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术设计与地方经济关系的探析

艺术设计与地方经济关系的探析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关于艺术与经济关系的见解,给予重要启示的是它“艺术生产”概念的提出。

将“艺术”与“生产”两个概念联接起来,这的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创举。

藉此,艺术与经济的关系获取了最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1]。

1艺术设计的重要性艺术设计,顾名思义,“即设计者以艺术的手法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的过程。

它是一个满足生产者的需求、消费者的需求、环境与社会的需求与责任的过程。

”而经济则是指社会物质生产、流通、交换的活动。

“艺术设计一词充分体现了设计本身所兼有的经济与艺术的使命,艺术的目的在于使人获得美的享受,从精神的层面满足人的需求。

设计则更多地服务于人的物质生活。

设计中要以人为本,既要考虑审美性又要具有实用价值。

因而设计与艺术是不可分的。

换句话说,艺术性是设计的生命[2]。

新世纪是“设计的世纪”,经济的发展已由产品的价格竞争、质量竞争转向设计的竞争,设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3]。

中国加入WTO 后,原本就竞争激烈的市场形势会更加残酷。

同时,面临以买方主导的市场,这就使企业必须提供优良的产品设计以夺取生存空间,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下,设计的作用更凸显出来,市场经济竞争取决于设计竞争的趋势更加明显。

设计作为经济的载体,已成为一个国家或企业发展的主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可艺术设计与地方经济关系的探析张伟1,左洁1,张杰2(1.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050018;2.桂林理工大学,桂林541000)摘要:从艺术设计的重要性、艺术设计与经济的关系、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艺术设计3个方面,探讨了艺术设计与经济互为促进的关系,强调艺术设计的着眼点应以市场为导向,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相结合,而不仅仅是局限于纯艺术的范畴,因为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结合社会需求,推动社会经济的繁荣。

关键词:艺术设计;经济;市场中图分类号:J52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63(2010)02-0127-03Analysis of Relations between Art Design and Local EconomyZHANG Wei 1,ZUO Jie 1,ZHANG Jie 2(1.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ijiazhuang 050018,China ;2.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541000,China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ree aspects of the importance of art design ,the relations between art design and economy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rt design ,explore mutually reinforcing relations between the art design and the economic ,emphasize the focus of art design should be based on market-oriented ,and the combination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not just limited to the scope of pure art ,because the aim of art and design ultimate is to combine the needs of society and promote social and economic prosperity.Key words :art design ;economy ;market收稿日期:2009-08-31基金项目:河北省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S091110)作者简介:张伟(1971-),女,河北正定人,河北科技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及艺术理论。

论坛与资讯张伟等艺术设计与地方经济关系的探析127包装工程PACKAGING ENGINEERING Vol.31No.22010.01以说新世纪的市场竞争是设计实力的竞争。

进入21世纪,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无一不把设计列为新世纪的重要战略手段。

世界上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企业无一不是将设计视为提高经济效益和企业形象的根本战略和有效途径,这都说明了艺术设计在当今社会的重要地位。

美国在一份关于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的政府文件中,也将设计列入了“美国国家关键技术”,文件中共列入22项国家级的关键技术,其中,17项指出产品与制造工艺的重要性,设计被列入国家关键技术的开发。

克林顿任总统期间也宣布过1994年为“美国设计年”,让每个人都认识到工业设计的重要性。

而强调设计的最终目的也在于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4]。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分析英国经济状况和发展战略时指出,英国经济的振兴必须依靠设计,她曾断言:“设计是英国工业的根本,如果忘记优秀设计的重要性,英国工业将永远不具备竞争力,永远占领不了市场,然而只有最高部分具备了这种信念之后,设计才能起到它的作用,英国政府必须全力支持工业的设计[5]。

”2艺术设计与经济的关系艺术设计与经济之间是一个精神与物质的关系,物质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反作用物质文明,经济能决定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反作用于经济,就是说,艺术设计的价值必须投入到社会经济活动中才能得以实现。

社会经济是基础,艺术设计要为发展社会经济服务。

经济的好坏直接影响艺术设计发展的土壤,艺术设计则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

两者只有相辅相成,处于良性互动状态,才能共同发展。

艺术设计的经济属性是使它区别其他艺术活动的首要特征。

艺术设计通过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创新设计,像其他社会生产力一样创造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艺术设计在一定层面上促进了市场的完善与经济的繁荣。

