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19山茶花教案鄂教版(2)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19山茶花教案鄂教版(2)

19 山茶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9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8个字。

2.学习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以独立探究为主,教师创设情景,适时予以指导,辅以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蕴含的坚忍、顽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通过比喻的手法体会山茶花色彩、形态的美和坚忍、顽强的精神。

难点:体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蕴含的坚忍、顽强的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9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8个字。

2、通过朗读和初步理解课文,整体感知山茶花的美和特别。

3、了解反问句和设问句。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检查预习:1.同学们你们见过山茶花吗?(出示课件)【此处为课件2】你有什么感受?有一位叫李华岚的作家也非常喜欢山茶花,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

板书课题:山茶花2.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会认字,师生共同朗读。

【此处为课件3】墨株莹潭疏潇呵骨注意读准:翘舌音“株疏”,前鼻音“潭”,后鼻音“莹”。

(2)课件出示会写字,教师指导书写。

【此处为课件4】茶绝妙致舒展即股般注意读准:翘舌音“茶致舒展”。

注意:“舒”左右等宽,右边是“予”。

注意“股”和“般”的区别,一个左边是“月”,一个左边是“舟”。

(3)课件出示本课新词,师生互动理解。

【此处为课件5】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正确课文。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3、师生共同正音、纠错。

三、交流学习体会,初步感知课文1、默读课文。

思考:说说山茶花是一种什么样的花?(出示课件)【此处为课件6】2、指名交流。

山茶花是一种(美丽)的花。

课文中有很多地方提到了“美”字,相机板书:美找出课文中的句子。

(齐读)再说说:山茶花是一种()的花。

(特别)找出带有“特别”词读读3、小结:山茶花真是美丽的花,也是一种特别的花。

4、学习设问句。

①出示反问句:粉红的呢?那是织女用朝霞和白云织成的轻纱。

②质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③出示陈述句:【此处为课件7】粉红的是织女用朝霞和白云织成的轻纱。

(教师指导设问句。

)5、学习反问句。

①出示反问句:【此处为课件8】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多力气,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②质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③出示陈述句:【此处为课件9】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多力气,开出的花一定很美。

④学生自由读这两句话,感悟反问句的作用: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提示反问句)6、小结:山茶花到底怎么美,怎么特别让作者如此赞叹!我们下堂课再来深入学习。

四、复习巩固,指导写字1、独立观察生字表中的字,想一想应该如何记忆。

2、小组内交流。

3、将比较难记和易错的字在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学习比喻句,感受山茶花的美丽。

2、体会山茶花坚忍、顽强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情景复习,铺垫新课:1、用课文中词语来说说你看到的。

出示图片【此处为课件11】高山飞瀑;晶莹;碧绿的清潭;朝霞;轻纱;单瓣;重瓣;潇洒而舒展;排列有致;骨朵2、上节课我体会到山茶花是一种很美丽的花,这堂课我继续来欣赏学习。

二、启发引导、感受美丽过渡:大家一起来看这朵白色的山茶花,美吗?1.质疑:这么美的花,让我们来说说它的美吧!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表现它的美吗?学生思考,交流,回答。

出示:【此处为课件12】山茶花的白,那是怎样的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

学生读句子,体会山茶花的白之美。

2、体会比喻句。

质疑:和刚才大家的句子有什么不同?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这种方法好吗?指导“比喻”(会形象地把花的美写出来)3、朗读:你能把山茶花的美读出来吗?4、小结:真好!白色的山茶花真美!过渡:看,这里还有一朵美丽的墨茶呢!5、指导墨茶质疑: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它的美吗?(指导:你可以学着作者用比喻的方法)学生思考,交流,回答。

教师肯定。

出示:那墨茶,仿佛一汪碧绿的清潭,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

(朗读。

)6、指导粉红色的山茶花质疑:大家一起来看这朵粉红的山茶花,美吗?你能用一句话来表现它的美吗?学生思考,交流,回答。

教师肯定。

出示:【此处为课件13】粉红的呢?那是织女用朝霞和白云织成的轻纱。

(朗读。

)7、小结:朗读三句。

体会花的美。

8、指导第2自然段:过渡:作者运用比喻写了三种颜色山茶的美丽!山茶花还有别的颜色吗?质疑:你是从课文中那句话知道的?(学生开书默读,思考,回答。

)出示课件:真是美极了。

白的,红的,紫的,墨色的,粉红的……一株树上有好多种颜色,一朵花上甚至也颜色不同,那真叫绝! 【此处为课件14】(指导美丽。

)(朗读。

)9、指导花形:过渡:山茶花的美还不光在于颜色上,还表现在哪里?出示:山茶花的花形也很美。

有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或八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潇洒而舒展。

(朗读。

)【此处为课件15】10、复习山茶花的美。

(闭上眼把这些美丽的景象想象成一副美丽画卷)过渡:多美的山茶花啊!颜色绝,花形美!来让我们来读读吧配乐朗读1、2、3自然段。

三、深入探讨,感受品质过渡:多么漂亮的山茶花啊!(出示课件)【此处为课件16】即使你闭上眼……1、质疑:山茶花为什么这么美呢?老花农是怎么说的?(默读4自然段。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花骨朵的特别(理解:“特别”: 1与众不同,独特。

