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时间管理雷达图 检视你的时间管理能力

时间管理雷达图 检视你的时间管理能力

時間管理雷達圖檢視你的時間管理能力
以下文章转自:/2011/01/06/%E6%9 9%82%E9%96%93%E7%AE%A1%E7%90%86%E9%9B% B7%E9%81%94%E5%9C%96-%E6%AA%A2%E8%A6%9 6%E4%BD%A0%E7%9A%84%E6%99%82%E9%96%93% E7%AE%A1%E7%90%86%E8%83%BD%E5%8A%9B/
最近要接受某家媒體採訪,因此事情做了一些準備,想到要找到一個方法來評估一個人時間管理能力如何,後來就有了這個時間管理雷達圖的想法。

這個雷達圖就是以六個角度來評估一個人的時間管理能力,是哪六大能力呢。

實戰邏輯力:看一下任務就知道能否完成
時間感:感覺時間流逝
檢視力:檢視自己做事結果動
能量管理:我們的能量哪裡來?
多任務管理:同時手中接拋好幾個球
終極&遠期目標:寫好我們的人生故事
以下我們就以這六個角度來探討時間管理能力,請繼續看下去喔…
(1)實戰邏輯力:看一下任務就知道能否完成
這是我們這個時間管理流派的基本功,我把蒐集、加工、組織三個流程整合起來,意思是說,長期訓練自己這三個流程,就可以獲得實戰邏輯力。

顧名思義,這樣的能量表示邏輯很好,想事情、做事情都很有邏輯,實戰的意思是,很有效,一件別人覺得很複雜的事情,到了手裡,一下子就可以判定可不可能完成,需要什麼資源,要採取什麼行動。

要培養實戰邏輯力,要做到以下四件事情
完整蒐集習慣:對於雜事有敏銳的蒐集力,有合適的收件匣,有判定需不需要蒐集的判斷力,也有加工成行動的毅力及習慣。

雜事變行動:這是最基本的能力,把雜事加工成行動,這樣蒐集的資料才有用,我常常看書時,一面在書的最後寫下可以做的行動,這也算是一種。

雜事變任務:有些時候雜事比較複雜,加工後會變成行動,例如我決定二月份要開一個一天初階班,一天進階班的課程,這就是一個想法,後來變成一個任務。

任務的下一步行動:有了任務,因為不是一個行動就能完成,要思考出適合的下個行動,從這個行動開始推動。

實戰邏輯力是很重要的時間管理能力,幫助我們做事的品質及速度增加,而且真正"搞定"一件事情,值得我們花時間去培養。

我出社會後,憑藉這個能力,獲得不少人的好評,因為這世界不缺做事的人,但是很
缺把事情做好的人,要把事情做好,實戰邏輯力不可少。

(2)時間感:感覺時間流逝
這幾年,我覺得我的時間感逐漸增強,別人問我何時碰面,我一下子就說出來,老婆問我何時回家,我估計的時間也比以前準確,我能比較正確判定每一個行動需要的時間,這樣的能力我稱為時間感。

