据
线条是绘画的重要造型语言。
用线条造型是人类最
早、最简洁的绘画表现形式。
线条是中国绘画的主要造
型手段,是形成国画风格的一个要素。
画家笔下的线条
包含着艺术家的情感,以及对所表现物象的理解。
四、教学思路
1、从题目入手,力图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对能动的东西很感兴趣,题目入手,学生会很想知道线条究
竟是怎么动的,但以他们的能力,还不能理解。
因而挑
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2、比线条。
让学生对比上节课的静态线条作品,我们看到的新的线条作品与上节课的艺术作品有什么不同。
在对比过程中,复习上节课的知识,为本课由浅入深的
教学进行铺垫。
3、赏具有动感的艺术作品。
通过欣赏具有动感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线条带来的不同动感,在欣赏
中国作品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走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
充分体验艺术作品的感染力,
练习观察、学会分析、掌握表现方法,提高学习美术的
兴趣。
4、挑战自己、表现动感。
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表现出具有动感的作品,提高了难度,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挑
战自己?关注学生的不同层次,激励学生自我表现的热情,可以临摹或自主创作。
5、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度评价。
自我展示,相互评价。
如你最欣赏的具有动感的同学作品、有进步的
作品、在学习过程中谁和同学合作比较好、谁的作品既
有动感又有创意?
五、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
训练,所以他们已具备了一些基本的美术素养。
能够欣
赏美术,进行一些简单的评述。
但是,这只是初步的,
并没有达到一个高的层次,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需要
更进一步的提高。
这一阶段的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画
画有了自己的观点,有了一些个性化的东西。
五、教学
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3、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造型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
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教学准备:画纸、涂色工具、彩带等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
教师播放敦煌壁画的视频片段,
你们看了这幅壁画,有什么感觉?
什么原因让我们感觉他们在飞,在动呢?
仔细观察一下里面的线条变化?
(学生讨论总结,画中含有多处波浪线,让人感觉里面的神仙在飞,里面的东西在动。
)
教学意图:通过欣赏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感受线的表现力。
通过欣赏敦煌壁画以及其它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
课题——会动的线条
(二)、新授
1、教师出示教具,小棒上系一长飘带并演示
问:观察飘带动的时候是什么线?
(曲线)
总结:可以用曲线表示会动的线
问:你能用笔描绘刚看到的线条吗?
(请学生上来示范画线)
应该怎样画呢?
教师提醒:大胆,流畅
教学意图:通过舞动丝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你能说出生活中有哪些会动的线条吗?
学生讨论、总结、汇总:水波、柳枝、校园凉藤座椅、轮滑社团练习留下的痕迹、晚上的灯光夜景、烟花、体操、天极等。
问:能不能告诉我会动的线条在哪?带给我们怎样
的感觉呢?
生:烟花下面的线条、水的波纹、体操队员的飘带、校园凉藤座椅、轮滑社团练习留下的痕迹、晚上的灯光
夜景……天极这张图带给我们旋转的感觉
3、(画线条)出示海上日出图片
用直线表示的船跟太阳
问:怎样改变让船动起来,太阳也动起来呢?
(将直线变曲线)
4、出示两张树的图片,(一棵用直线表示的树,一颗用曲线表示的树)
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
问:哪一棵树是正在“跳舞”的树?
生:用曲线表示的树是正在“跳舞”的树
问:怎样使树干(树枝、旁边的小树)动起来?
生讨论总结:用曲线表示树枝、旁边的小树
(三)、艺术实践
运用线条完成一幅有动感的作业,注意线条要表现
出既有动感,又具美感。
构图大方,大胆表现,形式多
样。
2.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
能力以及绘画的表现能力。
(四)、作业展示:
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内容,曲线使哪些东西
使动起来了?
(五)、课堂总结
线条是绘画造型的基本元素,也是作者用来表达感
情的重要要素,而线条的波动能带给人不同的运动感受,线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本课旨在让学生理解感受具有
动感的线条的表现方式和视觉冲击,体验线条造型的美感。
学生基本能够掌握线条运动的规律,画面上的事物
能够用会动的线条来表现。
但由于养成的绘画习惯,动
感还不够强,今后在这方面还要多强调,多练习。
(六)、课后拓展欣赏作品
2.拓展其它具有动感的线造型的作品,比如动感雕塑。
教学意图:相互欣赏,相互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
有成功感。
通过欣赏其它的线造型艺术作品,开阔学生
的视野。
(七)、板书设计
会动的线
绘画各种各样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