具体说来,“设计就是经济效益”。

对产品设计者而言,设计的实用目的表现在谋求经济效益上。

商品的制造者和销售者的目的都很明确,产品必须具有市场竞争力。

驱动他们开发新产品、提高设计质量的最终目的都是把设计出的产品销售出去,创造经济效益。

而实现经济效益的唯一途径,就是市场。

现代社会,艺术设计与市场之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密切关系。

“设计的目的不是产品,而是为人”,站在设计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设计,离开了市场,都没有多大的价值。

艺术设计与市场是社会化大生产下的一对孪生兄弟,他们密不可分,相辅相成[5]。

良好的设计能够唤起消费者潜在的购买欲望,使之成为显性。

或者说,好的设计挖掘出了消费者的潜在需要,并制造了消费机会。

很多时候,人们会发现自己原本进超市是为了一袋牙膏或者一只水杯,可结果是,当从超市出来时却推着满满一车的商品。

原因很简单,在超市琳琅满目的货柜上的商品,从包装到陈列的设计方式都是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让人身不由己的购买计划外的商品。

在日本工业设计界鼎鼎大名的秋田道夫曾经说过:“一般人都以为有好的外观就是好的设计,事实上,好的设计,需要符合“good desing business”特色,设计是一种生意,要能卖的好,得到广大接受性。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好的设计与商业开始联姻,而工业设计之父罗维也凭借设计,赋予了商品不可抗拒的魅力,使得那些几乎没有购买欲望的顾客慷慨解囊。

1934年,罗维为冰点冰箱设计了一个崭新的形象,彻底颠覆了传统冰箱的外形。

冰箱外型采用大圆弧与弧形,浑然一体的箱体使其看上去简洁明快,冰点登陆市场之后,年销量从60000台到275000台直线飙升,一时间,流线型的设计商品成了消费者的采购目标,影响所及,至今仍余音绕梁。

罗维作为一个高度商业化的设计家,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设计哲学、设计观念,而是设计的经济效益[6]。

在这个商品经济时代,工业产品设计、包装设计无一不是与经济紧密联系,良好的设计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是设计的一种价值体现,没有创造效益的设计会被市场淘汰,更不能进行可持续发展。

所以,没有经济的支持,艺术设计举步维艰,只有艺术设计创造了经济价值,才可以持续发展。

3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艺术设计1997年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开始引入市128场经济。

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艺术设计的日趋成熟。

应该说,在中国,艺术设计从诞生那天起,就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的。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融技术学科、美学、经济学、环境学、销售学、市场学以及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边缘学科,艺术设计的主要功能和使命决定了艺术设计同社会与市场联系紧密,艺术设计必须面向市场需求,科技、艺术和经济的结合点在设计[7]。

同样,艺术设计的方向应与地方经济结合,主动地面向经济建设,才能更好发挥它的效应,为社会经济服务。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走向"由制造向创造"转型,设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成为促进国家或地方经济转型,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的重要途径。

艺术设计的发展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成正比的,其发展目标定位必须是结合当地经济特色来进行。

各地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应当适应时代的要求拓宽专业口径,寻找新的切入点,地方高校之间应按地域和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创建特色学科,这也是使艺术设计行业增强自身竞争力服务市场经济的现实需要。

如何使艺术设计服务于地方经济?(1)企业与学校合作,利用地方高校的"学、研"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趋势,研发新产品,形成"产、学、研、贸"密切联系的教育模式;(2)地方高校的艺术设计学科要根据地方经济特色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使专业培养方向要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主动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3)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培养不同层次的艺术设计人才。

建立各层次(高职、本科、研究生)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艺术设计教育真正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艺术设计作为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有效手段,无形中可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科学的经济增长是可持续经济增长,必须强化经济增长与地域资源利用、自然环境的关系,从而确立一条既顾及眼前又考虑长远的可持续经济增长的道路[8]。

4结语杨振宁说:“21世纪是设计的世纪”。

撒切尔夫人在位期间也说:“英国的经济可以没有政府,但是不可以没有设计”。

日本的企业巨头松下幸之助从美国考察归来时说:“今后是设计的时代!”。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艺术设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总之,在经济与信息化的今天,应提倡“设计与经济的结合”,设计必须服务于经济。

参考文献:[1]李晓峰.探析艺术与经济的一致性[J].大艺术,2004,(2):14.[2]路春娇,熊保林.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艺术设计发展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8,(24):183.[3]董占军.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4]师高民.工业设计与经济发展刍议[J].经济经纬,2006,(5):33.[5]陈健.艺术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6]陈洁.艺术设计与市场关系的探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53.[7]王受之.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8]陆平.工业设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这[J].苏州大学学报,2005,(10):28.张伟等艺术设计与地方经济关系的探析12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