2格外。

3尤其)3、山茶花的骨朵什么与众不同呢?(默读5自然段,思考。

)出示:一般的花,开放前不久才打骨朵,山茶呢?几乎是花一谢就又冒出了来年新花的骨朵。

【此处为课件17】4、引导、归纳:打骨朵的时间【早(一年)】;准备的时间长相机板书:准备5、让我们把骨朵想象成人,想想为什么这么早打骨朵呢?这么要一年的时间呢?出示: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季又一季地准备着。

【此处为课件18】理解:漫长的300多天,给予山茶花的不总是明媚的阳光,它还会遇到——狂风暴雨、暴风雪、烈日暴晒,从这你感受到山茶花的什么精神吗?(板书:坚忍、顽强)6、是啊,“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多力气,开出的花怎么能不美呢?”(朗读。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过渡:是啊,山茶花正是凭着坚忍、顽强的精神才能开出如此令人称绝的花。

正因为花骨朵下了大功夫,花了很多力气,开出的花才那么美,那么绝。

一切美丽来自不畏风雪的花骨朵。

1、让我们来赞美花骨朵吧!“啊,山茶花骨朵,好坚忍、顽强!”这样很直白,含蓄些!“啊,山茶花骨朵,好一股特别劲儿!”2、山茶花美,你认为山茶花最美的是什么?师小结:骨朵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季又一季准备着的特别劲,让我们感受到山茶你的坚忍和顽强的精神!3、总结:大家的朗读也好有一股特别劲儿!山茶花骨朵经过一年的准备,经过一年的风风雨雨的准备,终于开出了美丽而特别的花,开出了令人称绝的花来。

同学们,我们不也正是一朵朵山茶花骨朵吗?我们正在为能开出最美的花而准备着,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像山茶花骨朵那样,下大功夫,花大力气,这样,你一定能开出最美的花来。

板书设计:19 山茶花美特别(准备着)坚忍、顽强【教学反思】《山茶花》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含义深刻,对学生既有美的熏陶又有很深教育意义。

我在设计时做到以读为本,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读,师生合作读,生生配合读,齐读等),去体味文章的语言,去感受其中蕴涵的哲理,这样一遍一遍的要求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满意效果,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使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

读,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学习语文的方法。

本教学设计注重让学生通过读进行阅读实践。

在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互相交流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比较、评读、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自悟、自得,然后激励学生通过各种朗读形式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教师的范读和多元化、启发性的评价,不仅是给学生朗读的信心,也渗透了读书方法的指导。

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也就是在我们常说的课前备课这一环节里,不能只备教材,更为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情。

不能以老师自己的想象来替代事实。

教学目标的编制应建立在学生的学情上,以学生为本,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由“配角”变为“主角”。

如果教师把上课作为执行教案的过程,期望学生按教案的设计来做回答,那么学生就成了配合老师完成教案的配角,更谈不上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了。

因此,教师要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尊重每一个学生,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每一个学生在四十分钟内都能受益。

《山茶花》教学设计一、回顾导入,整体感知文本。

1、老师深情吟颂陆游的《山茶》诗,导入新课。

东园三月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你们知道这首古诗写的是什么花吗?板书课题。

2、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同学们回家又反复读了课文,山茶花留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能说说吗?板书:美。

3、学生齐读课题。

(1、读美一点,2、读艳一点。

)总结:不同的山茶花有着不同的颜色,同一株树上有好多种颜色,甚至同一朵花上颜色也不同,所以,山茶花不仅美,而且美得令人惊叹,美得让人叫绝。

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山茶花,去欣赏品味山茶花带给我们的那份惊艳之美吧!二、品读第3自然段,具体感受山茶花的美。

1、请学生轻声朗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用“——”画出山茶花美的句子,读给自己的同桌听一听。

2、学生交流自己画出的句子。

过渡:我们仅仅找到这些句子还不够,还要仔细品味一番,看看它们是怎样表现山茶花的美丽的。

3、引导学生体会四句话。

句子1:山茶花的白,那是怎样的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

①指名读。

②你从哪里感受到山茶花很美?(由“晶莹”想到了些什么?出示:山茶花的白,那是怎样的白啊!像晶莹。

为什么不说“山茶花的白像玉石一样晶莹”呢?“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是怎样的情形?洁白、亮丽的水珠形成一个巨大的花束,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夺目的光彩。

比喻多么形象多么贴切,告诉我们:山茶花白得纯洁,白得鲜亮,白得晶莹。

)③这是怎样的白啊!当这样的一朵山茶花开放在你的眼前时,你会产生怎样的想法?(赞美它,端详它,想摘下来捧在手里……都表示了你们对山茶花的喜爱)④你们能把自己的真切感受读出来吗?先指名1个学生朗读,问:你刚才朗读时,注意了什么?指导:读书时,如果加上自己的想象,书会读得更有感情。

再找第二个学生读。

肯定表扬学生。

最后齐读这句话。

强调:运用理解重点词,发挥想象的方法,学习后面的几句话。

句子2:那墨茶,仿佛一汪碧绿的清潭,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

(清新透明,富有光泽。

我们仿佛看见墨茶在阳光下向我们微笑,多么美丽可爱!)句子3:粉红的呢?那是织女用朝霞和白云织成的轻纱。

(当火红的朝霞和洁白的云彩揉在一起的时候,多么轻柔多么美丽!指导学生读出柔美的语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