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事养生之几大基本原则

房事养生之几大基本原则

房事养生之几大基本原则《黄帝内经》认为,阴阳的对立统一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在正常情况下阴阳总是保持平衡的,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也必须保持阴平阳秘,和合适调,才能有健康的身体状况。

如果出现偏阴偏阳,即阴阳偏胜偏衰的现象,人就会得病。

适度的性生活,正是调和人身阴阳的重要手段。

性生活既不可缺少,也不可过纵,以保持人体阴阳平衡为准。

所以圣人并不禁绝房事交合之事,贵在求得阴平阳秘,用来守护人体先天的真元精气。

古代房中书中甚至载有男女绝欲成病之事,说明健康的成年男女思求性生活是正常的,若强忍抑制,久当致病。

欲不可早欲不可早旨在反对早婚,古代医家认为结婚年龄为男三十、女二十。

若男子精未通(不满十七岁)而御女,女子未满十五岁而近男色,异日定有难以名状的疾病。

因此,我们今天对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就必须注意性卫生教育,从生理、卫生、理想、道德、情操诸方面,帮助他们度过青春期,使之健康地走向成年。

“童男室女,积想在心。

思虑过当,多致疴损。

男则神色先散,女则月水先闭。

”古代著名医家李鹏飞的这句论述,应为世人的警言策语,为父母者,尤应操心之。

欲不可纵“欲不可纵”,是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要点之一。

古今中外,对性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探索。

主要有三种观点和流派,一是纵欲,一是禁欲,一是节欲,前二者走向极端是有害的,而“节欲”则是辨证地提出性生活的适度、节制,于人体有着重要养生意义。

正如古人所言:“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人,譬如水火,知用者,可以养生;不能用之者,立可尸矣”。

这些话告诫世人,房事应该有所节制。

一、节欲保精的作用首先,节欲保精是抗衰防老的重要一环,这在古医籍里到处可见,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

《养性延命录》:“壮而声色有节者,强而寿”。

《金匮要略》:“房室勿令竭乏,……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孙思邈指出:“人年四十以下,多有放恣,四十以上,即顿觉乏力,一时衰退,衰退既至,众病蜂起”,“所以善摄生者,凡觉阳事辄盛,必谨而抑之,不可纵心竭意以自贼也”。

肾为先天之本,肾精充足,五脏六腑皆旺,抗病能力强,身体强壮,则健康长寿。

反之,肾精匮乏,则五脏衰虚,多病早夭。

节欲保精对于中老年尤为重要。

孙思邈说:“四十已上,常固精养气不耗,可以不老”,“六十者闭精勿泄”,“若一度制得,则一度火灭,一度增油。

若不能制,纵情施泄,即是膏火将灭更去其油,可不深自防”。

从国内外长寿老人的调查情况来看,大多对性生活都有严格而规律的节制,这说明了节欲保精对健康长寿有积极意义。

其次,节欲保精有益于优生,保证生下的孩子健康、聪明。

孙思邈指出:“胎产之道,始求于子,求子之法,男子贵在清心寡欲以养其精,女子应平心定志以养其血”,明代万全亦说:“男子以精为主,女子以血为主,阳精溢泻而不竭,阴血时下而不愆,阴阳交畅,精血合凝,胚胎结合而生育滋矣”,张景岳指出:“凡寡欲而得之男女,贵而寿,多欲而得之男女,浊而夭”。

