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设计课后习题及答案
一、在听课过程中回答的问题,答案保证100%正确1、多遇地震的重现期是(c)a、50分b、50天c、50年d、50秒
2、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是(b)。a、美国b、中国c、日本d、印度
3、5级以上的地震属于(d)地震。a、特大b、有感c、强烈性d、破坏性
4、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90%以上属于构造地震。(a)对错
4、计算地震作用时结构的质量或重力荷载应怎样取?
质量:连续化描述(分布质量)、集中化描述(集中质量);
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时,所考虑的重力荷载,称为重力荷载代表值。结构的重力荷载分恒载(自重)和活载(可变荷载)两种。活载的变异性较大,我国荷载规范规定的活载标准值是按50年最大活载的平均值加0.5~1.5倍的均方差确定的,地震发生时,活载不一定达到标准值的水平,一般小于标准值,因此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时可对活载折减。抗震规范规定:
建筑抗震设计课后习题及答案
【篇一:2014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建筑工程—建筑抗震设计(一)课后作业】
class=txt>建筑抗震设计(一)
课后作业
注:本课后作业分两部分,一、在听课过程中回答的问题,答案保证100%正确;二、课后作业答题及成绩(80分试卷,标准是60分通过)。可先下载,一边做题一边收索答案哦。
d、持续时间
b、人工地震
c、火山地震
d、陷落地震
1、震害最严重的只有学校。(注意是“只有”从字眼看肯定不对,实际中小学计幼儿园是一级抗震标准,也就是最高级别)
对
2、目前
世界上发生的地震90%以上属于构造地震。
对
3、李国强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作者之一。
③罕遇地震下结构的弹塑性变形验算,以防止结构倒塌。
“中震可修”抗震要求,通过构造措施加以保证。
8、结构弹塑性地震位移反应一般应采用什么方法计算?什么结构可采用简化方法计算?逐步积分法。其简化方法适用于不超过12层且层刚度无突变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不超过20层且层刚度无突变的钢框架结构及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
10、结构、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不包括内力。(b)
a、是b、非
11、设计地震分组共分为三个小组。(b)a、是b、非
12、李国强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作者之一。(a)a、是b、非
二、课后作业答题及成绩(80分试卷,标准是60分通过)答题成绩是80分
1、平面不规则的类型不包括()。
a、旋转不规则(听课时,只有3种类型,不含该项)
⑵地震是偶然作用,结构的抗震可靠度要求可比承受其他荷载的可靠度要求低。
13、进行时程分析时,怎样选用地震波?p86
最好选用本地历史上的强震记录,如果没有这样的记录,也可选用震中距和场地条件相近的其他地区的强震记录,或选用主要周期接近的场地卓越周期或其反应谱接近当地设计反应谱的人工地震波。
第4章多层砌体结构抗震
的一种动力作用,并且作用时间短,只能使土层产生弹性变形而来不及发生永久变形,其结果是地震作用下的地基变形要比相同静荷载下的地基变形小得多。因此,从地基变形的角度来说,地震作用下地基土的承载力要比静荷载下的静承载力大。另外这是考虑了地基土在有限次循环动力作用下强度一般较静强度提高和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可靠度容许有一定程度降低这两个因素。
2.如何考虑不同类类)、乙类(重点设防类)、丙类(标准设防类)、丁类(适度设防类)。1)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2)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3)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4)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印度
1、主要的次生灾害有(
)。
a、火灾b、瘟疫
c、水灾d、毒气泄漏根据听课和查询,本题为正确。2、性能设计要点有(
)。
a
、规定相应的地震作用标准b、建筑满足的性能水准
c、确立设防地震
d、确立设防性能目标根据听课笔记,本题正确。
3、加速度波形的三大要素包括(
)。
a、持续加速b、峰值c、频谱
1、结构抗震设计计算有几种方法?各种方法在什么情况下采用?
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静力弹塑性法
⑴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等简化方法。
⑵除⑴外的建筑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⑶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和表3—10所列高度范围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可取多条时程曲线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较大值。
2.什么是地震作用?什么是地震反应?
