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位滴定法试题库(选则题)1.用pH计测定未知溶液前应(A)pH计。
A: 标定B: 滴定C: 定位D: 调灵敏度2. pH计标定所选用的pH标准缓冲溶液同被测样品pH值应(B)。
A: 相差较大B: 尽量接近C: 完全相等D: 无关系3.用pH计测量溶液pH时,首先要( B)。
A: 消除不对称电位B: 用标准pH溶液定位C: 选择内标溶液D: 用标准pH溶液浸泡电极4.电位滴定终点的确定通常采用(C )。
A: 标准曲线法B: 标准加入法C: 二阶微商法D: 内标法5.玻璃电极属于(B)。
A: 单晶膜电极B: 非晶体膜电极C: 敏化电极D: 多晶膜电极6.氟电极内溶液为一定浓度的(B)溶液。
A: 氯离子B: 氯离子+氟离子C: 氟离子D: 氢离子7.玻璃电极内、外溶液的pH相等时,电极的电位(B)。
A: 等于零B: 等于不对称电位C: 小于零D: 等于对称电位8.以下哪些情况下,pH计需重新标定?(ABCD )A: 定位旋钮有变动B: 干燥过较久的电极C: 溶液温度与标定时的温度的较大差异D: 换过了新的电极E: 用蒸馏水冲洗过9.下列参量中,不属于电分析化学方法所测量的是 ( C )A 电动势B 电流C 电容D 电量10.列方法中不属于电化学分析方法的是 ( D )A 电位分析法B 伏安法C 库仑分析法D 电子能谱11.分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根据是 ( A )A 电极电位B 电极材料C 电极反应D 离子浓度12.分电解池阴极和阳极的根据是 ( A )A 电极电位B 电极材料C 电极反应D 离子浓度13.量电极的极化程度的参数是 ( C )A 标准电极电位B 条件电极电位C 过电位D 电池的电动势14.浓差极化是由于在电解过程中电极表面附近溶液的浓度与主体溶液的浓度差别引起的,它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 D )A 电极电位B 溶液浓度C 搅拌程度D 电流密度15.于极化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A 阴极电位变负B 阴极电位变正C 阳极电位变正D 阳极电位变负16.列不符合作为一个参比电极的条件的是 ( B )A 电位的稳定性B 固体电极C 重现性好D 可逆性好17.汞电极是常用参比电极,它的电极电位取决于 ( B )A 温度B 氯离子的活度C 主体溶液的浓度 D KCl的浓度18.位分析中所用的离子选择电极属于 ( C )A 极化电极B 去极化电极C 指示电极D 膜电极19.列哪项不是玻璃电极的组成部分? ( C )A Ag-AgCl 电极B 一定浓度的HCl 溶液C 饱和KCl溶液D 玻璃管20.H玻璃电极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 A )A 离子透过玻璃膜B 电子的得失C 离子得到电子D 溶液中H+和硅胶层中的H+发生交换21.璃电极IUPAC分类法中应属于 ( B )A 单晶膜电极B 非晶体膜电极C 多晶膜电极 D 硬质电极22.体膜电极的选择性取决于 ( D )A 被测离子与共存离子的迁移速度B 被测离子与共存离子的电荷数C 共存离子在电极上参与响应的敏感程度D 共存离子与晶体膜离子形成微溶性盐的溶解度或络合物的稳定性23.定溶液PH值时,所用的指示电极是: ( D )A 氢电极B 铂电极C 氢醌电极D 玻璃电极24.定溶液PH时,所用的参比电极是: ( A )A 饱和甘汞电极B 银-氯化银电极C 玻璃电极 D 铂电极25.璃电极在使用前,需在去离子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其目的是:( D )A 清除不对称电位B 清除液接电位C 清洗电极D 使不对称电位处于稳定26.体膜离子选择电极的灵敏度取决于 ( B )A 响应离子在溶液中的迁移速度B 膜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C 行营离子的活度系数D 晶体膜的厚度27.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溶液中F-离子的含量时,主要的干扰离子是( C )A Cl-B Br-C OH-D NO3-28.实验测定溶液pH值时,都是用标准缓冲溶液来校正电极,其目的是消除何种的影响。
( D )A 不对称电位B 液接电位C 温度D 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29.用银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电位滴定测定牛奶中氯离子含量时,如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双盐桥应选用的溶液为( A )A KNO3B KClC KBrD K30pH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 ( A )A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 B 内外溶液中H+浓度不同C 内外溶液的 H+活度系数不同 D 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31.M1| M1n+|| M2m+| M2在上述电池的图解表示式中,规定左边的电极为( D )A正极 B 参比电极 C 阴极 D 阳极32.用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标准溶液的要求为( D )A体积要大,其浓度要高 B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低C 体积要大,其浓度要低D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33.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 ( B )A估计电极的检测限 B 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C 校正方法误差D 计算电极的响应斜率34.用氯化银晶体膜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氯离子时,如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应选用的盐桥为 ( A )A KNO3B KClC KBrD KI 35.中性载体电极与带电荷流动载体电极在形式及构造上完全相同。
