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艺术设计与民俗生活及民俗观念_王天岚
艺术设计与民俗生活及民俗观念_王天岚
民俗信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民众中自发产 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这对艺 术设计来说也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民俗信仰的内容极其丰富,种类也繁多,但总的说来可以 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考察。
首先是信仰对象。中国人的民俗信仰对象有着非常明显 的特点,一是祖先崇拜,二是泛神观念。祖先崇拜由来已久,并 且盛行不衰。由此产生了许多与之相关的民俗活动。泛神观则 是人们将对灵魂的信仰延伸到万物,从而形成万物有灵的思 想。在民间,由泛神崇拜而产生了诸如门神、宅神、井神、十二
生活以及民俗行为和民俗观念,有助于使我们的艺术设计活动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系统,使我们的艺术设计成果彰
显民族文化的特征,有利于推动艺术设计民族化的进程。
关键词: 艺术设计; 民俗生活; 民俗观念
中图分类号: J5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547(2010)03-0079-01
民俗,是不同人类群体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 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 中形成、扩散及演变。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影响人们行为、语 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 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今天,对民俗的研究日趋深入,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给许多研究领域带来新的启发。
的民族样式,在设计接受者、欣赏者心理上会产生了民族亲切 感,对外民族来说也是新颖的风格式样。
民间的日常用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现代艺术设计创作的借 鉴对象,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这些民间用品虽然主要是为了 满足民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但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采 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进行美化加工,也寄寓了人们的精神愿望。 这些与现代设计的手段与理念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因此,现代 设计不仅应注重对民俗实物方面的“物理性”借鉴,还应追根 溯源,了解其中的精神含义或民俗内涵,并以此与现代设计理 念结合,从而产生“化学变化”,形成新的内容和形式。
不能过多,否则反而会削弱动态效果,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5. 视频。教学网站的一些教学内容要使用视频,比如教学
资料视频、个案示范录像等,随着流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教 学视频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四、导航设计 用户在进入网站时,找不到相应的节点,则称之为迷航。 由于超级链接的出现,网站的组织结构更加丰富,学生可以在 各种主题之间自由跳转,从而打破了以前接收信息的线性方 式,为避免学生在漫游时出现迷航现象,设计教学网站时必须 进行导航的设计。 教学网站中常见的导航方式有分层导航、地图、跳转、查 找、在线帮助等。导航栏有横向的、纵向的,还有动态的,网站 内容较多时,可以细分为主导航栏,次导航栏等,主导航栏主 要用来划分知识的整体模块,次导航栏主要是各个模块具体 内容的链接。导航还需提供足够的、不同角度的链接,帮助学 生在网页的各个部分之间跳转,每页都有一个返回主页的链 接,如果页面是按层次结构组织的,通常还有一个返回上级页 面的链接。[3]总之,有了导航设计学生才不至于在教学网站中 产生迷航的现象。 教学网站的设计是一种艺术创造,要立足教学内容的信 息传达,符合学生较为普遍的思维习惯与审美习惯,做到视知 觉的形态与教学内容的传达相吻合;只有教育性与审美性高 度统一的教学网站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心情愉快,使 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一种全身心的享受,从而提高学 习效果。
艺术设计,作为一种“为人造物的艺术”,也是起源于人 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它的形成、发展、演变,必然受到社 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影响。民俗,作为体现人类生活方式的 重要因素,对艺术设计理念的产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研 究民俗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既可以从设计学的角度发掘 本民族传统文化,还能够对艺术设计民族化的进程起到一定 的推动作用。
