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4式太极拳单元教学计划单元第1学时学习目标:(1)记住动作名称。
(2)学会动作方法,逐步达到方向正确、路线清楚,动作舒缓、连贯。
(3)通过切磋、交流,体验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情感。
学习内容:(1)手型原理:拳、掌、勾(2)手法原理:掌法:掤法、捋手、挤法、按法、单推掌、穿手、搂手太极手型、手法动作方法:手型原理: (1)掌型做法:五指自然伸直微分,手指向掌心侧微屈不伸直,指肚微向手背撑张,虎口撑圆,掌心内凹。
(2)拳型做法:四指自然卷屈,拇指扣于食指第二指节上。
(3)勾型做法:五指指尖自然捏拢,屈腕。
手法原理:(1)掤法:屈臂呈弧形横于胸前,掌心对胸口,力达前臂外侧。
要求:肘尖下垂,既不可软缩也不可僵硬,劲力上做到掤在两臂。
(2)捋手:两掌心斜相对,由体前弧形向腹前侧下收。
要求:两肘微屈,用腰带手回捋,动作走弧形,不可硬拉强拽,劲力上做到捋在掌中。
(3)挤法:一臂屈于胸前,另一手抚于屈臂手的腕内侧,两臂同时向前用力。
要求:两臂撑圆,低不过胸口,高不过肩,劲力上做到挤在手背。
(4)按法:单手或双手自上向下为下按,自后经下向前弧形推出为前按。
要求:两臂不可伸直,劲力上做到按在腰功。
(5)单推掌:一掌由肩前经口角向前立掌,通过含胸、沉肩浅弧形向前伸出。
要求:推时沉肩垂肘。
(6)穿手:一手俯掌下压,另一掌经前一掌上前伸,或侧掌沿体前腿内侧穿伸,指尖与穿伸方向相同。
要求:转腰送手,力达指尖。
(7)搂手:一掌经腹前弧行由异侧髋前向同侧髋前划弧。
要求:以腰带手划平圆。
教学建议教法提示(1)讲述动作名称,教师完整示范动作,给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集体学练手型、手法原理,同时教师要不断的语言提示动作舒缓,口令采用拖音提示。
(3)引导学生分组自由练习,切磋,教师巡回指导。
(4)分组展示所学动作,再集体巩固练习。
鼓励学生课后闲暇时常练。
学法提示(1)认真听教师介绍各动作的名称,仔细观看老师的完整动作的示范,建立初步印象。
(2)模仿学练动作时,注意弄清动作的方向路线,完整练习时注意动作的舒缓、正确与协调。
(3)在分组练习中通过交流,切磋,探讨练习动作的方法,互教互学。
(4)分组展示动作时,尽力表现出本组特点。
第2学时学习目标:(1) 知道动作名称。
(2)掌握动作要领,达到方向正确,动作舒缓。
(3)多与教师交流心得,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内容:(1)手法原理:掌法:云手、双分掌、插掌、挑掌、架掌(2)拳法:平冲拳、搬打拳、双贯拳太极手法原理中掌法和拳法的动作方法:掌法:(1)云手:两掌弧行经体前上下交叉划圆。
要求:两臂松沉不可僵硬,以腰带臂。
两腕内外旋翻手腕,高不过眼,低不过腹。
(2)双分掌:两掌十字交叉合抱于胸口前,向左右弧形旋臂分开,掌心朝外,腕于肩同高。
要求:两臂成弧形,不可直臂高举腕过头顶。
(3)插掌:臂由屈到伸,直腕向斜前下方伸出,力达指尖,另一手常按于同侧胯旁。
要求:臂自然伸直,力达掌尖。
(4)挑掌:侧掌自下向上屈臂挑起,掌指向上。
要求:指尖高不过眉,肘不贴肋虚腋。
(5)架掌:手臂内旋自下向前上架在头侧上方,掌心向外。
要求:臂保持弧形,高过头。
拳法:(1)平冲拳:拳自腰间平拳或立拳,小臂与地面平行向前打出。
要求:利用周身合力,力达拳面,臂微屈,沉肩垂肘。
(2)搬打拳:一掌下压,另拳经前掌之上向下打出,以肘关节为轴,手外旋前臂翻至体前,拳心向上。
要求:搬拳要沉肩垂肘。
(3)双贯拳:双拳经两侧臂内旋向前弧行,两拳眼相对合击,两拳之间与头同宽。
要求:两肩下沉,臂呈弧形,拳眼与耳同高,松腰送臂。
教学建议教法提示(1)集体复习第一学时中所学内容,要求方向正确,动作舒缓,协调。