它们的液态载体都是可以自由移动的。
它与被测离子结合以后,形成( A )A带电荷的化合物,能自由移动 B形成中性的化合物,故称中性载体C带电荷的化合物,在有机相中不能自由移动D形成中性化合物,溶于有机相,能自由移动36.pH玻璃电极产生酸误差的原是( D )A玻璃电极在强酸溶液中被腐蚀B H+度高,它占据了大量交换点位,pH值偏低C H+与H2O形成H3O+,结果H+降低,pH增高D在强酸溶液中水分子活度减小,使H+ 传递困难,pH增高37.玻璃膜钠离子选择电极对氢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为 100,当钠电极用于测定1×10-5mol/L Na+时,要满足测定的相对误差小于 1%,则试液的 pH 应当控制在大于( D )A 3B 5C 7D 938.玻璃膜钠离子选择电极对钾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为 0.002,这意味着电极对钠离子的敏感为钾离子的倍数是 ( B )A 0.002 倍B 500 倍C 2000倍 D 5000 倍39.钾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性系数为,当用该电极测浓度为1.0×10-5mol/L K+,浓度为 1.0×10-2mol/L Mg溶液时,由 Mg引起的 K+测定误差为( C )A 0.00018%B 134% C1.8% D 3.6%40碘化银晶体膜电极在测定氰离子时,其电极电位( C )A随试液中银离子浓度的增高向负方向变化B随试液中碘离子浓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C随试液中氰离子浓度的增高向负方向变化D与试液中银离子浓度无关41.在电位滴定中,以E/V-V(为电位,V为滴定剂体积)作图绘制滴定曲线, 滴定终点为: ( C )A曲线的最大斜率(最正值)点 B 曲线的最小斜率(最负值)点C 曲线的斜率为零时的点DE /V 为零时的点42.pH玻璃电极在使用前一定要在水中浸泡几小时, 目的在于 ( B )A清洗电极 B 活化电极 C 校正电极 D 除去沾污的杂质43.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 ( B )A估计电极的检测限 B 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C 校正方法误差D 计算电极的响应斜率44.碘化银晶体膜电极在测定氰离子时,其电极电位( C )A.随试液中银离子浓度的增高向负方向变化B.随试液中碘离子浓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C.随试液中氰离子浓度的增高向负方向变化D.与试液中银离子浓度无关45.用氯化银晶体膜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氯离子时,如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应选用的盐桥为: ( A )B. KClC. KBrD. KIA. KNO346.玻璃膜钠离子选择电极对氢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为 100,当钠电极用于测定1×10-5mol/L Na+时,要满足测定的相对误差小于 1%,则试液的 pH 应当控制在大于( D )A. 3 B. 5 C. 7 D. 947.使 pH 玻璃电极产生钠差现象是由于 ( B )A. 玻璃膜在强碱性溶液中被腐蚀B. 强碱溶液中 Na+浓度太高C. 强碱溶液中 OH-中和了玻璃膜上的 H+D. 大量的 OH-占据了膜上的交换点位48. pH 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 ( A )A.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 B.内外溶液中 H+浓度不同C.内外溶液的 H+活度系数不同 D. 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49.氟化镧单晶膜氟离子选择电极的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 B )A.氟离子在晶体膜表面氧化而传递电子B.氟离子进入晶体膜表面的晶格缺陷而形成双电层结构C.氟离子穿透晶体膜而使膜内外氟离子产生浓度差而形成双电层结构D.氟离子在晶体膜表面进行离子交换和扩散而形成双电层结构50.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 ( B )A. 估计电极的检测限B. 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C. 校正方法误差D. 计算电极的响应斜率51. pH玻璃电极在使用前一定要在水中浸泡几小时, 目的在于 ( B )A.清洗电极B. 活化电极C. 校正电极D. 除去沾污的杂质52. 电位法测定时,溶液搅拌的目的( A )A.缩短电极建立电位平衡的时间B.加速离子的扩散,减小浓差极化C.让更多的离子到电极上进行氧化还原反应D.破坏双电层结构的建立53. 离子选择电极内参比溶液的组成要考虑到( C )A.有敏感膜响应的离子B.有能与内参比电极形成稳定电位的离子C.(1)和(2)都要考虑D.能导电的电解质溶液5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氟电极的电位( D )A. 随试液中氟离子浓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B. 随试液中氟离子活度的增高向正方向变化C. 与试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无关D. 上述三种说法都不对54.在电位滴定中,以∆E/∆V-V(ϕ为电位,V为滴定剂体积)作滴定曲线, 滴定终点为:( C )A.曲线的最大斜率(最正值)点B. 曲线的最小斜率(最负值)点C. 曲线的斜率为零时的点D. ∆E /∆V 为零时的点55.玻璃膜钠离子选择电极对钾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为 0.002,这意味着电极对钠离子的敏感为钾离子的倍数是 ( B )A.0.002 倍B. 500 倍C. 2000 倍D. 5000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