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气功基础——静功气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承,我的朋友heshang 40多年前偶得气功宝典并长期坚持练习,颇有心得。
为了批判有些气功网站故弄玄虚、宣传迷信、疯狂敛财的不正之风,作者根据记忆和心得整理成文,以唯物辩证法观点诠释气功,授权发表。
目录:一.前言二.气功生理三.呼吸四.姿势五..练功,六.气感和得气七.禁忌、不宜、副作用及其它八.结束语1.1出处40多年前偶尔读到的一本书使我与气功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本书的书名就叫《气功》[注1]。
作者的姓名可惜现在记不起来了,记得是龙华医院的中医科主任,解放前做过和尚,是一名医僧,解放后还俗,就职于上海龙华医院。
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倡中医学西医,西医学中医,作为中西医交流的论文,撰写了气功这本书,字数不多,大约不到一万字。
作者自述,试图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对中国古老的气功作一次深入浅出的阐述,为新中国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务。
我原来并不接受气功,对气功玄之又玄的表述,常常使人如隧云里雾里,神化了气功,就远离了民众,很多想学气功的人被排斥在门外。
这本书的优点是看得懂、记得住、学得会、可体验,虽然只读过一遍,至今还能背出90%,学以致用,得益非浅。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承,本人在记忆和感悟的基础上,根据练功的心得整理成文,供愿意学习气功的读者参考。
1.2什么是气功提起气功,我们就会想起早些年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关于气功的神奇故事,气功大师发功,隔墙取物,为千里之外的病人治病,把功力贮存在茶叶里,成了信息茶,饮用后可治百病,延年益寿。
这些都是伪气功、伪科学,是骗人的。
现在虽然没有了市场,但影响犹在,在一些气功网站上,成了宣传迷信和赚钱的工具。
只有普及气功知识,才能消除人们对气功认识上的误区。
什么是气功?气功就是应用有规律的呼吸运动自我养生的一种方法。
气功有动功和静功之分,动功如太极气功,也称太极拳。
本文所述是静功,静功是气功的基础。
静功也称吐纳,在寺庙里也称坐襌、卧襌。
动功是内外兼修,难度较高,需要在有人指导下练习。
静功主要是修内力,养脏腑。
练静功加上适当运动,一样能起到内外兼修的效果。
练静功就是练呼吸,长期坚持练习气功,可以有效提高血液中的氧浓度。
有的人脸色红润,鹤发童颜,是因为他血液中的氧浓度高,体表毛细血管丰富。
有的人脸色灰暗,是因为他血液中的氧浓度低,毛细血管堵塞,因此新陈代谢功能差,容易得病。
练习气功可以打通堵塞的毛细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不但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而且会使人感到精力充沛,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提高工作效率。
按照本文提供的方法,稍有文化的人,都能自学练习气功。
破除了迷信和铜臭,气功将有可能在民间普及。
二. 气功生理2.1营养的三大来源一个健康的身体,需要依靠细胞的新陈代谢来维持,而细胞的新陈代谢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才能充分的进行。
食物、水和空气是构成营养的三项基本元素。
有人统计,没有食物,有水和空气,生命大约可以维持一个月。
没有食物和水,生命大约可以维持一个星期。
因为食物中有水,所以有食物和空气而没有水的命题不存在。
虽有食物和水,没有空气,生命只能维持几分钟,可见空气对生命是多么重要。
食物是人类营养构成中的主要原料,人从出生直到死亡,需要不断进食食物,以提供人体生长所需要的基本原料和人体活动的能量来源。
