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高考作文

贵州高考作文

贵州高考作文
沧海霁月,落崖惊风。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在灯红酒绿的都市中,在余音绕梁
的低回处,在清风送爽,点点星光之下,人,如同窗外的帘燕,在归途中几度徘徊。

能见证人类在现代化的大路上越来越远的一个代表性群体之一便是猫。

曾几何时,猫
已经从肩负重任的卫家战士蜕变成养尊处优的宠儿。

当我们高唱“老鼠爱大米”的时候已
激不起猫的半点儿斗志——它早已转变了习性,爱上了鱼。

是什么使猫失去了捉老鼠的本能?又是什么使猫从猎人变成猎物?我想说“不”,猫决不是坐享其成的观望者,它的体内
还潜存着奋斗的本能。

随着历史的飞跃和时代的变迁,人类用双手创造出生生不息的文明。

文明的力量是伟
大的,它不仅存在于精神,更渗透进政治、经济等物质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不仅仅大幅度
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类的生活环境。

我们不否认这种变化带
给人类的优越,但伴随着进步而来的种种矛盾也日益突显。

而对优越的物质环境,人们失
去了奋斗的本能,越来越不愿劳动,甚至耻于劳动。

各种高端科技产品及机器都以代替人
类劳动为主要目标。

殊不知,双手的解放引发了思维的惰性。

奋斗与劳动是大自然赋予的
本能,而自然的本能在逐步褪去了,也标志着人类作为一种自然的生物却脱离了自然,离
自然越来越远。

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这便是自然留给我们的本能。

情感也是如此。

“住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之王。

走在拉萨城中,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这是仓夹嘉措留下的诗句,也是他对于人性本能不可抗拒的写照。

他充满传奇色彩的
一生,全是为这种本能而活。

他不贪恋权位,更不为财富而诱惑,他的心,时时刻刻寻找
人间最真实的情感,他把人间的至真至爱,把人间最美好的天性释放得淋漓尽致。

问佛:为什么总也遗憾?
佛曰:没有遗憾,无法体味幸福。

问佛:为什么下雪总在夜里?
佛曰:美好的东西总在不经意间流走。

仓夹嘉措这样问,人类也这样问,因为我们总是在美好中留下遗憾,正如我们已淡去
的本乱。

猫被诱惑蒙蔽了双眼,忘记了本能。

但我相信,人不会在科技的溺爱下失去追逐真性
情的天性,更不会失去奋斗的本能。

人是一只帘燕,在自然的窗前徘徊,依然如泉般清澈,依然如茶般香醇,也依旧满身花雨又归来……
一位漆工的分内职责当然是为器具家什上漆,当他为船主打工时为船舶上漆也便是他
应该对此负责的分内之责了。

而当船舶里出现了漏洞,漆工本可以视之无物,然而出于无
意又或许是自觉,漆工填补了漏洞,做了分外的好事。

故事的结局皆大欢喜,漆工因为自
己无意、自觉的职业操守赢得了实惠的奖赏,而船主则与扬帆归来的孩子们团聚。

故事很温馨,然而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每天我们从新闻、网络上得知不少因为职
业道德荒废、社会公德缺失而导致的悲剧与恶性事件,诸如食品安全问题中生产商为了谋
取暴利而罔顾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在食品生产、流通、销售过程中,公害食品得以一路绿
灯顺利过关,最后入人之口,酿成食品危害。

我们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我们
有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却得不到实行?为什么我们有食品安全管理法律却得不到执行?这里
面当然存在追求利润的经济原因,然而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的缺失却是相当重要的原因。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可以理解,然而每个人对自己职业的不
负责岂不是将自己所在的社会推向万劫不复的境地!在人与人普遍联系的今天,损人往往
最终的结果是不利己,推脱责任、敷衍塞责的结果往往是被问责,而事不关己论调者往往
害了整个社会的公德与风气。

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的协同合作产生了职业分化之后变得更加紧密,然而却将人与人相
隔离。

士农工商,各谋其事,绝不越出职业半步。

然而面临着我们共同应当具有的人性与
公德,职业操守与职业道德就会升华为对全社会的责任心与公益心。

近日,我们就被这样
的事迹感动着:一位年轻的女教师为了挽救学生的生命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陷身车祸,当
她以残疾人的身体复苏的时候,她赢得的是整个社会的赞誉;一位客车司机面对飞来横祸,用生命中的最后一丝气力将正在行驶的客车熄火停靠,挽救了一车乘客的生命,而他并没
有以行将谢世对自己的职责说“不”,而是以英雄般的勇气承担了下来,当然所有乘客都
用余生来感恩这位称职的好司机、一位具有公德的好公民。

我们常说在社会生活中“小心行得万年船”,然而为了我们自己和整个社会,我们一
定更会认同“公德行得万年船”!
某自然保护区出台的严禁给野生动物喂食的规定看似不近人情,实则用心良苦。

我想,此举旨在防止动物对“嗟来之食”过度依赖,意在培养动物独立觅食的能力。

其实,在自
然界,无论是被老鹰摔下悬崖才得以学会飞翔的雏鹰,还是只有挣扎后破茧而出才能够拥
有美丽翅膀的蝴蝶,动物们无不都是在独立面对并解决困境后才得以成长从而更加强大。

但反观人类社会,太多的孩子在亲人无微不至的“周到服务”下散失了独立生活的
能力;太多的学生在老师“填鸭式”的教学中散失了独立思考的渴望。

泰戈尔说:“我把
花热烈地放在我的心上,结果花谢了。

”老师与家长对孩子的爱毋庸置疑,但正是这种过
度的关爱将原本应在广阔天地中接受风雨洗礼的“花儿们”束缚在了温室。

而一旦他们所
依赖倚仗的条件不再存在,那些丧失独立能力的“祖国花朵”又该如何面对烈日骄阳,冰
雪冷霜?恐怕,他们难逃凋谢的命运。

当你享受着亲人朋友的庇护不愿独立时,请不要忘了,世界是一片海,命运是风,所
有的相遇与离别,不过是瞬间的波涛。

那个供我们安逸的小舟总有一天会分崩离析,而我
们最终只有也只能靠自己与命运的风浪搏击。

正如海子所说:“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跟稚嫩的自己告别,也许路途有点艰辛,有点孤独,但熬过了痛苦,我们才能得以成长。

”尽管那段拒绝依赖,通往独立的旅途并不平坦,但唯有经历过我们才能收获成长,而这一路上的磅礴与宏伟,也定会渗入我们的骨髓,让我们自此拥有在天地间傲然挺立的根基。

用独立拥抱成长,我们需要如沈尹默所说的“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并没有靠着的”魄力,亦需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追求,需要如罗蒙诺索夫一般14岁就一人步行几千俄里求学的执着,亦需要像平凡女孩孟佩杰一样十几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养母的责任与担当。

让我们勇敢地迈出独立的步伐,在艰难困苦中体味生命在砥砺自我中收获成长。

沧溟先生在诗中写道:“你如不勇敢,谁替你坚强/你若不潜心,谁替你思想/你若不投入,谁替你幸福/你若不振翅,谁替你飞翔。

”独立使人成长,独立让人坚强,让我们做自己的光芒,在这浩渺的天地间倔强发光。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