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理论全解
二.对于公平正义的承诺 批判的女性主义理论为社会工作打开了更宽阔的理论视野,帮助社会工作者 认识到女性主义社会工作不仅是有关妇女的社会工作,更是与性别生产和再 生产有关的认识过程和改变过程,这与社会工作自身对社会正义和社会变革 的承诺一脉相承。
三.女性议题的一致性 女性主义理论将女性放在理论的中心议题中,社会工作向来也包括服务女性 的内容,两者在工作内容上具有共同的使命。
18世纪后半叶-20世纪20年代
运动目标:第一个目标是为女性争取选举权 第二个争论的焦点是女性受教育的权利 第三个焦点是女性就业问题,尤其是已婚女性的就业问题
代表人物:沃斯通克拉夫特,泰勒,穆勒
以争取妇女选举权为标志,以男女平等,所有人都有权实现个人自由为最终 目标。 运动结果:欧美妇女获得了选举权,财产继承权,受教育权和经商权等基 本权利
泰勒《妇女的选举权》 穆 勒《妇女的屈从地位》
20世纪初开始,欧洲妇女才陆续获得了法律上平等的政治权利
一战期间,西方国家高呼女权也是人权,掀起了女权运动的狂潮
在女权运动的第一次浪潮接近尾声时,妇女在选举权、教育和就业方面取得了 极大成就。妇女获得选举权,妇女教育广泛开展,妇女就业增加。
第一次浪潮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主要观点: 1、女性受压迫有着深刻的阶级根源 2、无偿的家务劳动构成了妇女压迫的物质基础
朱丽叶特·米切尔《妇女的地位》 3、反对强调男女两性的区别 4、为妇女争取特别的保护性立法和阶级斗争
局限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是一个矛盾的混合物。因为它过度强调阶级利益,忽 略同一阶级中的性别关系,忽略了不同国家、种族之中妇女的差异。
1、不承认非性别形式的其他种类的压迫,尤其不承认阶级压迫的存在。 2、在两性关系上采取及其宽容的态度,人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去最求“性自由”的 观点对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 3、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两性平等要求忽略了性别社会角色的差异,忽略了两性的 生理区别 4、仍旧以男性的规范为标准,要求女人变得和男人一样,忽略了女性品质所特有 的价值
女性主义与社 会工作的张力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
现 表
女性主义对传统社会工作的 批判以及社会工作的自我反思
1.传统社会工作服务忽视女性需求 2.传统社会工作中家长制的专家与案主关系 3.传统社会工作中的公私二分法 4.精神病理学治疗方法强调病理
案例1
张女士是当地烟草公司的一名会计,月收入两千多元。丈夫 是当地的一个事业单位的职员,月收入三千多元。俩人于 1985年结婚,夫妻初次发生家庭暴力事件于2003年5月。原 因是妻子怀疑丈夫有外遇而发生口角,于是,丈夫第一次殴 打了妻子。之后,丈夫常常因为一些小事与妻子发生口角, 并多次殴打妻子。张女士曾到法院起诉,要求离婚,但法院 没有判离,理由是夫妻感情没有破裂。但一年之后,张女士 在再次遭到丈夫的暴力虐待后,又到法院信访处进行法律咨 询,以准备进行第二次离婚起诉。
02 Part Two 女性主义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
女性主义三大家:自由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激进 主义女性主义
新女性主义流派:后现代女性主义
总的来看,20世纪60年代以激进女性主义为主;700年代,性别概 念出现危机,出现了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潮
女性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运用
兼容性 张力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实务模式和工作方法
产生发展的时间过 程,及发展原因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 特点
传统社会工作与女性主 义社会工作的对比
女性主义社会 工作的兼容性
一.对于差异性的强调 女性主义强调女性经验的重要性与多样性 社会工作强调案主的多样性与差异性
• 分析女性问题时,流于个人化,过于功利性
传统社会工作中家长制的专家与案主关系 • 强调专家知识的作用,不看重案主的知识 •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强调女性独一无二的经验
传统社会工作中的公私二分法
• 传统的社会工作者习惯认为妇女和儿童受虐待只 是个人问题而不是公共问题。
• 服务的受益方,没有把女性的群体福利放在重要 位置,仅仅停留在个体女性层面。
后现代女性主义
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理论在法国首先兴起,1968年这一思潮出现在女性 主义之中。 1、挑战关于解放和理性的宏大叙事,否定所有的宏大理论体系。应当对我 们的社会合法性所建立的法则和原理作重新的审视。认为所有其他女性主 义理论都是以偏概全,没有一个单一的女性主义理论;反对二元,提倡多 元的模式。 2、反本质主义的社会建构,反对性别二分和性别不平衡;而且反对性别概 念本身,反对性别天生的、不可改变的思想。
案例1
在寻求社会支持时,医疗系统(如医院的 医生)、司法系统(如法院的法官与公安 的警察等),则对她的选择与想法产生了 质疑,致使她对自身的想法也产生了怀疑 及困扰。
