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物理运动基本概念与匀加速直线运动

高一物理运动基本概念与匀加速直线运动

高一物理第一单元内容简要:1、质点:①定义 ②物体能看成质点的条件 ③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2、参考系:①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个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结果就会不同 ②参考系可以任选,描述地面物体的运动情况,常选地面为参考系3、路程:是指物体运动的实际轨迹,是标量位移:表示物体的位置移动,用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4、时间和时刻:区分“第2s 末” 与“第2s 初” 、“前2s 内” 与“第2s 内”5、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

标量的加减遵循直接数值相加减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矢量的相加减要考虑方向,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6、平均速度:表示物体在一段时间(一段路程)内运动的平均..快慢,是矢量 )()(时间位移t S v = 瞬时速度:表示物体在某时刻(某位置)运动的快慢,是矢量7、平均速率:标量 时间路程平均速率= 8、加速度:衡量速度随时间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tv a ∆∆=辨别、速度变化率、、v v a ∆四个量之间的关系 9、匀速直线运动:位置随时间均匀变化,即相同时间内位移相等,即v (大小和方向)为定值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即相同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即a (大小和方向)为定值10、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图像:图像:)(t s -1①能从图中找出任意时刻的位置及任意位置对应的时刻,能看出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及发生一段位移需要的时间,能找出运动的起点及起始时刻②静止:与t 轴平行的直线表示静止,如C 图像匀速:倾斜的直线,如a 、b 图像非匀速:一般曲线,如d 图像③速度:图像的斜率 图像:)(t v -2①能从图中找出任意时刻的速度及任意速度对应的位置,能看出在一段时V/(m/s)s/m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及发生一段速度变化量需要的时间,能找出初速度②静止:与t轴重合的直线表示静止, 如b图像匀速:平行t轴的直线, 如a图像匀变速:倾斜直线,如C图像非匀速:一般曲线③加速度:图像的斜率④位移:图像与t轴所夹面积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的位移,t轴上方的面积代表正值,t轴下方的面积代表负值11、匀加速和匀减速直线运动高一物理第一单元巩固练习:1.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说江相对水向东流 (B)“地球的公转”是地球相对地心转动(C)“钟表的时针在转动”是以表盘为参考系 (D)“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作质点(B) 物体沿单向直线运动,则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路程(C) 第5秒初与第6秒末是同一时刻(D) 匀速直线运动中,由公式t x v =可知,位移x 越大,速度v 也越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 平均速度等于物体运动的初、末时刻速度的平均值(C) 由公式tv a ∆∆=知,v ∆越大,则a 越大 (D)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成正比4.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的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15m/s ,v 2=20m/s ,则物体在这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 14m/s (B) 15.1m/s (C) 16.2m/s (D) 17.1m/s5.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0,则速度一定等于0(B) 物体的速度变化较大,则加速度较大(C) 物体具有向南的加速度,则速度的方向一定也向南(D) 物体做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的加速度比前一半时间的加速度小,但后一半时间的速度可以比前一半时间的速度大6.关于直线运动,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是恒定的,速度的方向可以改变(B)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是恒定的,方向也一定不变(C) 加速度随时间不断均匀增加的直线运动,叫匀加速直线运动(D) 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7. 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运动方向一直保持不变(A) (B) (C) (D)(B)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C)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t s 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D)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经过相同的时间,速率变化相同8.一同学骑自行车从家向东出发,沿平直的马路先匀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再匀减速运动刚好到邮局,发信之后,沿原路以原来相同的运动形式运动,刚好回到家。

