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门、各岗位的隐患排查治理。
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4.术语与定义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
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5.职责要求
5.1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遵循“谁管理、谁负责”,“谁设计、谁负责”,
“谁施工(劳务)、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的原则。
5.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公司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监督和管理,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认定评估和治理方案评估,负责审批重大事故隐患的定级和治理方案。
5.3综合管理部(安全环保办)负责监督隐患排查工作,对重大事故隐患治理项目的立项、汇总上报以及对隐患治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并配合相关部门制定隐患治理方案;负责组织公司综合检查或专项检查。
5.4各级管理人员应按本办法要求定期对所辖范围进行事故隐患排查,各班组按本办法要求经常性对责任区内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
5.5各部门及其下属车间的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岗位)事故隐患排查、报告和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发现的各类事故隐患都必须组织治理。
综合管理部(安全环保办)对公司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依法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
5.6财务部负责落实隐患治理资金的支付工作。
5.7辅料采购部负责隐患治理相关物资采购工作。
6.工作要求
6.1 隐患排查的范围
6.1.1危及安全生产的不安全因素或重大险情。
6.1.2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等。
6.1.3建设、施工、检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能量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