张女士是当地烟草公司的一名会计,月收入两千多元。丈夫 是当地的一个事业单位的职员,月收入三千多元。俩人于 1985年结婚,夫妻初次发生家庭暴力事件于2003年5月。原 因是妻子怀疑丈夫有外遇而发生口角,于是,丈夫第一次殴 打了妻子。之后,丈夫常常因为一些小事与妻子发生口角, 并多次殴打妻子。张女士曾到法院起诉,要求离婚,但法院 没有判离,理由是夫妻感情没有破裂。但一年之后,张女士 在再次遭到丈夫的暴力虐待后,又到法院信访处进行法律咨 询,以准备进行第二次离婚起诉。
女性主义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杨晶晶
1. 性别分析:女性运用其经验、需要,及其关心的事进行了解与分析 ;
2. 性别歧视:对女性及其性别角色之刻板印象,导致其行为与态度上对女性之 差别待遇 ;
3. 异性恋主义:认为异性恋为优越与对的 ;
4. 女同志:女人性与情感上偏好女性 ;
5. 女性物化:专注在女体与性感吸引视之为物体般 ;
争取其权益与机会。激励过程帮助案主就其处境采取行动并作自己生活的 主宰,因此鼓励其以自己的语言叙述其自己的故事,经由自身的经验,确 认自己的知觉、需要与感觉,最后以行动解决问题。同时协助女性确认其 愤怒,并清楚而直接表达出来,愤怒与勇气是对案主健康的表达途径,因 为文化中学习来的好淑女形象导致女性压抑无法表达主张。
美国《独立宣言》在宣布人人平等时,使用的居然是all man,公
然将人口半数的女性排除在“人”和“人权”之外。
女权思想的产生
全世界第一位女权主义者是14世纪末15世纪初法国女作家克里斯提娜·德 ·皮桑,《妇女之 城》。 民主、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为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直接推动了女权思想的传播 1791年,法国的阿伦普·德 ·古杰 《妇女和女公民权力宣言》,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妇 女权力宣言,标志着西方女权主义思潮和运动正式开始。古杰以“丧失了女性应有品德 的阴谋家”的罪名被送上了断头台。
女性主义与社 会工作的张力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
现 表
女性主义对传统社会工作的 批判以及社会工作的自我反思
1.传统社会工作服务忽视女性需求 2.传统社会工作中家长制的专家与案主关系 3.传统社会工作中的公私二分法 4.精神病理学治疗方法强调病理
传统社会工作服务忽视女性需求 • 家庭的整合性和统一性 • 不利环境中的弱势群体
凌女士,大学毕业,在一个外贸公司工作,与丈夫结婚已有8 年。案主自诉婚后与丈夫并没有太大的矛盾,可是最近两年, 夫妻一吵嘴,丈夫就动手打她。而案主的丈夫是公务员,中专 学历。不过,在这个家庭中,妻子的经济收入与学历均要高于 丈夫。案主自诉,她赚的钱比丈夫多,丈夫心里就不平衡。如 此,凌女士进一步分析说,丈夫的施暴行为,完全是大男子主 义所致。同时,案主的家人也非常支持她离婚,认为这样的丈 夫不值得留恋。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产生的背景是法国大革命和西欧启蒙运动,是受西方 自由主义思潮发展而来的。主要是受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观念的影响。
基本观点:
1、性别心理差异是教育机会不平等造成的
2、反对强调性别的差异
穆勒《妇女的屈从地位》
3、提倡理性,人人生而平等 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
局限
各流派的差别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主要研究框架是理性与感情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关注点是公众领域与私人领域的问题,关注资 本主义阶级社会所造成的男女不平等,关注女性的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问题; 激进女性主义的关注点是自然与文化的问题,关注对女性的暴力、性、生育 等问题
03 Part Three
1792年,英国的玛丽 ·沃斯通克拉夫特 《女权辩护》是人类史上,也是妇女 运动史上第一部站在妇女立场上来研究妇女权利的理论著作,奠定了她在 女 权主义思想史上先驱者的地位。她对女性自甘沉沦于依附甚至奴性状态深感 痛心,主张女性的权利 应该与男性的权利平等。
19世纪中叶开始,英国出现了女性主义运动的高潮,斗争的主要目标是获取 妇女的参政权。
正确解读女性\女权主义(feminism): 女权(woman’s rights): 一切女性身为人类的完整权利
01 Part One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产生
被歧视的女性
亚里士多德 女性之为女性是因为某种优良品质的缺乏
柏拉图
在理想国里,妇女也只是使男性幸福的工具
尼采
你到女人那边去吗?别忘了你的鞭子
女性主义理论
成员:杨晶晶、张利华、杨柳
目录
Contents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女性主义理论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 女性主义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女性主义理论的主要影响和评价
什么是女性\女权主义?
1、女强人\女超人 2、铁娘子 3、像男人一样 4、女性强权 5、女子霸权 6、独身主义 7、女权暴力
但是在选举权运动胜利之后,失去了明确目标,女权运动戛然而止。 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反女权主义逆流嚣张。
代表流派: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第二次浪潮
20世纪60-7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