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临床口腔护理的现状认识与进展_丁广香

2011临床口腔护理的现状认识与进展_丁广香

作者单位:211600 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人民医院 淮安丁广香,女,1964年出生,本科,副主任护师临床口腔护理的现状认识与进展丁广香关键词 口腔护理中图分类号 R473.78Key words oral nursing 临床口腔护理是基础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二十一世纪提出了“口腔健康”是“生命质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近年来,口腔护理已日益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护理理念也融入口腔护理中,新的口腔护理用具、方法、药物投入口腔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将临床口腔护理现状认识与进展进行综述。

1 口腔护理的摡念与重要性1.1 口腔护理的摡念口腔护理是研究预防保健、治疗疾病及健康过程中口腔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从广义上讲是对口腔所具有的饮食、咀嚼、吞咽、美容以及促进唾液分泌等一切功能的护理,着眼于口腔清洁是狭义的口腔护理。

临床口腔护理是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结合相应的口腔护理用具,选择适当的口腔护理液,以达到清洁湿润口腔,清除菌斑,预防或减轻口腔异味,观察口腔内的变化,提供病情变化的信息,预防口腔感染、吸入性肺炎等,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

1.2 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口腔是一个温暖、湿润,直接与外界相通的腔隙,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首端。

口腔担负着咀嚼、消化、味觉、语言、辅助呼吸等重要功能。

口腔中经常存有大量的正常和致病菌群[1],口腔内有适宜的温度、湿度,脱落的黏膜上皮,食物残渣等营养物质,不充足的光线,适宜的酸碱度,充足的有氧、厌氧环境,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有利条件。

由于疾病、创伤、手术等需要禁食、禁饮,在需要从口腔插入人工介入物,如通气管、气管导管、胃管时,在接受放射、化学药物治疗而口腔黏膜溃烂时,在因各种原因丧失口腔卫生措施能力时,口腔内分泌物滞留,病原微生物异常增殖,可通过破损的黏膜侵入机体,误吸可直接导致肺炎。

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重症监护患者在进行机械通气时,其口腔卫生状况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2]。

高质量的口腔护理不仅可以使患者舒适和口腔健康,还可以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和促进疾病转归[3]。

2 口腔护理的新理念二十一世纪提出了“口腔健康”是“生命质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要素,从维持口腔清洁出发达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是口腔护理的新理念。

2.1 运用循证思维指导口腔护理需要接受口腔护理的患者千差万别,应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口腔护理指导原则,口腔技术标准,选用适宜的器械、设备、药物。

郑玲[4]运用循证思维的方式,重新认识口腔护理,提出模仿口腔的生理清洁功能,使口腔护理干预达到高度个体化,是口腔护理应遵循的原则。

2.2 口腔护理中更注重了人性关怀舒适是人的基本要求,口腔护理的实施更注重对患者的关爱。

从变化的动态中对效果进行评估,有针对性地选择、调整口腔护理液及护理方法,用整体护理观指导口腔护理活动,口腔护理操作时,在效果相同的情况下,考虑舒适感,即口感舒适、视觉舒适、心理舒适。

重视患者的心理感受及心理需求满足,有利于提高口腔护理的内在质量。

2.3 护理程序在口腔护理中的应用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口腔护理,认为将护理程序运用于口腔护理,摒弃了传统的机械执行医嘱被动工作模式,代之以全面评估、科学决策、系统实施、客观评价的主动调控过程,能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2.4 Orem自理理论在口腔护理中应用蒋伟亚等[5]认为,常规的口腔护理方法存在着局限性,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而Orem自理理论提出人与生俱来是有照顾自己的能力,并且通过部分补偿系统和教育系统完成自我口腔护理,可对患者产生良好的心理影响,增强自信心。

3 口腔护理评估正确全面的护理前评估,对于护理工作者认识患者口腔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口腔护理,提高口腔护理的成效有重要意义。

