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散文概论1、散文作为文体名词,是南宋人最早提出的,见于南宋末年罗大经的《》一书。
鹤林玉露2、孔子的{ }说对文学的社会作用作了全面的分析与肯定,也为后世的文统、道统之争埋下伏笔。
兴观群怨3、{ }是我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奠基石。
先散文4、司马迁作史记是为了{ , } 成一家之言。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5、丕《》是我国散文理论史上的第一座丰碑。
典论-论文6、柳宗元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游记的作家,《》是其代表作.永州八记7、桐城派的优秀散文作品,记人叙事如方苞的《》,写景的名作则以鼐的《》为代表。
左忠毅公逸事、游泰山记8、古代散文分为四大类:记叙性散文、议论性散文、{ }、{}应用性散文、赋和骈文9、用散文写成的一部体系完整的历史著作是《》,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提纲。
春秋10、孔子的{ }说对文学的社会作用作了全面的分析与肯定,也为后世的文统、道统之争埋下伏笔。
兴观群怨11、《》开了中国古代散文单篇史论的先河。
过论12、鲁迅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13、散体大赋最富代表性的作品是司马相如的《》。
子虚上林赋14、从袁宏道到岱,晚明小品文在写景、{ }、叙事等方面开拓了散文的领域,丰富了散文的表现手法。
记人15、散文是文体的基本样式之一。
中国古代“散文”文体名词在————出现。
南宋16、以表达方式为主,兼顾应用与语言特点将古代散文分为四大类:————性散文、议论性散文、————性散文、赋和骈文。
记叙性、应用性17、史传文起源于先历史散文,如《左传》等。
正式出现以人物为描写中心的史传文则从汉代————的《史记》开始。
他在史学上开创了纪传体的史学体例,在文学上则首开传记文学。
司马迁18、记叙文容很复杂,除人物传记、山水游记、亭台楼阁记外,其他记叙器物杂事而不易归类的文章,都可归入其他杂记一类。
如清代学伊的《》、————的《病梅馆记》等名篇。
核舟记、龚自珍19、历史论文是指议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专门探讨历史理论的论说文章。
其一是直接评论历史的专论,如————的《过论》、洵的《》。
贾谊、六国论20、应用文,即实用文。
这类文章在古代散文中所占比例很大。
常见的如:书信、序跋、赠序、公牍、————、哀祭、————七种。
碑志、箴铭21、古代散文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时期、两汉晋南北朝时期、————时期、元明清时期。
先、唐宋22、对于优秀的古代散文作品来说,“”是其不可或缺的基本品质;“善”————”是其形态,更是其境界。
则是文章蕴的理性精神与人格力量;“————真、美23、勰的〈〉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一部最杰出的巨著。
全书五十篇,“体大思精”,有完整的科学体系和严密的组织结构。
文心雕龙24、————是指王赢政统一中国建立朝之前(公元前221年)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的散文。
它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奠基石。
先散文25、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散文大致沿记事与记言两个方向发展。
《尚书》中的记言成分,后来发展为以记言为主的《》;侧重记事的《春秋》则发展成为以记事为主的《左传》;而将记言与记事趋向结合发展成为《》。
国语、战国策26、先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合称老庄。
道家的经典著作是《》和《》。
这两本书在诸子散文中独具风采,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老子、庄子27、《》的文章标志着先说理文的成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就是出自于该书的名句。
荀子28、贾谊的代表作《》开了中国古代散文单篇“史论”的先河。
史论以历史事实作为论说的对象,从中得出结论。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就是出自于该文。
过论29、自宋代以来,常有人将“班马”并称,“史汉”共举,说明————与司马迁,《汉书》与《史记》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也说明了《汉书》的史学、文学成就较为接近《史记》。
班固30、如按汉赋的表现形式来划分类别,则相应可分为汉初的————,西期至东期的散体大赋,东后期的抒情小赋。
其中————是汉赋成熟的标志,也是汉赋的主流和代表。
骚体赋、散体大赋31、散体大赋在《七发》的开创下,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
散体大赋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司马相如的《》。
子虚乌有赋32、————的《三国志》是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之一,在中国正史著作中属上乘之作。
写人记事虽不及《史》、《汉》,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如文笔简洁,尚能注意刻画人物性格等。
寿33、赋作写美人自宋玉《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开始,以后司马相如也作《美人赋》,而植的《》写美人是后来居上。
洛神赋34、————是南朝著名作家。
他精于为文,晚年才思减退,“时人谓之才尽”。
他的《恨赋》、《》最为有名。
江淹别赋35、在中唐时期,由于愈的倡导和柳宗元的大力支持,出现了一次影响广泛的古代散文文体和文风的改革,文学史上称它为“”。
所谓古文,是唐朝人的说法,是与当时流行的骈文对比而言的。
古文运动3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一名句源自“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愈所作的说理文中的一篇杰作《》。
师说37、初唐时期文坛仍然盛行骈体文,但当时的骈体文中也留下了一些容和文采有特色的名作。
如————的《谏太宗十思疏》、————的《滕王阁序》等。
征、王勃38、宋代继唐代之后古代散文全面繁盛,它是新古文运动完成后的产物,是古代散文发展的————次高潮。
其显著表现是宋代散文作品的繁富与名家名作众多,作家和作品的数量均超出唐代。
