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讲:绪论

第一讲:绪论

8
2)基本技术是实现自然界人工化的 技术手段,包括人工的机械自然过程技术、 人工的物理自然过程技术、人工的化学自然 过程技术、人工的生命运动过程技术。
9
3)产业技术是人们从事专业生产劳 动的技术手段,包括植物栽培育种技术 农业与林业生产服务;捕获技术 水产业 与狩猎业生产服务;饲养育种技术 畜牧 业水产业服务;采掘技术 采矿业与采油 工业服务;材料技术 金属冶金工业、石 油精炼工业、化学工业、水泥工业服务;机 械技术 制造业服务;交通技术 运输业 服务;通讯技术 电讯业服务;保健技术 医疗卫生业服务,等等。
7
1.3技术的形式 现代技术以技术群的方式存在,是一个 庞大的技术体系。表现形式:产品及工艺 现代技术种类: (1)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大体上有 三大类: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产业技术。 1)实验技术是为了科学认识而探索 自然客体的技术手段,包括力学实验技术、 物理实验技术、化学实验技术、生物实验技 术。
19
(1)主导战略:定义方向,包括产业、地点、 时间等内容。(想) (2)职能战略:定义事业发展要素,包括市 场、产品、技术、营销等内容。(做) (3)支持体系战略:定义运行条件,包括组 织、制度、人才、资本、信息、形象、 风险等内容 。(保障) 三个层次形成了完整的战略体系,主导战略 规定职能战略,职能战略规定支持体系战略,形 成从上到下的信息贯通体系,规定下一个层次的 活动方向。支持体系战略保证职能战略实现,职 能战略保证主导战略实现,形成从下到上的行动 保障体系,保证上一个层次的内容实现。
23
1.5.3技术战略主要观点 (1)资源理论。技术是资源,是重要的生产资 源。资源具有稀缺性,技术同样具有稀缺性, 占有稀缺性资源,可以获得“稀缺”所带来 的垄断好处。 (2)竞争理论。资源的稀缺性造成企业之间展 开竞争,竞争过程分化出优势企业与弱势企 业,分化出先进企业与后进企业,竞争助长 了强势企业出现,竞争遏制了弱势企业发展,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为获得竞争优势,战 略规划应运而生。
1.4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1.4.1技术进步与经济的关系
(1)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手段,技术进步 永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技术进步导致经济发展的最大体现是带来劳动效率 的提高。18世纪末,从英国开始的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 志的工业革命,使生产效率提高到手工劳动的4倍,但是 到了19世纪中叶,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就使生产效率提 高到手工劳动的108倍。 (2)技术总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 技术进步要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 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相应的技术才有 条件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蒸汽机的发明到它的广泛 应用就经历了80年的时间,。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2月 14日在美国的宾州大学启动,过了23年,到了1969年11 月21日,加州大学与千里之外的斯坦福大学成功地进行 了 连 通 , 开 始 了 网 络 时 代 , 又 过 了 不 到 20 年 , 14 INTERNET技术已经遍布全球。
实验技术
专业技术
基本技术 技术 分支 产业技术
专有技术
普通技术
经营技术
标准技术
12
1)专利技术(Patented Technology)。 这类技术是根据有关国家专利法律而公布于 众的公开技术,受专利法保护,在法律规定 的地域、期限内,专利权人享有制造、使用 和销售该项专利产品和专利方法的专有权。 2)专有技术(Know—how)。这类技术 属于技术拥有人私有,不受法律保护,而靠 发明者个人保密手段加以维护,因而又称之 为“技术秘密”、“技术诀窍”。 3)普通技术(Ordinary Technology)。 这类技术既不受工业产权法保护,又不属于 专有技术的范围,由超越时效的专利技术和 13 公开的专有技术组成。
1.4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1.4.2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l l l l 科学技术的进步。这是最重要的 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 资金的积累和投资。资金的投入 资源的情况。尤其是自然资源,如中东地区石油、南非 金矿 l经济规模与产业结构的变化(一般来说规模越大,效益 越好) l管理的水平。主要取决于人的素质 l社会制度与文化、道德的影响。这和价值观有关系 l 政治环境与经济政策的影响。如我国的改革开放 l自然条件的影响。如沿海与内陆、东部与西部的差别
第一讲:绪论 案例1-1:“专利陷阱”敲响中国经济安全警 钟
1
1.1技术的概念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lPO)1997年出版 的《供发展中国家使用的许可证贸易手册》 给出的定义是:“技术(technolo—gy)是制 造一种产品的系统知识,所采用的一种工艺, 或提供的一种服务,不论这种知识是否反映 在一项发明、一项外形在专家为设计、安装、 开办或维修一个工厂或为管理一个工商企业 或其活动而提出的服务或协助等方面”。
2
中国商务印书馆1983年9月出版的《现 代汉语词典》称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和 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 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 面的技巧”。 硬技术:机器、设备、基础设施 软技术:工艺、方法、程序、信息、 经验、技巧和管理能力
3
1.2技术的性质 信息性、实体性、专业性、时效性
4
(2)实体性。现代技术信息以语言、 文字、图形、符号、声音、影像、光、电信 号等形式直接表现出来,这些技术信息表现 形式的载体是人和物,是看得见、摸得着, 能够感觉到的实体。如:科学家、工程师、 教师、技师、医生等人物,以及机器、设备、 文件、图纸、计算机软件、磁盘、光盘、磁 带等物资,这些人和物都是技术信息的载体。 技术的传播和流动正是通过这些技术信息载 体的运动来实现的。
15
(2)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模型 柯布—道格拉斯(Cobb—Dorglas)生产函数: 基本表达式: 其中:Y----一国的经济产出 K----资金的投入 L----劳动力的投入
k
另一位学者(罗伯特.索罗)对进行了修 改,并使用40年的数据进行验证,获得大奖.
16
17
2003年技术对以下国家的贡献: 德国72% 美国66% 日本51% 加拿大48% 英国41% 中国29%
(1)信息性。信息是技术形式的本质 表现,知识是技术的内核,技术是由人总结、 创造的,有关自然界、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 和专业技能,并以信息形式表现出来的专业 知识体系,产业技术就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 的专业知识体系,这些知识以记忆方式存储 于人脑中,并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通过 信息传递和信息传播实现转移和扩散。
22
技术战略的内容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 技术开发战略;二是技术转移战略。 技术开发战略规定企业技术开发方向, 安排技术创新的领域、任务、目标和内容。 技术转移战略规定企业技术转移方向, 安排技术转移的领域、任务、目标和内容。 技术开发与技术转移前后链接、彼此支 撑、相互渗透、共同组成技术战略的具体内 容。
24
(3)生命周期理论。技术的成长与发展如同其 他事物的发展一样具有生命周期,产生、成 长、辉煌、衰退。 (4)创新理论。技术是生产力最活跃的部分, 技术的价值在于不断创新,新技术不断出现 才显示出技术的生命力。技术开发周期长、 不确定因素多、投资大、耗费高、涉及的资 源广泛,长期的努力也未必能够形成结果。 就需要选准方向,合理投资,稳健推进 (5)环境理论。协调企业与环境的关系,需要 企业自身努力,也需要 政府规制,共同创建企业外部环境,共同营 造适合于技术发展的良好环境
5
技术实体性表现出技术载体的物性和 技术信息形式的物性,技术实体性表现出技 术是实实在在的物质 .如下图:
影像
声音 磁盘