如口腔内唾液是一种天然的冲洗液,能冲刷、稀释和清洁口腔内的细菌,影响口腔的生态平衡。

住院患者由于发热、禁食、脱水等各种因素使唾液分泌减少。

在需要口腔护理的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口干,经试验发现,口干越严重,口腔PH值左移越明显,之间呈因果关系[6]。

重症监护室口腔卫生检查状况[7],在所调查79所三甲医院中,98.7%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进行口腔卫生情况检查。

其中,实施口腔卫生检查者主要为床旁责任护士63.3%,没有口腔医生单独实施检查,只有少数口腔医生0.75%参与检查;64.6%的检查口腔是否有溃疡等黏膜病变,作为口腔护理依据,另有3.8%提取口腔分泌物检验,同时检查口腔基本情况及提取口腔分泌物检验的有25.3%。

目前国内护理教材中只有涉及口、齿、唇、舌、黏膜及口腔气味等部分评估内容[8]。

新的口腔护理观念认为应以清除牙菌斑为主要目的[9]。

Ross A等[10]依据循证医学证据进行口腔护理培训,并建立口腔护理前评估的评分标准,涉及唇部、黏膜、舌部、牙齿及唾液五部分,根据不同的评分情况进行口腔护理,并对实施护理者进行此项评分标准的培训,结果显示培训前后护理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有待于在临床实践中逐渐统一。

4 对口腔护理液的认识口腔护理液的酸碱度对口腔环境的影响,一般认为多数情况下,患者的口腔PH值偏酸性,应用碱性液进行口腔护理,以改变口腔的酸性环境,减少真菌的感染。

郑玲[4]对药液的酸碱性对口腔环境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研究,选择口腔PH值为5.5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2.5%碳酸氢钠(PH值8.5)和益口液(PH值5.5)行口腔护理,结果发现,护理后5min测试,两组口腔PH值均达到7.0~8.2,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口腔PH值逐渐下降,到45min时,两组均回到原位,连续护理1周后,患者的口腔PH值无明显变化。

张绮等[7]对国内部分三甲医院危重疾病患者口腔护理情况调查显示,临床使用的口腔护理液有生理盐水76.0%、碳酸氢钠22.8%、呋喃西林13.9%、双氧水13.9%等28种,常规使用前4位的还是传统的口腔护理液。

近年来,国内一些新型口腔护理液不但杀菌力强,同时具有口感好的特点,患者乐于接受,如0.5%聚纬酮碘具有清香味,口泰略带微苦清凉味,且两者的杀菌效果不受PH值影响,免去了测试口腔PH值的繁琐步骤[11],Bopp M等[12]用0.12%洗必泰抗微生物剂为患者进行每天2次的口腔护理可降低医源性肺炎的发生率。

有研究显示,方氯己定漱口液口腔护理效果明显优于生理盐水,能较好地消除口腔异味,预防口腔感染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13]。

但在调查[7]中使用率口泰8.9%、聚纬酮碘6.3%、洗必泰只有3.8%,其它口腔护理液使用率就更少了。

有关中药漱口液的报道也较多,如金蒲散含漱剂、丁香漱口液、口疮灵漱口液、银甘漱口液、中药清口液、两面针漱口液等,经临床应用并与传统口腔护理液进行对比研究,均获得较好效果[14]。

有研究证明,生理盐水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当水分蒸发时会成为高渗溶液而沉积在口腔黏膜和口唇上,易导致黏膜出血[15]。

5 口腔护理的方法5.1 含漱法含漱的方法[16]:用舌头上下、左右、前后反复的搅拌,嘱患者1~2h含漱1次,药液保留在口腔内3~5min,尤其在晨起、饭后30min和睡前含漱更为重要。

