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小说总名为《人间喜 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深刻揭露并谴责了 资产阶级卑劣的情欲,鞭笞丑恶,鼓舞人们探寻人性中的美,并 对未来美好的新世界产生憧憬。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全世界, 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 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是反 传统的:没有鲜明的人物刻画、 台词对话、情节结构、完整的主 题等。
4、代表:
贝克特(法国),代表作《等待 戈多》,是荒诞派的开山之作和 经典之作。是世界戏剧史上一座 不可忘却的里程碑。1969年获诺 贝尔文学奖。
1、现代主义戏剧:法国贝克特的荒诞派戏 剧,反传统
2、现代主义美术:西班牙的毕加索,手法 变形夸张,绘画材料新
3、现代主义音乐:二战后的摇滚乐,美国 猫王和英国甲壳虫乐队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课标要求: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 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②雪莱(英国) A、代表作品: 《西风颂》——如果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B、诗作风格: 乐观主义精神——热情展望未 来理想社会的“天才预言家”。
5、浪漫主义文学影响:
把文学思潮与风云变幻的社会 变革密切结合,是人们对科学 理性、物质主义带来的异化现 象的一次彻底的检视和清算。
说说拜伦与雪莱有何共同与不同点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
雪莱(1792—1822),生于贵族 家庭。思想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1811年因发表《无神论的必然性》被 牛津大学开除。投身社会后,又因写 诗歌鼓动英国人民革命及支持爱尔兰 民族民主运动,批判专横的统治,宣 扬他的空想社会主义理想而被迫迁居 意大利。1822年7月在渡海时不幸溺 死,终年不足30岁,葬于罗马。与拜 伦的诗风迥然不同,雪莱将人类的未 来寄托于普遍的爱,他的诗中充满了 幻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乐观 主义精神。如代表作《西风颂》就表 现出强烈的革命热情和必胜的信念。
1、浪漫情怀:英国拜伦、雪莱的诗歌 2、浪漫乐章:德国的贝多芬 3、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法国的巴尔扎克、
俄国的托尔斯泰等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文艺 (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
1、印象派美术:法国的莫奈、塞尚 荷兰的凡高等
2、印象派音乐:法国的德彪西 3、影视:1895年电影;1929年电视
三、二战前后的文艺(1945年前后)
3、特点:
追求艺术的真实模 式,强调客观真实 地反映生活。
4、代表:
①巴尔扎克:自称法国社会 的“书记员”
A、代表作品: 《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 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B、巴尔扎克为什么创作人 间喜剧?
是基于对现实的审视和批判 要用小说进行社会研究,力 图使他的作品成为一部完整 的历史。
法国现代小说之父——巴尔扎克
一、浪漫主义诗歌
4、杰出诗人: ①拜伦(英国) A、代表作品: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使拜伦“一夜
•《唐璜》:誉为“讽刺 现代社会积 弊”的百科
醒来竟成了诗 坛上的拿破 仑”。
B、诗作风格全:书
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抨击现
实丑恶,辛辣讽刺社会积弊。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
拜伦(1788-1824),10岁继承爵位。17岁 入剑桥大学,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毕业后 进入上议院,支持民主派。20岁到欧亚游历 ,3年后回国 。旅行中看到了西班牙人民抗 击拿破仑侵略军的壮烈景象和希腊人民在土 耳其奴役下的痛苦生活。途中开始写作《恰 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其第一、二章在1812 年问世后轰动欧洲文坛,令年仅24岁的拜伦风靡全英 。28岁因 遭受攻击被迫移居意大利。期间陆续写成《恰尔德·哈罗尔德游 记》等诗作。巨著《唐璜》第一、二章发表后,引起英国报刊群 起而攻之,指责它“不道德”、“离经叛道” 等。 1823年希腊 抗土战争高涨,拜伦放下未完成的《唐璜》,毅然前往,参加希 腊争取自由、独立的武装斗争。次年因忙于战备工作,过度劳累 又遇雨受寒,死于军中,年仅36岁。他的死使希腊人民深感悲痛, 政府以隆重军礼向他遗体告别,全国志哀二十一天,。
《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是拜
伦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叙事诗,
其动人之处在于结合了游记和抒
情诗两者之长,记录了拜伦在
1809年游历西班牙、葡萄牙、阿
尔巴尼亚、希腊、土耳其等国的
印象,充满异国风光,同时热情
歌颂欧洲各民族反暴政、反侵略、
争取自由的民族民主解放运动。
在第二章之末,还向希腊人民发
1、时间:19世纪中叶之后 2、背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 3、特点:通过对革命者的艺术形象的
描写,揭示了在整个社会生 活中运行着的革命洪流,并 为工人群众树立了社会主义 4、代表:事业必胜的信念。 高尔基(俄国)
代表作品《母亲》被誉为革 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母亲》
小说一开始描绘了阴森森的工厂画 面,展现了帝俄时代工人阶级惨遭剥削 的生活环境和老钳工米哈伊尔·符拉索夫 悲惨的一生。年轻的巴维尔本来也可能 走上父亲的老路,但他生活在工人运动 蓬勃发展的时代。在革命知识分子的帮 助下,他迅速找到了献身于工人解放事 业的光明大道。小说的另一位重要人物 是巴维尔的母亲尼洛夫娜。她像千百万 受 压迫的妇女一样,被繁重的劳动和丈 夫的殴打折磨成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 人。丈夫死后,当儿子走上革命的道路 时,母亲也在儿子以及他的同志们的启 发、帮助下,逐渐接受革命的真理。
视钱如命的吝啬鬼,贪婪、自私、冷酷
揭露了资产阶级的惟利是图和虚情假意
②托尔斯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
A、代表作品:《战争与和平》被誉为“人民战 争的英雄史诗”
B、为什么被誉为“人民战 争的英雄史诗”?(见课本)
5、现实主义文学影响:
揭露了资产阶级和封 建贵族的腐朽和丑恶的本 质,描绘出极为广阔的资 本主义社会复杂丰富的生 活图景。
法国 雨果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小说 小说
大仲马
《基督山恩仇记》
小说
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1、时间: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
2、背景:
①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劳动者却日 益贫困。资本家贪婪冷酷,拜金主 义盛行;
②人们已不满足于浪漫 主义抽象的抗议和呐喊 而要求真实地描写现实 生活、揭露并批判资本 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罪恶
“没有什么比这部作品更能说明俄罗斯的辉煌”!