总之,节欲保精不仅有利于健康长寿,而且是优生优育的首要保证。

二、房事不节对健康的影响房事不节,一是指不节制,纵欲无度,二是指不懂房事宜忌,房事不谨慎。

中医学历来认为房事不节,劳倦内伤是致病的重要原因。

《史记·仓公传》载病例25个,其中病因于“内’即房劳者有8例之多。

因为失精过度,或不懂方法,违反禁忌,必然耗伤精气,正气虚损,致使百病丛生。

《三元延寿参赞书》指出:“书云:欲多则损精。

可保者命,可惜者身,可重者精。

肝精不固,目眩无光;肺精不交,肌肉消瘦;肾精不固,神气减少;脾精不坚,齿发浮落。

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

证之临床,房事过度的人常常出现腰膝疲软,头晕耳鸣,健忘乏力,面色晦暗,小便频数,男子阳萎,遗精、滑精,女子月经不调、宫冷带下等症状。

房事不节可直接、间接引起某些疾病,致使疾病反复发作,加重病情。

临床常见的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心病、肺结核、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等,经治疗症状基本消失后,常因房事不节或遗精频繁,而使病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失精过多,雄、雌激素亏损,人体免疫功能减退,人体组织蛋白形成能力低下,血循环不畅,内分泌失调,代谢率降低等,不仅造成身体虚弱,而且容易引起疾病。

在封建社会里,历代皇帝设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贵族大臣,妻妾成群,生活放荡靡烂,虽然他们每天山珍海味,美酒佳肴,但到头来多是恶疾缠身,早亡夭折。

据历史资料统计,凡能查出生卒年龄的封建皇帝209人,平均寿命仅有39岁。

其中凡注意清心寡欲,修身养性的皇帝,则能健康长寿。

例如,清乾隆皇帝活了88岁,是几千年来皇帝中的长寿冠军,这与他“远房围,习武备”的生活习惯是有密切关系的。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精液中含有大量的前列腺素、蛋白质、锌等重要物质。

过频的房事生活会丢失大量与性命有关的重要元素,促使身体多种器官系统发生病理变化而加速衰老。

另外,精子和性激素是睾丸产生的,失精过度,可使脑垂体前叶功能降低,同时加重睾丸的负担,并可因“反馈作用”抑制脑垂体前叶的分泌,导致睾丸萎缩,从而加速衰老的进程。

这充分说明“纵欲催人老,房劳促短命”的传统观点是很科学的。

欲不可强所谓强力入房,多为阳痿、肾衰或性功能失调之人而勉强行房,其结果或导致腰间脊骨损坏,精髓内枯,腰痛不能俯仰,或体瘦、梦泄,或精去、神离、气散。

所以说,“强之一字,真戕生伐寿之本。

”古代房中书中还指出,有些人“阴痿不能快欲,强服丹石以助阳”,其结果,轻者得性病,或糖尿病,或生疮疡。

历史上不知有多少人为此丧命,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晚年有二年轻美妾,因阳事不举,遂服硫黄以助阳,终致丧命,死时才56岁。

柳宗元的姐夫崔简任连州太守,服钟乳石以助阳,才50岁亦丧其性命,此皆强欲之祸,故当戒之。

欲有所忌中国房中养生非常重视入房禁忌,强调“欲有所忌”、“欲有所避”。

所谓禁忌,就是在某些情况下要禁止房事。

若犯禁忌,则可损害健康,引起很多疾病。

阴阳合气,要讲究“人和”。

选择双方最佳状态。

人的生理状态受生活习惯、情志变化、疾病调治等方面的直接影响,女性还有胎、产、经、育等生理特点。

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不宜行房,以免带来不良后果。

一般认为酒对性兴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故有“酒是色媒人”之说。

但切勿饮酒过量行房,更不能用酒刺激性欲,不然会带来很多危害。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知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千金要方·道林养性》说:“醉不可以接房,醉饱交接,小者面(黑干)咳嗽,大者伤绝血脉损命”。

《三元延寿参赞书》亦说“大醉入房,气竭肝伤,丈夫则精液衰少,阳萎不起,女子则月事衰微,恶血淹留”。

可见,醉酒入房害处无穷。

现代研究认为,古人的这些主张有许多科学价值。

醉酒之后有的欲火难禁,行为失控,动作粗暴,礼仪不周,醉态中彼此都会有一些超出双方可容范围的行为。

导致房事不和谐,且伤肾耗精,可引起各种病变。

临床所见早泄、阳萎、月经不调、消渴等病,常与酒后房事不当有一定关系,长期饮酒过度,可诱发骨髓炎、食道炎及严重的营养缺乏症等。

由于乙醇可损害精细胞和卵细胞,经常饮酒或醉酒入房,不但有害自身,还可殃及后代。

妇女酒后受孕或妊娠期饮酒,可使胎儿发育不良,严重者发生各种畸形,出生后先天发育不全,智力迟钝、呆傻,健康状况不佳,寿命不长。

七情劳伤禁欲当人的情志发生剧烈变化时,常使气机失常,脏腑功能失调。

在这种情况下,应舒畅情志,调理气血,不应借房事求得心理平衡。

七情过极,再行房事,不仅易引起本身疾病,如果受孕还可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另外,劳倦过度宜及时休息调理,尽快恢复生理平衡。