每日多次含漱类似物理性冲洗,可清除大块残渣的分泌物,减少牙菌斑;充分的含漱,可使唾液分泌增加,改善口腔的酸性环境。

对有漱口及吞咽功能的患者,尽量鼓励患者自行含漱,注重患者的自我口腔护理方法。

含漱方法方便,易于患者接受和实施,是清醒合作患者保持口腔卫生,防治口腔感染的最佳选择。

5.2 冲洗法口腔冲洗法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效果较好的口腔护理法,适用于口腔内有病变、伤口,或有钢丝、夹板等固定物,或其他原因致张口受限,口腔失去自洁功能,导致口臭等情况,物理性冲洗可替代唾液起到物理冲刷作用。

齐会萍等[17]推荐一种注射式负压吸引法:左手用注射器缓慢注射漱口液,同时右手持负压吸引管进行抽吸,一边注射一边抽吸,直至口腔全部冲洗干净,操作简单方便,口腔清洁彻底,特别适用于口腔损伤严重的患者。

有研究表明,国外护士采用的口腔护理用具主要为泡沫剂[18](相当于为患者进行口腔冲洗)。

5.3 机械性擦洗有研究显示,单纯的含漱只能暂时减少口腔内游离状态的细菌数量,对清除定居在牙面上的牙菌斑无效,机械性擦洗可以有效去除牙菌斑[19]。

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主要以棉球擦洗为主62.5%[7]。

刘正芳等[20]研究表明纱布有孔,表面较粗糙,擦洗时能产生较大的摩擦力;纱布中有方格线,移动时能刮除牙面上的附着物,且纱面中的小孔能吸附牙面、牙缝的异物,从而起到很好的清洁效果。

国外护士在危重症病房经常使用一次性棉头拭子、海绵刷擦拭为患者清洁、湿润口腔[21]。

5.4 刷牙法刷牙不仅能清除牙间污垢、食物碎屑、部分牙菌斑和清除口臭,还能起到按摩牙龈,促进血液循环,对牙周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从而减少口内致病因素和增加组织的抵抗力[1]。

新的口腔护理观认为,口腔护理应以清除牙菌斑为主要目的,牙菌斑状况是评价口腔卫生良好与否的主要标志。

由于牙菌斑不易被水冲除或漱除,单纯的口腔冲洗法不能有效清除牙菌斑[19]。

使用牙刷刷牙被认为是清洁口腔的最佳方式[22]。

张绮等[7]调查显示,国内仅1份问卷显示使用了刷牙的口腔护理方式。

王婷等[23]通过循证结合美国重症护理协会推荐的口腔护理措施,有足够的证据显示刷牙是清除牙菌斑的有效方法。

赵蕊妮等[24]研究结果认为,如刷牙方法正确,电动牙刷长期使用可较传统手动牙刷更为有效地提供可靠的口腔清洁效果。

刘敏等[25]研究显示,对ICU施行经口气管插管的外伤而意识清楚的患者,采用可视电动牙刷进行口腔护理,能有效控制口腔异味和抑制牙菌斑的形成,有效预防口腔感染,有利于院内感染的控制。

5.5 咀嚼法李丽芳等[26]对胃肠手术后患者用咀嚼口香糖的方法进行口腔护理,取得一定的疗效。

方法:患者湿润口唇后咀嚼木糖醇口香糖,早、中、晚各1次,每次15min,口干烦躁时加嚼1次,直至患者肛门排气为止。

此方法简单方便,经济安全,患者乐于接受。

咀嚼口香糖还可以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需求,预防口腔并发症,防止真菌感染。

6 展望随着人们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口腔护理的临床研究也不断向前发展。

但目前我们对口腔护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不够,对口腔护理评估标准及口腔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实施研究还十分有限。

尽管国内学者目前对口腔护理方法及口腔护理液的选择方面研究较多,但还存在着口腔护理方法单一,新方法临床应用较少;口腔护理液品种太多难以选择的现象。

国外则注重口腔护理现状的调查分析,口腔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研究。

口腔护理的实施和发展需要大量的研究证据支持,建议在工作中运用循证医学观点,开展口腔护理干预;加强培训,多了解新的口腔护理方法;建立关于口腔护理的统一标准,以便于在工作实践中,制定适合于个体的口腔护理计划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