(2)示范讲解掌法、拳法,采用侧面示范。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与帮助,进行分组练习。
(4)各组展示学习成果,做到动作连贯,协调,舒缓。
学法提示(1)集体复习和分组展示第一学时所学内容,做到动作舒缓,协调。
(2)认真听,仔细看,动手练,掌握手法原理中的掌法和拳法。
(3)在分组练习中互相帮助与交流。
(4)各组依次展示学练动作的学习成果。
第3学时学习目标:(1)熟悉动作名称。
(2)掌握动作方法,身体中正,重心稳定。
(3)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学习内容:步型原理:弓步、半马步、独立步、虚步、开立步、仆步、丁步太极步型原理的动作方法:(1)弓步:前腿全脚着地屈膝前弓,另一腿自然伸直,脚尖内扣朝斜前方约45°,分顺拗两种。
顺弓步是指出手和出脚同侧,,如左手左脚在前的单鞭式;拗弓步是指异侧手脚在前,如右手在前,左腿在前的搂膝拗步。
要求:顺弓步一般要求两脚之间横向10cm,拗弓步为20cm,后胯微屈。
(2)半马步:前脚尖微微内扣约10°,后脚横向外约外摆45°,两脚约2~3个脚长。
此步型在24式太极拳中多在变弓步中间过程使用。
要求:缩胯屈膝,开胯圆裆。
(3)独立步:一腿微屈支撑,另一腿屈膝提起,大腿水平或高于水平。
要求:支撑稳定,提膝,脚尖自然松垂。
(4)虚步:一腿屈膝支持,另一脚脚跟着地,或脚尖虚点地,前后脚之间距离根据身体条件架势而定。
要求:虚实分明。
(5)开立步:两脚开立,膝微屈,两脚尖对前方。
要求:身体正直,开步宽不过肩。
(6)仆步:一腿屈膝全蹲,另一腿自然伸直。
要求:两脚跟不可离地,上体不可过分前俯。
(7)丁步:一腿屈膝半蹲,重心在屈膝腿上,另一脚以脚前掌着地点于支撑腿脚侧。
要求:虚实分清,点地腿的小腿肌肉不可紧张。
教学建议教法提示(1)分组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要求记住名称和动作方法。
(2)讲解示范步型原理中的动作方法,在练习每个步型时可以固定好姿势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检验。
(3)分组练习,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比比谁站的久或站的好站的稳。
(4)分组展示,并集中进行巩固练习。
(5)可以把前面前面所学的手法和本课所学的步型串联起来。
要求动作协调。
如:弓步和掤、捋、挤、按结合,独立步和挑掌,仆步和穿手等。
学法提示(1)分组复习前面所学内容,在自练的基础上,同伴间能相互观摩,相互评议,取长补短。
(2)认真听,仔细看,模仿练,在练习步型是要刻苦坚持,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
(3)分组练习时,先掌握好动作,再和同伴自由组合比比谁站的好,站的久或站的稳。
(4)分组展示,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5)随老师一起把前面所学的手法和本课学的步型串联起来练习。
第4学时学习目标:(1)记住动作的名称和用力顺序。
(2)做到“迈步如猫行”,“迈步如临渊”(3)加强太极修养,提高学太极的兴趣。
学习内容:步法原理:上步、退步、碾步、进步、撤步、摆步、侧行步、跟步太极步法原理的动作方法:(1)上步:后脚越过支撑腿脚内侧向前迈步。
要求:弧形上步。
(2)退步:前脚越过后脚支撑腿内侧退一步。
要求:弧形退步。
(3)碾步:以脚掌或脚跟为轴转动。
要求:转动灵活。
(4)进步:两脚连续交替向前上步。
要求:身体移动平稳。
(5)撤步:后脚向后移动一步。
要求:身体移动平稳。
(6)摆步:一腿支撑,另一腿屈膝提起,小腿外旋,脚尖外摆向前上步。
要求:脚尖外摆约45°左右。
(7)侧行步:两脚交替向体侧行进。
要求:提脚时脚跟先起,落脚时脚跟先落,保持身体平稳移动。
(8)跟步:前脚不动,后脚上半步不越过前脚。