2007年,对于《战争与 和平》等一大批俄罗斯 经典文学作品在俄罗斯 荧屏上的走红, “在 这种时刻,有人希望在 电视中创造一种感觉, 让人们觉得他们生活在 一个强大的国家里,有 着辉煌的过去。”
《战争与和平》讲述 1815年俄罗斯的军队打 败拿破仑军队的故事, “这是一次俄罗斯人民 的绝对胜利,这也是一 部绝对的俄罗斯文学大 师之作,没有什么比这 部作品更能说明俄罗斯 的辉煌。”
一、经历相似。都出身英国贵族家庭且教育背景良好,都 因为写反当局、反宗教的作品为权贵们所不容,并因此不得不 先后流亡异国。
二、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以渴望斗争、面向未来、 崇尚自由和解放的精神为思想特征。
三、都积极参加欧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把诗歌和革命实践 联系起来。
性格特征和作品风格的不同: 拜伦更具有忧郁的气质,其笔下的英雄形象总是台是法国大革命后起家的 资产阶级暴发户。他精明凶狠,聚财 方式充斥血腥味。他有家财百万,却 住在破旧房子里,在女儿生日时也舍 不得多点一枝蜡烛,客人来了用乌鸦 汤招待。为了钱,他不惜逼走侄儿, 折磨死妻子,破坏女儿的爱情,剥夺 她的继承权。在弥留之际,还要女儿 将金币放在眼前,供他观赏,嘱她理 好钱财到阴间向他交账。
游 记
当我从梦中醒来,重感到现实的惨酷。
》 而幻想却要常常盘旋在你的墓边,
节 选
知道我脆弱的身躯也回返泥土,
那时候,逝者和伤逝者就一起在地下相处。
这首诗使拜伦“一夜醒来竟成了诗坛上的拿破仑”
《唐璜》
叙事长诗《唐璜》中的主人公唐璜, 源自西班牙传说中的人物,传统的形象 是个玩弄女性、没有道德观念的花花公 子,但在拜伦笔下,却是个热情、勇敢、 拒绝虚伪道德信条的贵族青年,只是顺 着“自然的本性”行事。拜伦让唐璜周 游欧洲,以其行止做媒介,对当时各国 的生活实际以及政治、哲学、宗教、伦 理各个领域,发表了深刻的评论,如描 绘了西班牙贵族的腐败,奥斯曼帝国后 宫的荒淫,俄国女皇的暴虐,英国贵族 的庸俗等,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一个几乎 无所不包的欧洲生活画卷,批判锋芒犀 利无比,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 的百科全书。
四、现代主义荒诞派戏剧
1、时间:20世纪五六十年代 2、背景:
①19世纪末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 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②人类在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 大危机;
③人们对现代资本主义产生失望、苦闷、迷 茫等精神危机,现实的丑恶、人生的痛苦成 为荒诞派作家不断重复的主题。
3、特点:
现实主义文学
国籍 作家
代表作品
体裁
巴尔扎克 法国 司汤达
《人间喜剧》 《红与黑》
小说集 长篇小说
莫泊桑
《项链》
短篇小说
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长篇小说 俄国 普希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 诗体小说
英国 印度
果戈里 狄更斯 泰戈尔
《死魂灵》 《双城记》
《戈拉》
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
三、革命现实主义文学
本课线索: 一、浪漫主义诗歌:拜伦、雪莱 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巴尔扎克、托尔斯泰 三、革命现实主义小说:高尔基 四、现代主义荒诞派戏剧:贝克特
一、浪漫主义诗歌
1、时间: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 2、背景:
①启蒙学者所描绘的美景并未出现 ②资本家奴役工人,私欲横流
3、特点: 一是:富有幻想和激情,用丰富的想象对现实 世界进行鞭挞和控诉。 二是:崇尚自由和解放,热情讴歌人民要求自 由和民主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