设备
电信号
文学
图纸
6
(3) 专业性。技术独立存在,专有专 用,任何一项技术都是某一特定应用领域的 技术,具有特定功能,针对特定目标,解决 特定问题。技术专业性表现了技术独占独有 的专断性,因为技术不是自然物,不是天然 就有的东西,而是人类智力劳动的成果,是 具有规律性和使用价值,能够给人们带来方 便和利益的知识与技能。 (4)时效性。技术是在特定时间点上 产生,也是在特定时间段内发展。
10
在产业技术中,广义的工业过程技术包 括:新产品开发与创新技术、生产制造技术、 过程控制技术、经营管理技术等。企业参与 国际技术转移,输出和输入的技术大部分属 于工业生产过程技术,这类技术广泛应用于 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领域。
11
(2)从法律规范角度看,产业技术具 有专利技术、专有技术、普通技术三种形态
18
1.5企业战略与技术战略 1.5.1企业战略 战略是创新行动。战略是一个组织的生 命线,规定组织的发展方向,没有发展方向 的组织无法从事任何事业。企业是商业性组 织,是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企业战略规定 企业发展方向和道路。但是,战略没有固定 模式,没有供所有企业都能够遵守的统一模 式,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企业战略具有三个层次:主导战略、职 能战略和支持体系战略。
20
企业使命 企业态势 外部环境分析内 部能力分析
战 略 制 定
长期目标
主导战略
职能战略
支持系统战略 年度目标 配置资源
战 略 实 施
战略控制和评价
战 略 评 价
21
1.5.2技术战略 是企业战略的一个分支。规定企业技术发展方 向,协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保障企业行动落实。 技术战略具有规定企业技术发展方向的作用。 技术发展是长期的事业,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 工作重点,如何安排这些工作需要由战略体系来 规定,以指导企业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 技术战略具有协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作用。 技术活动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涉及到企业各个方面、各个部门,需要组织内部 系统相互协调,需要有统一的行动纲领和行为规 则,技术战略保证企业内部这一行动过程的协调 性,使各个部门有章可循,节奏清晰。
25
TL:
技术发展的动力
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