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电信家庭网关与增强型终端综合管理系统接口技术要求
中国电信家庭网关与增强型终端综合管理系统接口技术要求
V2.0于2008年6月发布,优化了实现ADSL/LAN上行e8-C家庭网关的管理流程和模板;
V3.0于2010年7月发布,增加了EPON/GPON上行家庭网关设备的管理要求和参数模板,增加了基于逻辑ID的管理流程。
本标准与《中国电信家庭网关(e8)与终端综合管理系统(ITMS)接口技术要求(V3.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2012 SX-053
中国电信家庭网关技术要求-机卡分离型设备
RFC 1867
Form-based File Upload in HTML
RFC2616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 HTTP/1.1
RFC2617
HTTP Authentication: Basic and Digest Access Authentication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士龙、侯象飞、谢明、赵伟峰、金海、刘文超、万象。
本标准于2007年3月首次发布,2008年6月进行了首次修订,2010年7月进行了第2次修订,本次为第3次修订。
本标准历次主要版本的发布时间及测试验证情况为:
V1.0于2007年3月发布,确定了接口技术要求,并实现了对ADSL/LAN上行e8-B家庭网关的管理;
3)中国电信家庭网关与增强型终端综合管理系统接口技术要求
4)中国电信增强型终端综合管理系统(ITMS+)技术要求
5)中国电信家庭网络终端管理接口技术要求
6)中国电信家庭网关统一外观需求规范
本标准主要依据中国电信企业标准《中国电信家庭网关总体技术要求》中对于家庭网关的管理要求,结合中国电信近年来在家庭网关业务运营中总结的经验、新型家庭网关以及IPv6等网络技术发展的需求,定义家庭网关与增强型终端综合管理平台(ITMS+)之间的参数模型、业务流程等相关接口技术要求,以实现对家庭网关的管理功能。随着中国电信家庭网关技术标准体系的发展完善,还将制订后续的相关标准。
1——增加了机卡分离型家庭网关管理(见第5.9章)
2——增加了IPv6管理模型和流程(见附录C和附录F)
3——增加了设备能力模型、DLNA、环路检测、数据流双向限速及全路由模式相关参数模型(见附录C)
4——附录E的设备告警内容改为参见《中国电信家庭网关总体技术要求》附录D和《中国电信家庭网关技术要求-机卡分离型设备》附录E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2009年3月
目
前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在《中国电信家庭网关(e8)与终端综合管理系统(ITMS)接口技术要求(V3.0)》基础上编写而成。
本标准是中国电信家庭网关系列技术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及名称预计如下:
1)中国电信家庭网关总体技术要求
2)中国电信家庭网关技术要求-机卡分离型设备
DIP
DestinationInternet ProtocolAddress
目的互联网协议etworkAlliance
数字生活网络联盟
DMS
Digital Media Server
数字媒体服务器
DPORT
DestinationPort
目的端口号
DSCP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point
缩略语
英文全称
中文全称
AC
Access Controller
无线控制器
ADSL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不对称数字用户线
ALG
Application Level Gateway
应用层网关
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异步传输模式
CPE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CT 2270-2013
中国电信家庭网关总体技术要求
本标准替代了Q/CT 2271-2010《中国电信家庭网关(e8)与终端综合管理系统(ITMS)接口技术要求(V3.0)》。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由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技术部组织制定,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起草。
RFC2246
The TLS Protocol, Version 1.0
SOAP1.1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SOAP) 1.1
SSL3.0
The SSL Protocol, Version 3.0
TR-069
CPE WAN Management Protocol
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
用户侧设备
CWMP
CPE WAN Management Protocol
用户侧设备广域网管理协议
DDNS
Dynamic Domain Name Server
动态域名解析
DHCP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5——优化了基于逻辑ID的设备首次注册时的业务下发流程(见附录F.22)
中国电信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家庭网关与增强型终端综合管理系统的接口要求,包括接口的基本RPC方法调用,接口的安全性连接定义以及设备认证、参数监视、参数配置、软件升级及测试诊断模块的详细接口调用过程和参数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家庭网关与终端综合管理系统之间的接口开发,为中国电信家庭网关与终端综合管理系统进行互通性测试提供依据。
差分业务编码
DSL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数字用户专线
DS-Lite
Dual Stack Lite
双栈方式
EFR
TR-098
Gateway Device Version 1.1 Data Model for TR-069
TR-104
Provisioning Parameters for VoIP CPE
TR-142
Framework for TR-069Enabled PON Devices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