這樣的能力有點抽象,我舉例一下
知道目前幾點幾分的能力:我估計我現在寫這句子的時間是7:00(誤差一分鐘)。

和人交談,執行事情時,知道進行了多久:和人開會,我可以估計已經過了多久。

知道行動需要多久完成的能力:某一件事情或某個外出行程,我可以估計需要多久。

知道什麼事情什麼時間點來做能夠事半功倍:某些事情特定時間做效率較高。

我透過倒數計時器,手機上的鬧鐘等工具來鍛鍊我的時間感,一開始是因為我演講有時限,製作投影片需要估計時間,演講時要留意時間。

後來我發現用在時間管理上這樣的能力也很重要,因此特別列出來。

或許這個概念比較新,所以需要一些時間吸收,但是如果擁有時間感,我覺得對自己幫助很大。

(3)檢視力:檢視自己做事結果
這幾天還算是新年開始,很多人做年度計畫,有些人問我要如何做好年度計畫,我覺得需要做好檢視的工作。

年度檢視:我自己會寫日記、部落格,一年到了就做全面的檢視,這是一個方法。

寫日記、寫部落格:平時寫日記,就是對昨天的檢視,寫部落格,可以是對一個任務的檢視,這都很好。

經由教練檢視:我在2010年時找到我的教練,我覺得對我幫助很大,讓我可以從外界的角度檢視自已的做事結果。

柏拉圖說”沒有檢視的人生不值得活”,我們記錄我們做的事情,情緒,這樣有助於檢視,有些人是打坐,每週上教堂,這都是檢視的好方法,也值得嘗試。

(4)能量管理:我們的能量哪裡來
我們藉由養成飲食、休息、運動等習慣,讓自己儲備精力,在需要的時候可以運用出來。

飲食:起床一小時內要進食、喝水(剛剛吃香蕉)、別空腹超過四小時,要吃低熱量、高能量、高纖食物,喝水的量要足夠
休息:早睡早起,大多數人每天晚上需要7─8小時睡眠,工作時要適當休息90─120分鐘要一次
運動:每週固定運動習慣,有氧、重量、伸展三種兼備,運動強度要到最高新率的60─85%。

以前我舉辦六小時的研習會後,身體就很疲倦,但是運用能量管理的概念,實踐之後,前一陣子我辦了兩整天的研習會,會後還和大家聚餐。

能量管理讓我們年紀漸長後,還能夠在某個時段火力全開,綻放光芒,這樣的的能力要靠平時的好習慣培養。

(5)多任務管理:同時手中接拋好幾個球
任務就是要好幾個行動才能完成的事情,現代人的生活忙碌,手上同時要接拋好幾個球,我們要有一張任務清單,才能管理好我們的人生。

以前我每次只能專注在一個任務,不容易切換,但是經過訓練後,我們可以同一段時間內執行數個專案。

我要介紹的方法是每週檢視,每週固定的時間,檢視自己手上所有的任務,思考這一週來我推進了那些行動,我目前在完成任務的那個階段,接下來的一週我要做些什麼。

在此時可以順道檢視自己的長期目標,或許開啟新的任務,或許結束某些停滯不前的任務。

這是前面實戰邏輯力和檢視力提昇後才能獲得的能力,我覺得一般來說紮實訓練自己的實戰邏輯力和檢視力半年左右,任務管理的能力就能大幅提昇。

(6)終極及長期目標:寫好我們的人生故事
要寫好我們的人生故事,我們應該要有一個人生的終極目標,我先舉三位我欣賞的人物的終極目標。

許文龍:收集小提琴的人
李開復:要做個對世界有正面影響力的人
陳朝益:關鍵時刻教練,一盞燈、一席話、一段路、虛己、樹人
看到他們的終極目標,我們就像是看到一個故事的名字,大略知道這個故事的內容,可以判斷我有興趣去看嗎?
我自己的終極目標是創造他人發自內心的微笑,一個相伴的長期目標是到2017年,我要影響100萬人成為追求幸福的行動家。

我們有終極目標,作為我們人生故事的核心,這樣的一段人生可以變得更美。

結語
我是去年11月北京演講時,逐漸思考出實戰邏輯力、時間感、檢視力這三個概念,沈澱很久,才把這幾個名詞定調。

後來接觸更多能量管理的概念,加上把任務管理及終極及長期目標,把之前理論中六個流程、六個高度整合成六個能力。

這樣很容易用圖表來呈現,應該是很適合雜誌的形式,也希望這樣一個雷達圖能夠幫助更多人檢視好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並進而提昇。

我從2002年研究時間管理到現在,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修煉及成長的空間,因此不停地學習,並接觸許多人,研究不同行業、年齡的時間管理問題,在這過程中學習許多,也感謝在這幾年中我親愛的朋友們,還有幸福行動家們。

因為有您,我更傑出,感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