第四39、————是宋代成就最高的散文家。
作为“唐宋八大家”的重要一家,他的散文代表作有:《方山子传》、《前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等名篇。
轼4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这些千古名句出自仲淹的散文名篇《》。
楼记41、清初散文家都是易代作者,就学术修养加以区分,一类是著名学者,如————、顾炎武、王夫之;一类是文人作家,如被称为清初三大家的————、禧、汪碗是代表。
黄宗羲、侯方域42、以桐城人————、大木魁、鼐为代表的桐城派是清中期最大的散文流派。
在艺术上,选材精当,行文畅达,结构谨严,雅而不奥,质而不俚,清通自然。
这些都体现了桐城派散文是中国古典散文的总结的结果。
方苞43、桐城派的优秀散文作品,记人叙事如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写景的名作则以————的《登泰山记》为代表。
鼐44、新文体散文的开创者是————。
其代表作有传记《谭嗣同》和政论文《少年中国说》等名篇。
梁启超45、狭义的古代散文,是指一种除————、小说、戏剧以外,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和形式美的单独成篇的文体。
诗歌、情感性46、约在先时期的春秋中叶,作为最早的散文集《》已成书。
因为先的书籍多次引述该文集。
尚书47、游记体文学的真正出现并趋于成熟是在唐代,代表作家是————,他写了著名的《永州八记》。
此后历代有山水游记名作出现,如宋代————的《游褒禅山记》等。
柳宗元、王安石48、古代论说文以论说的容分,可分为:————、哲理文、历史论文、————论文四种。
政论文、文学49、文学论文是指论说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文学理论本身的文章。
如勰的《》,包含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文学评论,是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理论的一个总结。
文心雕龙50、赋,作为一种文体名称在战国末期已经出现。
战国末期————作《赋篇》、————有《风赋》、《登徒子好色赋》、《神女赋》等。
荀子、宋玉51、晋南北朝时期是古代散文的求美阶段。
其中————的《出师表》、渊明的《桃花源记》、————的《兰亭集序》是这一阶段最著名的散文。
诸亮、王羲之52、中国古代散文,作为文学的一支,必不可少地具有————作用、教育作用和————作用。
古代散文以其自身的特点显现上述三项相互联系的社会作用。
认识、审美53、甲骨卜辞和《易经》中的卦、爻辞是书面散文的萌芽;而《》与《》则是古代散文成型的书面著作。
尚书、春秋5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出自儒家“亚圣”孟轲及其弟子等人共同的著作〈〉。
孟子55、《》与《论语》、《周易》是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三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
它在古代散文的研究中也应被重视。
老子56、《》的文章是先论说文发展的最高阶段。
它善于运用大量的寓言和历史故事说理,如“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等著名寓言都出自该书。
非子57、————与非同为荀子的学生。
他的代表作《谏逐客书》写在统一六国前,善于辨难,辞气恳切,文辞华丽,具有策士的文风。
斯58、《》一书是西汉王安及其门客集体编著的汉代学术散文。
神话“女娲补天”、“嫦娥奔月”以及寓言“塞翁失马”等就是出自于该书。
子59、————是汉代最杰出的散文家,他的《史记》是汉代最伟大的历史著作和文学著作,是古代传记文学的典。
司马迁60、汉初,指西汉武帝以前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赋作家主要有贾谊、枚乘等人,赋的形式主要有少量的骚体赋和散体大赋《》。
七发61、————的散文开了清峻、通脱的新风气。
所谓清峻,即文章简约严明,反对繁琐;所谓通脱,即想说什么就写什么。
他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和诸亮的《》是建安时期散文的名作。
操、出师表62、南北朝,尤其是南朝骈文最发达。
这个时期的骈文,对仗更要工整,用典更趋繁密,词藻更求富丽,句式多用四字句、六字句。
南朝齐代————的《北山移文》是当时骈文的代表作。
孔稚王圭63、渊明是东晋著名的诗人,他的赋作也很出色。
《》是一篇色彩浓丽,不同于他的诗文朴素淡远风格的爱情赋。
闲情赋64、庾信是北朝最杰出的赋家。
今存15篇赋中以《》为最杰出的作品。
该赋是他晚年所作,赋文历叙梁朝的兴亡和自己的身世经历,抒发对故国的思念。
杜甫对他的赋的艺术成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哀江南赋65、————是唐代最大的散文作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他对散文发展的贡献有三条:第一,恢复了先两汉古文的传统和历史地位;第二,扩大了散文的应用围;第三,提高了散文的文学价值。
愈6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一名句源自“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愈所作的说理文中的一篇杰作《》。
师说67、创作了《捕蛇者说》、《童区寄传》等散文名篇的作者是————。
他是唐代杰出的散文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与愈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宣传者,后人把他们合称为“柳”。
柳宗元6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千古名句出自初唐诗人王勃的骈文精品《》。
滕王阁序69、————是北宋新古文运动的领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代表作有《醉翁亭记》、《秋声赋》等名篇。
欧阳修70、“唐宋八大家”是指:唐朝的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轼、辙、王安石和————。
洵、曾巩71、————是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
他留下的散文名篇《指南录后序》与他的诗《正气歌》、《过零丁洋》一样,表现了我国古代知识分子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激情,很有时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