要求:前脚落地后脚起如翘翘板。
教学建议教法提示(1)复习第三学时中的串联动作,重点复习弓步和掤、捋、挤、按结合,独立步和挑掌,仆步和穿手的串联动作。
(2)讲解示范步法原理的动作,采用侧面示范动作。
(3)采用步法和步型串联练习。
如:上步→左弓步→半马步→丁步→上步→右弓步→半马步→丁步→左弓步→跟步→虚步。
(4)步型、步法和手法的串联练习。
如:云手与侧行步→丁步→弓步与单推掌。
学法提示(1)认真复习第三学时中的串联动作,要求动作舒缓,连贯,协调。
(2)仔细看教师的动作方法,建立动作概念,随教师示范模仿动作。
(3)跟随老师练习步法和步型结合的串联练习。
(4)边做边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交流。
二、24式太极拳单元教学计划单元第1学时学习目标:(1)知道太极拳第一式至第三式动作名称。
(2)初步掌握所学动作,做到方向、路线清楚,动作舒缓、连贯、协调。
(3)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与练习。
学习内容:(1)起势(2)左右野马分鬃(3)白鹤亮翅太极第一、二、三式的动作方法:一、起势:1.左脚开立:左脚向左分开,两脚平行同肩宽。
2.两臂前举:两臂慢慢向前举,自然伸直,两手心向下。
3.屈腿按掌:两腿慢慢屈膝半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至腹前。
学练要点:起脚时先提脚跟,高不过足踝,落脚时前脚掌先着地,要做到点起点落、轻起轻落。
上举两臂时,不可耸肩,不要出现指尖朝下的“折腕”。
屈膝时松腰敛臀,上体保持正直,两掌下按时沉肩垂肘。
二、左右野马分鬃(一)左野马分鬃1.抱球收脚:上体稍右转,右臂屈抱于右胸前,左臂屈抱于腹前,成右抱球;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步。
2.弓步分手:上体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同时两掌前后分开,左手心斜向上,右手按至右胯旁,两臂微屈。
(二)右野马分鬃1.抱球收脚:重心稍向后移,左脚尖翘起外撇;上体稍左转,左手翻转在左胸前屈抱,右手翻转前摆,在腹前屈抱,成左抱球;重心移至左腿,右脚收至左脚内侧成丁步。
2.弓步分手:同前弓步分手,惟左右相反。
(三)左野马分鬃:同前左野马分鬃。
学练要点:弓步时,不可将重心过早前移,造成脚掌沉猛落地,后脚应有蹬碾动作。
分手与弓步要协调同步。
转体撇脚时,先屈后腿,腰后坐,同时两臂自旋。
三、白鹤亮翅(一)跟步抱球:上体稍左转,右脚向前跟步,落于左脚后;同时两手在胸前屈臂抱球。
(二)虚步分手:上体后坐并向右转体,左脚稍向前移动,成左脚虚步;同时右手分至右额前,掌心向内,左手按至左腿旁,上体转正;眼平视前方。
学练要点:抱球与跟步要同时,转身时身体侧转不超过45度,左脚前移与分手同时完成。
教学建议:教学提示(1)回忆本次课三个动作所学的手法、步型和步法。
(2)示范讲解太极拳前三式的动作,帮助学生建立动作概念。
(3)集体学习太极前三式动作,先分解后完整,保持动作的舒缓节奏。
(4)分组练习动作,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提示手法、步法,路线变化。
(5)集中,各组轮流展示动作,最后共同练习。
学法提示(1)与教师一起共同回忆手法、步型、步法。
(2)认真看,仔细听老师的示范讲解,对前三式有完整印象。
(3)跟随教师模仿学习太极前三式的动作,初步掌握动作顺序。
(4)由小组长带领,分组练习,组内同学互相帮助与纠正,能比较熟练完成动作。
(5)大胆展示本组练习的动作。
单元第2学时学习目标:(1)记住第四,第五式动作名称。
(2)掌握所学动作,做到路线和方向清楚,动作舒缓。
(3)本课所学动作能与前三式衔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