地震作用:结构所受最大的地震惯性力;
地震反应: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内力、变形、位移及结构运动速度与加速度等统称为结构地震反应。是地震动通过结构惯性引起的。
3、什么是地震反应谱?什么是设计反应谱?它们有何关系?
地震反应谱:为便于求地震作用,将单自由度体系的地震最大绝对加速度、速度和位移与其自振周期t的关系定义为地震反应谱。
第2章场地与地基
1、场地土的固有周期和地震动的卓越周期有何区别和联系?
由于地震动的周期成分很多,而仅与场地固有周期t接近的周期成分被较大的放大,因此场地固有周期t也将是地面运动的主要周期,称之为地震动的卓越周期。
2、为什么地基的抗震承载力大于静承载力?
地震作用下只考虑地基土的弹性变形而不考虑永久变形。地震作用仅是附加于原有静荷载上
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区的大跨度屋盖结构,长悬臂结构,烟囱及类似高耸结构和设防烈度为9度区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12、为什么抗震设计截面承载力可以提高?
地震作用时间很短,快速加载时,材料强度会有所提高。
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时,对结构构件承载力加以调整(提高),主要考虑下列因素:
⑴动力荷载下材料强度比静力荷载下高;
b、构造
c、结构
d、构建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主编是()。
a、王亚勇
b、张耀庭
c、李杰
d、李连杰
6、在集集大地震中经济损失()美元。
a、80亿
b、49亿c、94亿(听课时老师讲解,查询为92亿,最相近)d、8亿
7、多遇地震的重现期是()
a、50分
b、50天
c、50年
d、50秒
8、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是()。
1、怎样理解多层砖房震害的一般规律?
场地特征周期是根据覆盖层厚度d和土层等效剪切波速vs按公式t=4d/vs计算的周期,而软场地的vs小于硬场地的vs,远震的vs小于近震vs,故之。
7、一般结构应进行哪些抗震验算?以达到什么目的?
为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要求,规范规定进行下列内容的抗震验算:①多遇地震下结构允许弹性变形验算,以防止非结构构件(隔墙、幕墙、建筑装饰等)破坏。②多遇地震下强度验算,以防止结构构件破坏。
b、扭转不规则
c、凹凸不规则d、楼板局部不连续
2、5级以上的地震属于()地震。
a
、特大b、有感
c、强烈性d、破坏性
3、在2008年的四川省汶川县的地震中,大概有()人受灾。
a、7826万
b、4624万
c、624万
d、462万
4、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应重视建筑结构的规则性和合理的建筑()体系选择。
a、构思
设计反应谱:地震反应谱是根据已发生的地震地面运动记录计算得到的,而工程结构抗震设计需考虑的是将来发生的地震对结构造成的影响。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不能采用某一确定地震记录的反应谱,考虑到地震的随机性、复杂性,确定一条供设计之用的反应谱,称之为设计反应谱。
设计抗震反应谱和实际地震反应谱是不同的,实际地震反应谱能够具体反映1次地震动过程的频谱特性,而抗震设计反应谱是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在总体上把握具有某一类特征的地震动特性。地震反应谱为设计反应谱提供设计依据。
ss=txt>第1章绪论
1、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建筑物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烈的程度。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烈度。
5.试讨论结构延性与结构抗震的内在联系。
延性设计:通过适当控制结构物的刚度与强度,使结构构件在强烈地震时进入非弹性状态后仍具有较大的延性,从而可以通过塑性变形吸收更多地震输入能量,使结构物至少保证至少“坏而不倒”。延性越好,抗震越好.在设计中,可以通过构造措施和耗能手段来增强结构与构件的延性,提高抗震性能。
5、一般情况下,可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的地震基本烈度。(a)a、是b、非
6、唐山大地震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a)a、是b、非
7、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a)a、是b、非
8、结构体系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a)a、是b、非
9、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而另外部分采用桩基。(a)a、是b、非
对
人死亡,查一位数呢)
对
5、一般情况下,可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的地震基本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