若又以房事耗精血,必使整个机体脏腑虚损,造成种种病变。

《千金要方·房中补益》指出:“人有所怒,气血未定,因以交合,令人发痈疽……运行疲乏来入房,为五劳虚损,少子”。

《三元延寿参赞书》说“恐惧中入房,阴阳偏虚,发厥自汗盗汗,积而成劳”。

只有在双方精神愉快、体力充沛的状态下,性生活才能完美和谐,才能无碍于身心健康。

病期慎欲患病期间,人体正气全力以赴与邪气作斗争,若病中行房,必然损伤正气,加重病情,导致不良后果。

例如:患眼疾(结膜炎)未愈时,切忌行房,否则视神经萎缩会引起失明。

病中行房受孕,对母体健康和胎儿的发育危害更大。

《千金要方·养性序》指出:“疾病而媾精,精气薄恶,血脉不充,既出胞脏……,胞伤孩病而脆,未及坚刚,复纵情欲,重重相生,病病相孕”。

这从遗传学的观点说明了病中行房受孕,胎儿易患遗传性疾病,而且“重重相生,病病相孕”,代代相因,遗害无穷。

病后康复阶段,精虚气扇,元气未复,极需静心休养。

若反而行房耗精,使正气更难复元,轻者旧疾复发,重者甚或丧命。

《千金要方·伤寒劳复》指出:“病新差,未满百日、气力未平复,而以房室者,略无不死……近者有一士大大,小得伤寒,差已十余日,能乘马行来,自谓平复,以房室,即小腹急痛,手足拘挛而死”,这就突出说明了病后房事的严重危害性。

现代医学证明,适度而和谐的性生活可给男女双方带来好处。

有些慢性病患者,也非一概不能行房事,但决不可多欲。

例如:结核病、肝脏病、肾病等慢性病人,房事过度可促使旧病复发或恶化。

一定要视病之轻重,适量掌握。

凡病情较重,体质又弱者,应严格禁欲。

妇女房事禁忌妇女具有特殊的生理特点,即指经期、孕期、产期及哺乳期,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针对妇女的特殊生理,古代医家和养生家提出了一些具体房中保健要求。

《千金要方-房中补益》指出:“妇人月事未绝而与交合,令人成病”。

月经期性生活,易引起痛经、月经不调、子宫糜烂、输卵管炎、盆腔感染,或宫颈癌等多种疾病,影响女方身体健康。

2、孕期早晚阶段禁欲妇女在怀孕期间,对房事生活必须谨慎从事,严守禁忌。

尤其是妊娠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内要避免性生活。

早期房事易引起流产,晚期房事易引起早产和感染,影响母子健康。

《保产要录》指出:“则两月内,不露怒,少劳碌,禁淫欲,终身无病”,明代妇科医家万全亦指出:“孕而多堕者,男子贪淫纵情,女子好欲性偏”。

《傅青主女科》又进一步指出“大凡妇人怀妊也,赖肾水荫胎,水源不足,则水易沸腾,加之久战不已,则火为大劫,再至兴酣癫狂,精为大泄,则肾水溢涸,而龙雷相火益炽,水火两病,胎不能固而堕矣”。

孕期妇女需要集中全身精血育养胎儿,房事最易耗散阴精,若不善自珍摄,则母体多病,胎儿亦难保全,故怀孕期间必须节制房事。

3、产期百日内禁欲孕妇产后,百脉空虚,体质虚弱,抵抗力低下,需要较长时间的补养调理,才能恢复健康。

同时产褥期恶露未净,若再房事,更伤精血,邪气乘虚而入,引起多种疾病。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妇人方》中明确指出:“至于产后,大须将慎,危笃之至,其在于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