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征组歌》两首

《长征组歌》两首

《长征组歌》两首【重点难点点拨】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压黔境(qián)雪皑皑(ái)泥毡(zhān)二、形似字正音组词三、掌握下列多音多义字四、词语积累弃甲:丢弃武器装备。

甲,指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千锤百炼:本文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

五、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萧华(1916~1985),长征中任红军第一军团组织部长、第二师政委。

1955年授上将军衔。

在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时写下《长征组歌》。

2.作品简介课文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合唱组歌,是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由10个乐章组成。

《四渡赤水出奇兵》和《过雪山草地》分别是其中的第四乐章和第六乐章。

另几个乐章分别是:(一)告别,(二)突破封锁线,(三)遵义会议放光辉,(五)飞越大渡河,(七)到吴起镇,(八)祝捷,(九)报喜,(十)大会师。

六、写作背景介绍1.四渡赤水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1935年1月19日,一渡赤水;2月中下旬,二渡赤水;3月,三渡赤水、四渡赤水。

红军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军渡过金沙江。

从此,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2.雪山草地过雪山:为实现迅速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这一战略任务,红军翻越了位于川西的大雪山。

红军通过的草地,绵延数百公里,到处是淤黑的死水潭,很多地方水深过膝,有些地方人陷不见头,马陷不见颌。

不少红军陷入死水潭牺牲了。

过草地时,由于粮食不足,红军只得挖野菜充饥。

后续部队连野菜也找不到,只得把牛皮带、破牛皮鞋用水煮着吃。

七、文章结构1.四渡赤水出奇兵诗的前5行为第一层,主要歌颂了军民之间的亲密关系。

诗的后12行为第二层,主要歌颂了红军战士和毛主席。

2.过雪山草地全诗可分三层:第一层(前4行):写红军过雪山草地时的困难处境。

第二层(5~10行):歌颂红军战士。

第三层(11~12行):点出红军战士战胜困难的原因。

八、重点语句分析1.横断山,路难行……“路难行”,强调了横断山的通行困难,以此映衬出红军战士不怕艰难、双脚走天下的大无畏精神。

这两句在诗中出现了两次,作者借助这种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2.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全诗用这句话作结,作用有三。

诗的第二层主要写红军战士战无不胜,打得敌人丢盔弃甲,这一切就在于“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末句正是对上几句内容的总结。

诗题是“四渡赤水出奇兵”,诗歌末句中的“真如神”与诗题中的“奇”字相照应。

细细揣摩,“毛主席用兵真如神”一句中,饱含了作者对毛主席的无限敬佩和赞美之情。

3.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这几句,描绘出一幅雪山图——群山白雪皑皑,四围茫茫一片,高原寒气刺骨,行进在雪山之中的红军部队虽已断炊,却勇敢向前。

作者通过描绘这样的雪山图表现了红军战士的昂扬斗志和钢铁形象。

四句三字一顿,节奏整齐,再加上演唱时深沉有力而悠长的曲调,让人对红军战士过雪山之举产生无限的景仰之情。

4.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雪山“低头”,雪山“迎”接远客——红军,作者采用这种拟人化的手法,让人对红军产生了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

红军以草作“毯”,以泥作“毡”,表现了红军的一种乐观精神。

这两句诗将叙事、抒情结合在一起,写得生动形象。

5.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诗中写景、写人,都是为了表现红军战士“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的崇高形象。

而红军战士为什么能这样不怕艰苦、英勇顽强?“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即揭示了其根本原因。

诗的这最后两句,把红军战士的形象表现得更为鲜明、更为感人。

九、写作特色1.感情色彩鲜明。

作者热情地讴歌红军战士,如“军民鱼水一家人”歌颂了红军战士和老百姓间的亲密关系;“战士双脚走天下”赞扬了红军勇于吃苦的精神;还有“红军都是钢铁汉”“官兵一致同甘苦”等句子,都表现了作者对红军的热情歌颂之情。

同时,作者对敌人也进行了无情的嘲笑,如“敌人弃甲丢烟枪”。

2.语言精炼优美。

如《四渡赤水出奇兵》后12句,写到了红军四渡赤水、过乌江、兵逼昆明、奇袭金沙等事,语言高度概括。

两首诗的语句均是三字一句或七字一句(只有一句是八字),句式整齐,节奏明快,便于演奏。

诗中还用了一些修辞手法。

有比喻,如“天如火来水似银”;有反复,如“横断山,路难行”;有拟人,如“雪山低头迎远客”等等。

十、课后习题解答(一)提示:1.可回忆看过的电影、电视,搜集精彩片断。

2.描绘时要围绕故事中心讲出人和事的一些细节。

3.采用口语。

(二)提示:1.多读几遍课文,然后思考全诗的中心。

由此再去找中心句。

2.要考虑诗中所写的中心事件、反映的中心思想。

(三)提示:理解“改革开放是一次新长征”这句话时,重在对“长征”二字的理解——它的本义和比喻义。

谈当前如何发扬长征精神,可根据各人的工作岗位、奋斗目标等情况来考虑。

【同步达纲练习】一、选择题1.加粗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压黔境(jīn)B.雪皑皑(ái)C.千锤百炼(chuí)D.草毯泥毡(zhān)2.对下面几句诗的韵脚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A.下、兵、明、程、神B.明、程、神C.兵、明、程、神D.下、明、程、神3.没有运用比喻的两项是()A.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

B.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C.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D.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4.《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中心句是()A.军民鱼水一家人B.战士双脚走天下C.敌人弃甲丢烟枪D.毛主席用兵真如神5.《过雪山草地》的中心句是()A.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B.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C.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D.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6.对“草毯泥毡扎营盘”的意思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这句是比喻句,表现了红军战士的乐观主义精神。

B.这句是拟人句,说明了营盘的丑陋。

C.全句是说红军战士不畏艰苦,在草地上露营住宿。

D.“草”“泥”写出了草地的特点,“营盘”表现了红军的战斗生活。

7.选出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A.横断/山,路/难行……B.战士/双脚/走天下C.兵临贵阳/逼昆明D.革命/理想/高于天8.对“乌江天险重飞渡”的“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表示多次、几次B.指红军领导对渡乌江工作的重视C.指“注重”D.第二次(渡乌江)二、默写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下面这首诗,然后答题过雪山草地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1.诗中表现红军过雪山草地的艰苦生活的句子有哪些?这些句子主要是从哪些方面写的?试加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认真研读全诗,说说红军为什么“都是钢铁汉”,不怕艰苦,进行长征?试从诗中找出有关句子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3.这首诗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你选几句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4.“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这两句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四、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飞越大渡河水湍急,山峭耸。

雄关险,豺狼凶。

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

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猛追穷打夺泸定。

铁索桥上威风显,勇士万代留英名。

1.上面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这首诗主要赞扬红军战士,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3.“水湍急,山峭耸。

雄关险,豺狼凶。

”诗的前四句对表达中心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4.找资料,向小朋友们讲述红军渡金沙江、安顺场渡江、打泸定、过铁索桥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五、读下面的诗,然后答题会师献礼顶天地,火光万道迎空舞,志凌云。

山城堡,军威振。

夜色朦胧群山隐,三军奋勇杀敌人。

霹雳一声动地鸣。

兄弟并肩显身手,痛歼蒋贼王牌军。

旭日东升照战场,会师献礼载功勋。

1.解释:三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