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当今世界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实际上还没完全消失,所以目前全球经济处在一个从危机之后的萧条向复苏转变的过程。
从萧条到复苏这个过程的转变,就使得两种因素同时发生作用,一方面是它有萧条的现象和行为,一方面是复苏的现象和行为,是萧条的现象和行为和复苏的现象和行为交互产生作用,使得整个世界经济形势表现得特别复杂。
我们不妨来看下几大经济体的发展情况:
1、美国:经济复苏显著放缓。
2011年前两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分别增长0.4%和1.0%,远低于2010年各季度增速。
虽然美国使用了刺激性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但在高的失业率条件下,个人消费持续疲弱,刺激性政策的效应减弱,无法有效接续经济增长动力。
2011年一季度美国消费按年率仅增长0.4%,为经济复苏以来最低水平;前两季度投资增速分别仅为3.8%和6.4%,远低于去年同期31.5%和26.4%的水平。
二季度出口按年率仅增长3.1%,也创下自复苏以来最低水平。
目前,美国失业率仍在9%左右,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2、欧元区经济:欧元区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各国经济走势分化加剧。
尤其是受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深化因素的影响,二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增长仅为0.2%,明显低于一季度的0.8%。
三季度以来,欧元区主债危机进一步加剧,经济增长严重乏力。
同时,欧元区各国经济走势分化更加明显。
虽然德国经济仍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工业产出指数7月环比增速高达4.1%,但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三国工业产出指数7月环比进一步下降,降幅分别为0.7%、0.7%和3.0%;欧元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7月失业率高达10%,其中西班牙失业率升至21.2%,为金融危机后的最高位。
3、日本:今年上半年,日本经济连续负增长,但逐渐呈现好转迹象。
由于地震、海啸及核泄漏,造成日本生产设施严重损坏和电力供应短缺。
一季度GDP环比下降0.9%,出口大幅下降,对外贸易顺差减少;二季度经济延续下滑态势,环比负增长0.5%,其中,出口降幅环比高达4.9%,对外贸易转为赤字。
随着地震造成的供给端约束逐渐消除和灾后重建展开,日本经济逐渐呈现好转迹象。
工业生产
4、
5、6月持续环比正增长,7月工业生产排除季节性因素已恢复至震前水平;出口在3、4月环比分别下降8.0%和7.0%后,5月开始恢复环比正增长,7月已接近震前水平。
同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逐渐恢复,私人消费整体呈上升趋势,公共投资随着灾后重建的展开而增加,二季度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3%,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然而,日本经济仍未走出通货紧缩的态势,8月数据显示,扣除生鲜食品的消费物价指数一季度和二季度同比下降0.8%和0.3%。
4、主要新兴市场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增速普遍回落。
随着货币政策紧缩力度加大和全球经济增速趋缓,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普遍出现回落。
巴西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2%,低于一季度的4.2%;印度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7%,低于一季度7.8%的增长率,为18个月以来最低;俄罗斯二季度GDP同比增长由一季度的4.1%下滑至3.4%;墨西哥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长为3.3%,为2009年四季度以来最低。
面对如此形势下的世界经济,中国应该扮演一个怎么样的角色呢?有观点指出,危机发生后,全球经济实力分配正逐渐由西向东转移。
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来源。
专家指出,中国对全球经济复苏作出了很大贡献。
“中国经济的规模目前占世界经济的近10%,但近几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达20%至30%。
”马骏预计,中国以后将在世界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专家预测,明年中国经济会实现9.5%的增长,同时,未来10年,中国能够维持年均8%的增长速度。
中国未来对世界经济影响仍将非常大而深远。
中国在引领全球经济复苏中的作用有目共睹。
美国知名银行家罗伯特·库恩指出,中国所起的作用“显著且具有历史意义”。
温家宝表示,目前,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但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加大。
“2009年年初,我在达沃斯论坛上曾经说过:这是一场全球性的挑战,战胜危机要靠信心、合作和责任,它
也检验着国际社会加强合作的诚意和水平,考验着我们的智慧。
今天,我的看法没有改变。
国际社会要进一步增强信心,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协调,加快建立公正、合理、健康、稳定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各国政府要真正承担起责任,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主要发达经济体要采取负责任、起作用的财政、货币政策,妥善处理债务问题,保持市场投资安全和稳定运行,维护全球投资者信心。
”
温家宝强调,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
今年以来,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我们将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根据形势变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切实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温家宝最后说,中国经济一定能够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并为推动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做出新的贡献。
我们真诚欢迎各国企业积极参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共享中国繁荣进步的机遇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