二、民俗行为与民俗观念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传统饮食、服饰、居住、建筑及器用等方面的民俗行为,是 民族传统观念的外化,它不仅使各成员产生共识性,认同感, 而且还可以强化信仰、道德观念及政治观念,增强群体的凝聚 力。对这些民俗行为的认知和理解,往往会使我们的设计更为 贴近人们的生活,从而得到接受者的认同。 以饮食民俗为例。中国饮食习俗很多,南北殊风,东西异 趣。各地形成日常口味和菜系,如京菜、川菜、粤菜、鲁菜、苏菜、 湘菜等等。在与之相关的设计操作过程中必须对这些日常食 俗有所了解,才能对症下药,有目的地延伸不同的情感爱好。 比如在为京菜馆设计室内装潢时,不宜将四川风格的陈设列 入其内,否则不易为人接受从而导致设计的失败。此外在设计 食品容器、包装、宣传册的时候也应遵循以上原则,使产品的 符号特征与功能特征相吻合。 许多民俗行为都具有象征意义,如蝙蝠的形象代表“福” 鹿表示“禄”,鱼表示“年年有余”等等。这些对设计艺术都很有 启发。艺术设计不仅应该注意的各种民俗的来历、异同、性质 以及象征意义,更应当注意它们的表达方式。注意约定俗成的 象征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对民俗行为象征性意义的运 用以及表达方式的借鉴,有利于我们建立起表现民族性、地域 性的象征符号系统。 民俗观念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它通过历史的延续而 逐渐积淀,并且历史越久远,民俗观念的惯性越大。这种惯性 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民俗心理,其二是民俗信仰。 在中国人文化心理形成的过程中,民俗心理占有举足轻 重的地位。因此,正确地认识这种地位, (下转第 83 页)
2. 图形、图像。 图形、图像的引入美化了网站页面,使网页 在纯文本基础上变得更有趣味。它的视觉冲击力明显大于文 字,并且能具体直接地把所需传达的信息高素质、高境界地表 现出来。一般而言,客观的教学内容适合用文字来表达,而情 绪性、主观性、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意念,则适合用图形、图像的 方式表达。在使用图形、图像时要注意: (1)整体风格统一;(2) 图像要明晰,有强烈的视觉性;(3)传达上要有简洁明了的易 懂性;(4)突出重点,合理安排组合各类图像,使整个页面充满 层次和美感。
3. 音频。 音频包括解说、音乐和音效,可用于传递知识信 息,还可用于增强效果。音频设计虽简单,但需慎重,切忌无视 教学需求而根据个人喜好随意添加,画蛇添足,反而干扰学生 的学习。
4. 动画。 动画既可作为学习资源来模拟展示教学过程,又 可用来美化页面,增加浏览页面的情趣。处理动画时,应当注 意: (1)动态与静态部分要有密切关系,搭配和谐;(2)动态变化
(上接第 79 页) 有助于艺术设计对民族性心理做出客观的 评价,从而设计出真正合于中国民众使用的造物。
中国传统民俗心理有两个重要特征,首先是“唯圣”心理, 其次是“大一统”心理。虽然这两点特征不能完全从正面为艺 术设计提供借鉴,但至少在设计思维过程中可以对这些心理 进行改良或引导,使其为设计所用,为民众所用。例如,在处理 大一统心理与设计的关系时,人们可以引入整合观,对设计的 造型及表达意图加以归纳和总结,整理出最具代表意义的形 象与接受者或欣赏者进行信息沟通,从而产生某种民族心理 上的共鸣。
文化艺术
《
》2010 年第 3 期
艺术设计与民俗生活及民俗观念
王天岚 1,2
(1. 巢湖学院, 安徽 巢湖 238000; 2.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62)
摘 要: 民俗物质生活与民俗传统观念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至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对于设计艺术而言,民俗文化
不仅能提供具体的形式因素方面的借鉴,还能从观念层面上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从艺术设计的角度研究民间物质
收稿日期: 2010-05-16 作者简介: 王天岚(1974-),女,安徽巢湖人,巢湖学院艺术系讲师,武汉理工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
- 79 -
《
》2010 年第 3 期
三种以内。 三、媒体设计 教学网站要体现教学功能,需要运用较多的媒体元素来
充实网站的学习资源。每一种媒体元素都有自身独特的功能, 不同特点的学习内容应选择不同的媒体或选择其中某几种媒 体组合来表现:
综上所述,民俗物质生活与民俗传统观念都是根植于社 会生活最深层的东西,它们固然有较为“糟粕”的一面,但其精 华部分仍然是我们不可放弃的宝库。对于艺术设计这种直接 服务于人的艺术形式来说,传统的民俗物质生活和民俗观念 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指导意义。艺术设计应当深入研究和广 泛借鉴民俗文化,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最合理的表达方式去 创造,加快艺术设计民族化的步伐。
生肖神等具体的物化形象。这些形象均可为艺术设计所用,从 而体现民俗信仰的延续性。此外,设计师可以模拟民俗信仰的 观念创造新的作品,这是现代创作手法与传统观念结合的方 法之一。
其次是信仰的方式。民俗信仰往往通过“预知”来表现,这 是一种根据自然现象或人的行为表现而作出的推测,通过推 测,民众力图防患于未然,对厄运灾害回避或防范,在心理上 得到慰藉。这种由自己营造的情境而产生的心理暗示,与艺术 设计的心理功能颇有相通之处。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 慰藉功能表现的格外重要。因此,艺术设计也可运用所谓的 “预知”手法表达作品,营造特定氛围,或通过作品制造良性心 理暗示,慰藉受众。
参考文献: [1]方 新 普,陆 峰,孟 梅 林.视 觉 流 程 设 计[M].合 肥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出
版社,2004. [2]张 晓 瑷.浅 谈 教 学 网 站 的 界 面 设 计 和 色 彩 搭 配 [J].农 业 网 络 信
息,2008,(10):92-94. [3]周玲.网站的可用性界面设计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8,(6):159.
1. 文字。文字在传达信息上具有清晰准确的特点,适于表 达具有抽象的复杂逻辑关系的内容,是其他视觉元素无法取 代的。然而文字也有其不利的一面,读取文字获取信息的速度 相对较慢,视觉感受枯燥,所以应恰当的处理文字元素,尽量 使整个版面文字清晰悦目。(1)字体:字体的设计、选用是版面 构成的基础。在教学网站文字设计中,选择两到三种字体为最 佳。否则,会显得繁杂凌乱,而影响教学信息传递的有效性。(2) 字号:网站设计中选用大号字会产生视觉上强烈的冲击,而小 号字则造成视觉上连续的吸引。标题和正文文字大小的比率 叫做跳跃率,跳跃率高,则版面生动活泼;跳跃率低,则显得整 体、清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