规定向西为正方向,则下图中能大致描述该同学运动情况的v -t 图象的是 ( )9. 下列四个图象中分别代表ABCD 四个物体的运动,其中不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v t 0S t 0t0t 0a(A ) (B ) (C ) (D )10.甲、乙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t =t 1时刻,甲、乙两物体速度不同,位移相同(B) 在t =t 1时刻,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位移相同(C) 在t =2t 1时刻,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位移不同(D) 在t =2t 1时刻,甲、乙两物体速度不同,位移相同内容简要: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条基本公式2021at t v s += t v v s t 20+= at v v t +=0 as v v t 2202=- 两个重要推论 202t t v v v +=2aT s =∆ 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种特例3、追及和相遇问题、刹车问题4、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①物体仅受重力作用(忽略其它力如空气阻力的影响) ②从静止开始(初速度为零)(2)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3)影响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有关因素:纬度、高度(一般不说明时可以把g 当成定值)(4)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以及典型题目 gt v t = 221gt s =巩固练习:1.火车在通过桥梁、隧道的时候,要提前减速。

一列以54 km/h 的速度行驶的火车在驶近一座石拱桥时做匀减速运动,减速行驶了1.5 min ,加速度的大小是0.1m/s 2,则火车减速后速度为 ( )(A) 6 km/h (B) 21.6 km/h (C) 45 km/h (D) 53.85 km/h2.几个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t 时间内,位移最大的是 ( )(A) 加速度最大的物体 (B) 初速度最大的物体(C) 末速度最大的物体 (D) 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3.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它的速度由v 1变为v 2,经过的位移为x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这段时间内它的平均速度t x v =- (B) 这段时间内,它的瞬时速度为)(2121v v v += (C) 经过2t 时,它的瞬时速度为t x 2 (D) 经过2x 时,它的瞬时速度为21222v v - 4. 一质点以初速度0v 作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下来,关于这个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越来越小 (B)速度变化量越来越小 (C)速率随时间均匀减小 (D)位移随时间均匀减小5. 某质点作单方向直线运动,取0=t 时刻物体所在位置为坐标原点,其位置坐标随时间的变化的规律为t t x 1642+=)(m x 的单位为。

则下列关于该质点的运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该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质点加速度大小为 232s m(C )2s 末,物体速度为 s m 32 (D )2s 内,物体位移为 m 486. 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1s m ,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最后1s 内的位移大小为 ( )(A) 5.5m (B) 5m (C) 1m (D) 0.5m7. 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2s 内、第2s 内、第二个2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 1:1:1 (B) 7:3:4 (C) 2:1:2 (D) 12:3:48. 汽车以s m 20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而紧急刹车,加速度大小为24s m ,则开始刹车后s 6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为 ( )(A)48m (B)50m (C)150m (D)192m9.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变加速直线运动(B) 严格意义上的自由落体运动,在实际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C) 自由落体运动是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D) 不同质量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重的物体下落的快10. 精确的实验表明,地球上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不同。

下面表格给出了广州、上海、北京、莫斯科四个地方所出的地理位置。

可以推算,这四个地方的重力加速度g 按从小到大排列依次是 ( )(A) 上海北京广州莫斯科g g g g <<< (B) 莫斯科北京上海广州g g g g <<<(C) 莫斯科广州北京上海g g g g <<< (D) 广州上海北京莫斯科g g g g <<<11.甲、乙两个物体分别从H 及2H 处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m H 5>),若甲物体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5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物体速度比乙物体大(B) 在下落离地1m 高度时,甲物体与乙物体速度相同(C) 开始下落后,第1s 内,甲物体位移与乙物体位移相同(D) 下落过程中,甲物体的加速度比乙物体大12.摩托车在平直公路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起动,216.1s m a =。

10s 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再运动了50s 。

后来又以24s m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

(1)摩托车行驶的最大速度m ax v 为 ( )(A) s m /16 (B) s m /96 (C) s m /80 (D) s m /4.22(2)求此过程中摩托车的位移s ( )(A) m 96 (B) m 912 (C) m 544 (D) m 120(3)求此过程中摩托车的平均速度v ( )(A)s m /8 (B) s m /16 (C) s m /4.22 (D) s m /25.1413. 一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1s 内的位移是它最后1s 内位移的一半(s m g 10 取),则它开始下落时离开地面的高度H 为 ( )(A) s m /25.11 (B) s m /15 (C) s m /10 (D) s m /1614.小球从180米高处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g = 10 m/s 2)(1) 落地时的速度(2) 落地时间(3) 第4 s 内通过的位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