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
摘要:高血压患者病程长,治疗效果缓慢,病情易反复,多数患者因经济负担重、心理压力增大而导致情绪不稳定,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并针对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取得明显效果,促进了患者身心恢复。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由于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缺乏,多存在严重心理障碍,不良的心理因素会加重病情,甚至引起应激性高血压。
因此应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能有效改善患者身心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现将本院14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48例,其中男93例,女55例,年龄59~81岁,平均(71.5±5.5)岁。
根据WHO确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160mmHg (21.3Kpa)、舒张压95mmHg(12.6Kpa)。
排除病例:顽固型高血压、恶性肿瘤患者和传染性疾病患者。
患者血压在160~200/95~120mmHg。
伴发疾病:冠心病58例、脑梗塞49例、心肌梗塞25例、心肌劳损16例。
1.2检测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A型行为问卷方法,并对患者精神状态和心理特点进行分析评定。
1.3心理特点
1.3. 1焦虑忧郁
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文化水平低,对高血压病知识的缺乏认知与了解,因此对治疗效果及病情发展十分悲观,对治愈失去信心,导致心情压抑和抑郁心理。
长期焦虑抑郁心理造成大脑皮质功能失调、肾上腺素熊活性增加,引起全身细小动脉痉挛和外周阻力增加,又使血压增高【1】。
1.3.2紧张恐惧
老年患者入院时,因对医院环境陌生,对高血压病缺乏了解,加之患者深受疾病折磨,迫切渴望恢复健康,因此对治疗期望过高,而持续不断耳鸣、头痛、头晕等负性情绪进一步加重了心理负担,使之产生紧张恐惧感。
1.3.3急躁易怒
高血压患者受饮食习惯、环境、遵医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病情易发生反复,因而患者易产生急躁情绪,表现为烦躁易怒、心慌多汗、难以人睡。
2护理对策
2.1入院指导
应认真向患者介绍入院须知、作息时间、住院经治医师和责任护士,使患者尽快熟悉治疗环境,告之患者良好休息和充足睡眠对改善和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性。
指导患者按时检查、治疗和服药,以保证治疗效果。
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给患者精神上的支持与安慰,并指导家属避开使患者激动或刺激性话题,以免刺激患者情绪,加重心理负担,影响治疗效果。
2.2健康宣教
加强老年高血压病健康宣教,耐心讲解高血压发病原因、症状、表现、治疗方法和病情转归,以及高血压病对身体的危害。
向患者讲明治疗高血压药物的作用机理、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使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树立健康乐观的心态,保持情绪乐观,增强治疗的依从性。
有效的健康知识教育,可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使血压维持在稳定状态,减少和避免心、脑、肾、眼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病人生活质量【2】。
2.3心理护理
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思想变化和心理特点,积极为患者营建良好的治疗环境,使患者产生信任和依赖感。
并注意倾听患者诉说,理解其内心感受,让患者发泄出内心紧张焦虑和抑郁情绪,使患者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
2.4行为干预
指导患者进行运动锻炼,保证三个30s、三个30min,即:睡眠醒来后,静躺30s、坐起30s、两腿下垂床沿30s;早上起床应锻30min、中午睡眠30min、晚饮后锻炼30min。
指导患者建立合理饮食习惯,选用低盐、低脂饮食,禁绝烟酒。
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如阅读、听音乐、赏花等。
以转移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焦虑反应【3】。
3结果
本组148例患者SAS总分治疗前为(38.92±5.50),治疗后为(31.84±4.71),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型行为量表变化治疗前为(34.26±6.63),治疗后为(27.72±5.72),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值变化,治疗前为(23.4±1.80)Kpa,治疗后为(17.3±2.2)Kpa,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心理因素起着重要作用,不良的心理因素会严重影响病情的发展【4】,高血压患者病程长,治疗效果缓慢,病情易反复,多数患者因经济负担重、心理压力增大而导致情绪不稳定,显示心理因素对高血压发生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本研究中,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观
察和分析,并针对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取得明显效果,促进了患者身心恢复。
参考文献:
[1]路英智,等.药物合并森田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研究.
中国精神疾病杂志2002,28(2):127.
[2]高娃,杨磊,孟燕.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措施.临床身心疾病杂志,2008,14(6):142-143.
[3]陈倩萍.老年高血压病人心理分析及护理.现代医院,2002,2(6):24-25.
[4]朱亮.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现代医药卫生,2012, 28(8): 1240-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