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七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专题七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 起兴 起所咏之辞。
类 型
解说
作用


衬 托
渲 染 用 典 抑 扬
借描绘别的事物来突出 烘云托月,突出形 主要对象。 象,渲染意境。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 风流人物。(苏轼《念奴 娇·赤壁怀古》)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 创造气氛,突出形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 的描写形容,来突出所 象,加强艺术效果。 白鸟飞回。(杜甫《登 要抒发的情感。 高》) 化用前人的名言名句或 含蓄凝练,典雅蕴 借用历史典故来抒发自 藉。 己的感情。 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 引发悬念,前后对 比,更好地突出形 象。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 谋处。(辛弃疾《永遇 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 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行路难》)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 烧若等闲。(于谦《石灰 吟》)
借事抒情
借古讽今
借典抒情
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如李商隐《马嵬》
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描写手法
类别
白描
解说
不运用任何手法,对事物的特征做直观的描写。如马致远《天净 沙· 秋思》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也叫侧面烘托(衬托),分为正衬/反衬如白居易《琵琶 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 茫茫江浸月)一般情况下都是正面描写景物侧面烘托感情,二者经 常结合运用
类 型
解 说Leabharlann 作 用举例
使用相同的两个字重叠 点染氛围,渲染环境, 寻寻觅觅,冷冷清 叠 而成的一个词。 烘托情感。 清,凄凄惨惨戚戚。 字 (李清照《声声 慢》)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 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十三能织素,十四 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 节奏鲜明,语势磅礴, 学裁衣,十五弹箜 排 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 痛快淋漓。 篌,十六诵诗书, 比 说出来。 十七为君妇。 (《孔雀东南飞》)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 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 随风潜入夜,润物 比 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 写的人、物、事表现得 细无声。(杜甫 拟 写叫拟物。 更形象、生动。 《春夜喜雨》)
类 型
解 说
作 用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 开篇问题引入,带动全 今宵酒醒何处?杨 设 把看法说出来。 篇;中间设问,承上启 柳岸晓风残月。 问 下;结尾设问,深化主 (柳永《雨霖铃》) 题,令人回味。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语言简练含蓄,使抽象 知否,知否?应是 借 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 的事物,形象生动可感。 绿肥红瘦。(李清 代 有部分代全体,具体代 照《如梦令》) 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 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 江东弟子今虽在, 反 的意思。 情,激发思考。 肯为君王卷土来? 问 (王安石《叠题乌 江亭》)
专题七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考点3 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考点突破】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基本要求是:“鉴赏古代诗
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D。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
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 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艺术构思上的巧妙 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表达 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分析其本身的艺 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随堂训练】
《微专题特训》P91基础题组一
《东方骄子》对点即练20
【课后巩固训练】
《微专题特训》P92最新模拟1、2、3
情线索等。
解题思路:先明确线索,再结合具体诗句作出分析
例题:典题例析例1
2、层次划分类
层次划分类的关键在于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划
分的依据一般为从景到情、从叙到议、从场景描写到
议论抒情或者是感情的变化。
例题:典题例析例2
3、诗句作用类 诗句的作用一般分为在开头、中间还是结尾。一般作 用如下: (1)在开头:①直接点题,统领全诗,开宗明义②渲染 气氛,奠定感情基调③为下文做铺垫或与下文形成对比 (2)在中间:①承上启下,做过渡②照应上文,铺垫下
象 征
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 增大容量,开阔意 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 境,巧妙立意,平 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 中见奇。 概念、思想和感情。经 常用作象征的事物有
随堂训练
《东方骄子》对点即练18、19
课后巩固练习
《微专题特训》P91 基础题组三4、5 最新模拟7、9
四、修辞手法
修辞方法是表达技巧最基本的内容。常见的有 比喻、比拟、借代、双关、烘托、排比、设问、反 问、对偶、夸张、反复、互文、委婉、叠词等。
随堂训练
《东方骄子》P76对点即练15、16、
17
课后巩固训练
《微专题特训》P94最新模拟 4、5、6、8
三、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表现手法与 表达技巧、艺术手法属于同一等级的概念,包括表
达方式(抒情、描写)和修辞手法。我们这里所说
的表现手法是狭义的概念,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烘托、 渲染、象征、对比、用典等。
间接 借景抒情 抒情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情如杜甫《登高》; 《姜斋诗话》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一倍增其 哀乐。
寓情于景 将感情融汇在所描绘的景物抒发出来王国维《人间词话》 (情景交融) 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李白《静夜思》杜甫《春望》 托物言志 借助自然界中某种事物的自身特点来抒发某种情感如于 谦《石灰吟》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这里常用 的物有“梅、兰、竹、菊” 借用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场景或事件,抒发自己的情感 如杜牧《夜泊秦淮》
类型
解说
作用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 创造意境,形象鲜 之有关的另一事物, 明,拓展内容,深 联想 或把类似的特点相 化主旨。 想象 联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 汪伦送我情(李白《赠 汪伦》)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 银河落九天(李白《望 庐山瀑布》)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 或情形作对照,互 相比较。 对比
渲染气氛,突出题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 旨。 惟有鹧鸪飞。(李白 《越中览古》)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 骨。(杜甫《自京赴奉 先县咏怀五百字》) 托物引喻,婉转曲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 折,明朗浅显,耐 一柱思华年。(李商隐 人寻味。 《锦瑟》)
类 型
解 说
作 用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 使抽象的事物和感情, 大弦嘈嘈如急雨, 比 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形象生动,真实可感。 小弦切切如私语。 喻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 (白居易《琵琶 喻。 行》)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 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 对 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 偶 思。 形式上,语言简练,整 齐对称,有音乐美;内 容上,表意凝练,抒情 酣畅淋漓。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肖像、神态或心理上的细节,表现人物的情 感如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对现实存在的描写与诗人的主观想象结合起来,诗歌中的“虚”包 括:①神仙鬼怪的世界和梦境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②已逝之 景之境如李煜《虞美人》③畅想未来之景如欧阳修《怀嵩楼新开南 轩与群僚小饮》④对面落笔如杜甫《月夜》

(3)在结尾:总结上文,点明主旨,升华主题,意味深
长等
例题:典题例析例3
【随堂训练】
1、《东方骄子》对点即练13、14
2、微专题特训P95 10—13
二、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说明、 抒情和描写。在诗歌中最常见的是 抒情和描写。
抒情方式
类别 解说
直接 直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抒情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一、结构技巧
古代诗歌非常讲究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既体现
了诗人的写作思路,又承载着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
的思想感情。 常见的结构技巧有:开门见山、欲扬先抑、前后照应、 情景分写、情景交融、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过渡 (起承转合) 常见的题型有:线索类、层次划分类、诗句作用类
1、线索类
诗歌的线索有:时间线索、空间线索、物象线索、感
细节描写 虚实相生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如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维 《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动写静王安石《泊 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以静写动如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动静结合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