人体的70%是水,水既是合成生命物质的基本元素,也是输送营养物质的溶剂。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食物和水需要和氧气结合发生化学反应才能生成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空气中有21%是氧气,人体通过呼吸,使氧气溶解在血液里,参与营养物质的合成。
人对空气的依赖甚于鱼对水的依赖。
过去,由于食物匮乏,人们的大部分支出都是用来满足对食物的需求,因此,一说到营养,马上就会想到食物,今天,人们对滋补品的追求,仍然是食物的延伸。
以前水在农村是不化钱的,在城市里化的钱也不多,人们并不重视水在营养中的作用。
无论在城市或农村,空气都是不化钱的,空气是最重要的营养物质,人们普遍没有概念。
因此,多呼吸空气,尤其是新鲜空气,也是人类补充营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练习气功,就是调节机体内部的平衡,增强人体对氧气的吸收能力,提高血液中的氧浓度,从而达到均衡营养,激发细胞活力,祛病强身的目的。
2.2呼吸和肺活量人类靠肺呼吸,肺是由千千万万个肺泡组成的,在这里,空气和血液相互接触,空气中的氧溶解到血液里,释出血液里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气,随剩余的空气排出体外。
一个正常成年人的肺活量大约是1.6~2.0升,每分钟呼吸20次,每次呼吸的空气量大约是肺活量的10%左右,因此,一个人每分钟需要呼吸的空气量大约在3.2~4.0升。
造物主把人类的肺设计成一个堆栈,堆栈的运作方式是先进后出,后进先出,大部分空气在肺泡中的停留时间很少。
而且,在正常工作状态,只有一小部分肺泡在工作,大部分肺泡处在闲置状态,其中一部分肺泡就会因长期不工作而发生退化。
如果减少呼吸次数,增加呼吸深度,延长空气在肺泡中的停留时间,理论上每分钟呼吸2次就能满足人体对氧的需求。
这时,那部分闲置的肺泡也被激活。
我们平时呼吸时实际吸收的氧气,不足吸入量的1%,在大部分肺泡被激活的情况下,空气和血液接触的面积增加,血液溶解空气中氧的能力也会增加,因此每分钟呼吸一次也能满足人体对氧的需要。
我们练习气功,就是通过有规律地控制呼吸的节奏,增强肺泡溶解氧气的能力,提高血液中的氧浓度,充分激活人体各器官的功能,从而使生命朝气蓬勃。
2.3心肺互动和气针通常情况下,呼吸的快慢是由心脏跳动的节奏来控制的,例如,奔跑时,心跳加速,呼吸也会变得急促。
这是因为在运动时,人体消耗的氧气增加,需要血液加速流动,心跳加速,呼吸也相应加速。
练习气功时,呼吸的快慢是由人的意念控制的,呼吸变得慢而悠长,心脏的跳动也会相应变慢,而且变得强而有力,这就是心肺互动。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心脏是输送血液的动力,血液通过心脏,进入主动脉,再进入小动脉,然后进入毛细血管,为新陈代谢送去营养物质,也将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带出,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
血液通过毛细血管进入静脉,回到心脏。
人体中有亿万条毛细血管,遍布于全身的皮肤、肌肉、各种脏器。
这些毛细血管中有一部分是被堵塞的,长期得不到新鲜血液的补充。
在毛细血管的两端,一端是动脉,一端是静脉,在心跳主导呼吸的情况下,毛细血管的动脉端是正压,静脉端没有压力。
在呼吸主导心跳的情况下,动脉端是正压,静脉端有一个负压。
就是说,一端有推力,一端有吸力,使一部分原来闭塞的毛细血管得到疏通。
这个负压还有一个作用,负压所产生的吸力像针灸用的钢针一样,刺激神经末梢,激活细胞,好像有千千万万根钢针同时在进行针灸,人体会有一种麻麻的感觉,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气针。
它刺激穴位,激活对应的器官,并使一部分长期阻滞的毛细血管得到疏通,促进新陈代谢。
2.4按摩作用人们在练习气功时,空气在体内按一定的规律运动,轻轻地挤压胃、肠等各种内脏器官,好像按摩师在按摩一样,使这些脏器的毛细血管得到更多血液的供应,对胃的按摩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对肠子的按摩促进肠子蠕动,有利于吸收营养,同时,能够使食物残渣变得柔软,使大便通畅。
三.呼吸3.1呼吸的方法我们练习气功实际上就是练习呼吸,也叫练吐纳。
平时我们是用鼻子呼吸,练气功时,一个呼吸程序分别由口和鼻来完成,即用鼻子吸气,用口呼气。
