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探讨
本文结合自己所在学校的教学现状:学生大部分学习底子薄弱,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学习动力,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痛苦中学习,老师在煎熬中教学,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把学生当成容器,一味的给他们注入,结果,学生觉得课堂无趣,进而厌学、逃学甚至辍学;老师也厌烦教书,表现出职业倦怠。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寻求学校的生存之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我对我校高效课堂的新模式进行了探讨。
1教学理念
美国教育家(William Arthur Ward)有这样一句格言:“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好的老师解释知识,优秀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学习知识。
”这句话体现了“以学为本”的理念,指出了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激励学生学习知识。
2目前我们“教”和“学”的现状
目前我们“教”和“学”的现状是: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痛苦中学习,老师在煎熬中教学,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把学生当成容器,一味的给他们注入,结果,学生觉得课堂无趣,进而厌学、逃学甚至辍学;老师也厌烦教书,表现出职业倦怠。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转化,课堂上仍然以教师为主体,以“教”为本。
其次是仍然采用旧的教学模式即(1)单词→语法→课文→练习。
(2)复习→新课→作业。
教师运用模式(1)的具体做法是讲解词汇,分析语法结构,讲解课文,讲评练习。
模式(2)是教师先进行复习,通过提问、听写、背诵等方式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呈现新知识,包括词汇、语法、阅读、听力的理解等;最后进行操练。
而这些模式的运用使得课堂教学呈先如下的特征:教师从头讲到尾,每个单词,每个句型都不放过,对重点语法更是倍加重视,学生忙于记笔记,几乎没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
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
这样,呈现“教”和“学”的现状为教师辛苦,学生痛苦;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学校苦抓,家长苦陪。
学生在无趣和“苦”中度过了原本美好的时光。
正所谓,不吃苦中苦,难活人上人。
然而,熟不知多少学生并未因“苦”而换来应有的发展。
仔细想一想,每当学生听到学校通知放假的消息时就欢呼起来,沸腾之声充满校园,学生一个个幸福期待的脸庞会映入老师的眼帘。
在仔细想一想,如果英语老师有事,让学生去上体育课,学生就会激动起来,迫不急待;反过来,体育老师有别的工作,而我们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去给他们讲一节课,给他们进行补差,但是我们换来的是孩子满脸的不高兴,极度的不配合,以及对老师的敌对情绪,这说明了什么?这是因为体育课上孩子的兴趣能得到激发,个性能得到张扬,有亲身体验的快感。
如果体育课不是让学生去体验,而是老师一言堂,学生也会感到枯燥、没意思。
事实上,在教学中,我们老师仅提供一种情景,、一种氛围、一种服务,是引领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让他们自主学习。
因此说,目前的教学模式制约着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3高效课堂模式及理念的探究
(1)最佳的课堂教学模式究竟是什么?根据我校对全国先进高效课堂模式考察和学习,按照教育局全面推进高效课堂指导意见,我认为,按照适合我校学生,针对个体制定目标,因人而异,实施评价,力争让每个学生取得最大进步的指导思想,运用高效课堂的新模式即让学生能够激活、共享已有知识和经验;接触、体验;理解新知识和新经验;学习重点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实际的语言运用,这样,才能使我校课堂教学取得高效。
为了便于操作,依据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我校制定切合本校实情的“三三五”教学模式,即落实三个机制:1.认知过程和知识结构协调统一的机制。
2 .情感的激励机制。
3.反馈调节机制。
把握三个实质:自主、合作、探究。
一拖三个建设,即1.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
2.自主科学管理。
3.学习小组建设。
五环教学内容:第一环:预习和补充要害知识基础。
包括预习的布置、预习检查的方式、检查的评价。
第二环:重点难点突破。
这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体现,也是对教师课堂语言表达的最高要求,力求讲的精炼、简洁、到位。
第三环:合作讨论。
讨论和交流的实质是兵教兵,会的给不会的当老师。
每节课的讨论有次数的限制。
主要形式一对一。
第四环:课堂检测。
检测有次数、题量、内容的限制。
第五环:情感激励。
这是快捷课堂有效实施的、贯穿课堂始终一条线索,适时地鼓励和启发会是会刺激加强学生的质疑点的点评愿望,把整体学生的认知心扉打开。
情感激励本属于教学手段,在此,为了课堂评价的有效操控而有意将他列为一个环节。
这五个环节相辅相成,共同协作,使课堂教学最优化。
(2)课堂教学的新理念的探究。
高效课堂体现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把“教”为中心变为以“学”为中心。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
”这说明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离开学生的“学”教师就无所谓“教”。
“学”是”教”的目的.把三个实质“自主、合作、探究”加以行动阐述并予以发展。
在环节上“落地”为“五环”让学生能够预习、展示、反馈。
在学习方式上转化为“独立学习、结对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对高效课堂的理解,不能是肤浅、低层次的、功利的、应试的“高效益”课堂。
它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会学、乐学、创学。
”在讨论与展示中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创新能力。
4高效课堂模式的落实
教学模式探究出来以后,重在落实。
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坚持用新的“三三五”模式教学。
其次,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转变,由原来大班级老师中心授课,学生被动接受转化为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第三,课堂上师生的角色发生转变。
课堂不再是以老师为中心,而是老师走下讲台,成为课堂的设计者、引领者。
学生走上讲台,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四,教师职责的转变。
由过去知识的统领着转向明确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做好课堂的引领,制定评价和激励机制,培养班、团干部、学科长及小组长的优秀领导及组织才能。
正是这些变化使得每个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进入学习状态,使课堂变得平等、自由、丰富而灵动。
让课堂充满无限的生命活力,让学生充满激情,有生动的表情,能够在兴奋愉快中学习知识。
第五,制定“三三五”教学达标过关验收
评分表。
包括学生的表现、教师的表现及教学效果三个方面。
以保障和推进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与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