我们要集中思想在呼吸上,排除一切杂念,双眼微闭,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舌尖抵住下齿龈,用舌面的升降或咀唇的开合度控制气流的速度。
吸气时,轻合双唇,慢慢吸,如涓涓细流,吸足。
呼气时,双唇微启,慢慢呼,自然、平和、匀速,呼净。
3.2四种呼吸方式人类自然的呼吸方式有两种,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在自然人群中,多数人是腹式呼吸,少数人是胸式呼吸。
练习气功有四种呼吸方式,我们主要推荐使用前面三种。
3.2.1腹式呼吸吸气鼓腹,呼气收腹。
吸气时,腹部慢慢鼓起,吸进的空气首先储存在腹腔内,然后再填满胸腔。
呼气时,先将胸腔内的空气压入腹腔,再将腹腔内的空气慢慢呼出,腹部自然下落,快要呼尽时,用力收腹,把腹腔内剩余的气体排出体外,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呼吸过程,如此周而复始3.2.2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相反,吸气收腹,呼气鼓腹。
吸气时,慢慢收腹,使吸进的空气储存在胸腔内,胸部稍稍鼓起。
呼气时,胸部用力下压,腹部微微鼓起,把胸腔内的空气慢慢压入腹腔,然后呼出,不断重复。
3.2.3锤式呼吸锤式呼吸就是把一个吸气或呼气的过程分成若干个小的等分,像打桩的气锤一样,可以和腹式呼吸或胸式呼吸结合,这样,我们在练功时,实际上已经有了四种呼吸方式。
锤式呼吸有很大的冲击力,可以打通一部分严重阻滞的毛细血管,使这一部分毛细血管恢复活力。
3.2.4真呼吸这是一种最原始的呼吸方式,生物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呼吸功能,真呼吸不仅用肺呼吸,还用全身的细胞呼吸。
在真呼吸状态下,用鼻子吸气和用口呼气的过程是连续的,即呼吸的堆栈方式变成了隧道方式,呼吸变得特别慢而悠长。
我们不主张普通人练习这种呼吸方式,只有造诣深厚的气功大师才可以练习。
在这里,我们要强调指出,初学气功的人以及大多数练习气功的人不要去尝试练习这种呼吸方式,以免伤害脏器。
气功作为一种养生的方法,练习前面三种呼吸方式就足够了。
四.姿势练习气功的姿势可以多种多样,主要有站姿、坐姿、卧姿,还有人是蹲着练气功的,基本的要求是端正、自然、放松。
下面介绍三种方式。
选择哪一种姿势练功,往往是由练功的环境决定的。
4.1站姿通常在室外练功的时候采用站姿,这时应该背风站立,双脚平行如肩宽,也可以站成八字形,双手自然下垂,中指贴裤中缝。
双目平视,认定前方一目标物,似看非看,视而不见。
吸气和呼气时身体自然伸缩。
4.2坐姿可以有正坐和盘腿坐,正坐时,双脚平行或成V字形,双手放于大腿上,其它如站姿。
4.3卧姿卧姿可以有仰卧、侧卧,解开领扣和放松裤带,让腹部有更大的自由空间。
仰卧时,双脚平行或成V字形,也可成八字形,双手中指贴裤中缝,也可放于股腹之间,枕头应稍高,防止血液大量集中到头部。
卧姿更适用于那些容易失眠的人,临睡前练一会气功,往往会帮助人自然入睡。
练功的姿势并不重要,可以在任何一种姿势的情况下练功,重要的是自然、放松。
五.练功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一些气功的基本知识,现在我们可以练功了。
由于呼出的气体中会带出大量的水分,所以练功前最好喝一杯温开水或牛奶。
以补充体内的水分。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一些环节:5.1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练功要循序渐进,要先易后难,这里包括三层意思,首先,对初学者来说,把呼吸从每分钟20次降到每分钟10次左右,先练顺呼吸。
然后再增加呼吸深度,从每分钟呼吸10次逐步降到5~7次,选择一种或几种呼吸方式做到能够很自然地控制呼吸节奏,不要刻意追求呼吸深度;其次,每次练功时,呼吸深度也是逐步增加,可以从每分钟呼吸呼吸10次逐步降到每分钟5~7次,再降到每分钟3~5次或更低,其间分别进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以及锤式呼吸,这样每次练功时可以有四种呼吸方式;在此基础上对长期坚持练功的人来说,在每次练功的过程中,呼吸次数可以主要控制在每分钟3~5次为主,其间尝试串插一次或几次深度较高的呼吸,如把呼吸降到每分钟2次或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